1.央視財經再度發(fā)聲:虛擬幣場外交易繞監(jiān)管,交易所掙錢花樣多
5月22日晚,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節(jié)目三問區(qū)塊鏈:1.代幣交易所外遷,數量功能均增加。自去年9月4日之后,國內交易所外遷的同時,還新增了“場外交易”功能。專家表示該功能的推出是為了繞開監(jiān)管,吸引國內投資者入場;2.代幣市場亂象橫生,交易所掙錢花樣多。手續(xù)費不再是代幣交易所的唯一收入來源,由于各國監(jiān)管政策不夠完善,高額的上幣費、收取項目方的原始幣賺差價、交易所發(fā)行自己的代幣進行上市交易皆為代幣交易所的收入來源;3.遏制亂象,代幣交易所監(jiān)管亟待破局。針對3月30日某交易所的回滾行為,專家表示回滾事件本身就是一個操縱市場的行為,也說明了我們現在的交易所是無監(jiān)管,非常亂的狀態(tài)。
2.人民日報海外版:區(qū)塊鏈技術不適用于所有行業(yè)
今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稱:不是所有領域都能實現“區(qū)塊鏈+”,在當前區(qū)塊鏈發(fā)展階段,并非所有的領域都可以實現“區(qū)塊鏈+”,要防止新瓶裝舊酒,尤其要防止觸及監(jiān)管紅線的行為。金色財經分析,目前區(qū)塊鏈發(fā)展還處在早期階段,技術上有許多需要晚上和發(fā)展的地方,盡管區(qū)塊鏈在金融產品很具有應用場景,另外包括區(qū)塊鏈落地的垂直賦能領域,內容、營銷、供應鏈、物聯網、金融等這些方向有著較強的應用場景。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各個領域都在結合區(qū)塊鏈技術,區(qū)塊鏈技術也并不一定適合所有行業(yè),很多所謂的區(qū)塊鏈項目都有“蹭熱度”的嫌疑。
3.四大國有銀行積極探索布局區(qū)塊鏈
近日中國銀行表示將利用“區(qū)塊鏈”技術的“交易溯源、不可篡改”特性實現扶貧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管理。 金色財經分析,各大國有銀行在區(qū)塊鏈領域的探索都十分積極,此前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都有提交或發(fā)布區(qū)塊鏈專利的消息放出。四大國有銀行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扶貧、保險等領域。雖然四大國有銀行都在積極探索嘗試區(qū)塊鏈技術,但是目前還處在一些邊緣非核心項目上,除了區(qū)塊鏈技術的不夠成熟之外,在推行過程匯中將會面臨的現有體制與模式帶來的障礙都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4.清華團隊打造無幣區(qū)塊鏈項目“絕藝”非遺交易所 獲Astar Fund投資
據悉,無幣區(qū)塊鏈項目“絕藝” App已于今年4月上線,目前共簽約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近200位,開盤僅一個月,日均交易額超100萬元人民幣。絕藝是國內第一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交易平臺,為非遺愛好者、收藏者和投資人直接對接傳承人手作。該項目屬于目前國家大力鼓勵的“無幣區(qū)塊鏈”方向。目前聯盟鏈已完成部分開發(fā),用戶現在已經可以在互聯網上查詢自己購買的非遺藝術品制作及流通信息。 團隊基于區(qū)塊鏈技術開發(fā)聯盟鏈,通過授權節(jié)點將所有流通中的非遺藝術品上鏈,并利用RFID技術將鏈上鏈下信息一一對應,完成后將對非遺傳承人、交易所、鑒定、物流、保險及倉儲方等節(jié)點授權,記錄藝術品從藝術家創(chuàng)造到每一個購買者交易擁有的全過程。
5.“維卡幣”傳銷組織98人被公訴 涉案金額150余億
據中國網報道,近日,湖南省株洲縣檢察院將公安部督辦的“3·15”維卡幣特大網絡傳銷案第三批次的最后4名涉案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訴。據悉,該案歷時二年,株洲縣檢察院共審查起訴106人,提起公訴98人,追繳涉案款項近17億元人民幣。此案中的“維卡幣”組織系境外向中國境內推廣虛擬貨幣的組織,所建立的傳銷網站及營銷模式由外籍人士魯某組織建立,服務器設立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截至今年5月,該傳銷組織已在我國境內發(fā)展7條下線、27個資金池賬戶、會員層級140余層、注冊會員賬號200余萬個,涉案金額達150余億元人民幣。
6.比特幣礦機制造商Canaan正式提交IPO申請
據彭博社消息,比特幣礦機制造商Canaan(嘉楠耘智)向香港交易所正式提交了上市申請,或籌資約10億美元。根據周二夜間公布的初步招股說明書,摩根士丹利、德意志證券、瑞信集團和招銀國際是該擬議首次公開募股(IPO)交易的聯席保薦人。一位因信息未公開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Canaan目標是爭取最早7月份掛牌上市。
7.加拿大卑詩省參與北美證券管理協會打擊欺詐性ICO的行動
加拿大卑詩省證券委員會(BCSC)今天宣布,將參與國際協作打擊欺詐性ICO及加密貨幣相關投資產品的行動。這項工作由北美證券管理協會(NASAA)協調進行,BCSC是該協會的成員。作為北美證券管理協會“Operation Cryptosweep”行動的一部分,BCSC已經向12家離岸公司發(fā)出了信函,要求他們停止該活動。這些公司此前為其ICO做了廣告,或允許卑詩省居民參與其ICO。BCSC上周還發(fā)布了一個警告,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時要謹慎。
8.三菱日聯利用泰國大城銀行區(qū)塊鏈成功測試跨境支付
據cointelegraph報道,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利用泰國大城銀行(Bank of Ayudhya)的區(qū)塊鏈Interledger技術成功測試了跨境支付的試點項目。該試點在泰國銀行(BOT)的監(jiān)管沙箱中進行,由日本三菱集團,三菱 MUFG銀行和渣打新加坡銀行執(zhí)行。大城銀行的Interledger技術在幾秒鐘內將三菱集團泰國子公司的資金匯往新加坡子公司的渣打賬戶。
9.智利總統稱要對數字貨幣進行監(jiān)管
據Bitcoin.com消息,智利總統馬塞爾(Marcel)發(fā)表評論稱他的政府正在考慮成立一個立法機構,旨在監(jiān)管智利數字貨幣行業(yè)有關的活動。 馬塞爾先生指出:要納入一項法規(guī)對數字貨幣相關活動的參與者進行登記,從而掌握信息來監(jiān)控相關風險。相關法規(guī)可以根據更加健全的標準和機制制定,特別是在市場透明度、消費者保護以及防止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方面。
10.南非央行限制民眾通過國際交易所買賣加密貨幣
日前,南非儲備銀行(SARB)就其在加密貨幣購買和轉讓方面的立場發(fā)布了指導意見。雖然SARB并不負責監(jiān)管南非加密貨幣的交易,但它說明了使用國際交易所買賣加密貨幣的后果。南非人從國外購買加密貨幣的唯一許可途徑是使用1百萬南非蘭特的個人自主限額或1千萬南非蘭特的個人對外投資限額。此外,SARB將不允許南非公司使用外資直接投資配額在國際交易所中投資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