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熱捧下,區塊鏈概念公司、產品層出不窮。
手機行業也不例外。最近,包括糖果、長虹、聯想等手機廠商先后發布區塊鏈手機,但此舉引發外界質疑。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推出區塊鏈手機的都是在市場份額上不占優勢的品牌。IDC終端系統研究部高級分析師景溪直言,大的手機廠商還沒有宣布涉足,從實際的使用場景來看與區塊鏈的關聯并不大,更多是停留在概念和宣傳上。
“像糖果、長虹、聯想這些品牌推出的手機并不算區塊鏈手機。”能源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曹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移動端的區塊鏈是特別難做的,業內甚至認為今明兩年根本不可能做出移動端的區塊鏈系統。”
區塊鏈概念爭議
日前,聯想推出了自家第一款區塊鏈手機Lenovo S5 ,這是繼糖果手機、長虹手機后,又一推出“區塊鏈手機”的手機企業。
縱觀上述三款區塊鏈手機,聯想主打安全,糖果和長虹則以當下火熱的“挖礦”功能為賣點。
據悉,糖果創世版區塊鏈手機是一款定位為“手機+區塊鏈錢包+礦機”結合體的手機。該款手機無需任何額外操作即可定期獲得“糖果積分”。該積分可用于兌換糖果實體商店和應用市場中指定的商品和服務,糖果方面稱,這不是虛擬貨幣也不建議交易,但無法限制第三方交易積分。該款手機售價3999元。
實際上,業內早已對帶有“挖礦”功能的“區塊鏈手機”產生了質疑,在曹寅看來,是否利用了區塊鏈技術要講清楚該款產品用的是什么共識機制,有多少個節點,是公有鏈、聯盟鏈還是私有鏈,這才是關鍵,什么都沒有,則稱不上是區塊鏈。
而業界另一款“區塊鏈手機”長虹 R8 麒麟手機售價也達 2999元,亦是一款挖礦手機,只需打開該手機內的Unicorn APP,點擊一下開始按鈕確保手機網絡暢通,WiFi、4G網絡下即可實現挖礦獲得優克幣。而并未向大眾說明該區塊鏈手機利用了哪些節點,并未說明用戶獲取優克幣是如何評定的。當記者詢問一位長虹手機的銷售人員如何才能獲得更多優克幣,該銷售人員表示沒有統一標準,建議充電挖礦,保持網絡、信號暢通即可。
在一個名為“優客智選-長虹R8麒麟用戶群”的微信群里,本報記者了解到,一位用戶前四天分別挖到了240個、380個、1400個、1000個優克,“第四天前5個小時挖了900個,后3個小時則只挖了100個。”
Unicorn是一個移動信任網絡的生態體系,后續將推出圍繞UIC生態的各種應用。據長虹董事長郭德軒介紹,長虹R8麒麟手機是長虹通信專為Unicorn開發的首款搭載Unicorn區塊鏈手機。其基于POW共識算法、設備指紋技術、LBS位置服務,是一款可以挖礦的手機,并且能用區塊鏈記錄指紋和地理位置等信息。此外,記者了解到,用戶所挖的優客幣可用于UIC應用市場下載收費APP及應用程序中的增值服務付費。
一位長虹手機的銷售人員表示,該項目后期會上交易所。另一位用戶接連買了十臺長虹R8麒麟手機純粹為了挖礦。他表示很期待后續開發出來的生態體系及ICO(首次幣發行)。
聯想方面則表示,聯想的這一區塊鏈手機主打安全,聯想S5在加密安全支付空間——Z空間支付區域系統從底層用上了“區塊鏈”技術,多項專利護航、解決支付安全難題,保障用戶的賬號、密碼以及網絡購物的安全,并從底層支持區塊鏈技術。由此可以讓支付更安全。業內也對聯想手機利用的加密安全產生了懷疑。
曹寅認為,區塊鏈解決安全的問題與常規意義上解決的安全問題并不在同一維度、一個范疇上。加密安全沒必要搭上區塊鏈。常規意義上的安全指的是如何防止黑客破解密碼,不會被黑客入侵。對于支付而言,支付需要加密,單獨加密就好。
“區塊鏈安全解決的是銀行、阿里類的支付安全,銀行為用戶提供交易,用戶對銀行和阿里而言便是單項透明的,向誰轉賬、轉賬了多少,銀行、阿里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由于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公開賬本,擁有去中心化、多個節點透明同步,也就解決了我不需要阿里、常規銀行機構就能夠實現這樣一個支付體系,沒有人可以偷看你的底牌,”曹寅向本報記者表示,安全加密并非是適合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區塊鏈是用來形成分布式、去中心化共識的,與加密安全并沒有太大關系。
對于具體技術細節及這些質疑,本報記者曾向長虹手機、聯想方面咨詢,聯想手機方面表示“目前沒有其他信息了”。長虹手機通信公司方面則以長虹手機區塊鏈手機正在起步階段為由婉拒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中小品牌的生存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手機品牌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都很小,長虹手機及糖果手機都屬于小眾手機,昔日的巨頭聯想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也已跌出前十。聯想此次發布會,也被外界解讀為是宣告聯想自有品牌正式回歸手機市場。
而事實是,眾手機品牌商打出區塊鏈概念手機,普遍被認為是蹭熱點或噱頭營銷。區塊鏈對于聯想而言,或許并不是一條捷徑。
目前,大的手機廠商還沒有宣布涉足該領域,在此前,業內傳出華為要做“區塊鏈手機”,也被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親自辟謠:“連我都沒聽說過。”在業內人看來,移動端的區塊鏈技術或許難度更大。
曹寅告訴本報記者,他們發現很多應用場景不需要、不適合區塊鏈,“大企業評估之后認為將區塊鏈應用在手機操作過于復雜,商業模式設計難度大,此外,還需面對監管趨嚴的態勢,所以大公司就放棄了想法,而部分小公司認為區塊鏈好,希望借此炒作一把。”
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看來,目前階段,區塊鏈手機離普通大眾還太過遙遠,使用區塊鏈是有難度的、用戶也炒不了幣,區塊鏈手機最多可以讓大眾接觸區塊鏈的一些應用,并非所有的人都會去買這個手機。
在過去一年智能手機市場洗牌后,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由此前的倒三角變成如今的T型、寡頭市場格局,前五名智能手機廠商占據近八成的市場份額,小品牌手機廠商生存空間壓力變得更大。
國內智能手機銷量在經過2015~2016兩年快速增長后,2017年回落至-11.6%,2018年前兩個月市場銷量增速甚至下降至-26.2%。早在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由增長階段轉為平穩發展期,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已趨于成熟,高增長難以持續。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約為4.5億部,整體增長速率呈現出下降趨勢。手機行業進入新一輪寒冬。
在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各家手機廠商竭力在打差異化創新。
景溪表示,目前來看區塊鏈手機并不能成為推動手機市場的主流推動力,用戶的剛需還是聚焦在屏幕、攝像等方面,這些也是大廠商目前主打的重點。國內一家手機廠商工程師則認為,對于手機廠商而言做好產品、做好體驗、做好設計才是王道。
熱點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