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之家)據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浦東 4月11日發布消息,2018年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即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即周伯云)因涉嫌違法犯罪,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已依法立案偵查。目前,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中國經濟周刊)4月10日,有投資者在微信群中爆料稱,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善林金融”)旗下平臺善林財富被經偵調查。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當晚9點趕到浦東新區盛夏路500弄1號樓7樓的善林金融總部看到,有兩輛警車及一輛貨運卡車停在大樓正前方,陸續有多個封好的箱子從樓上運輸到該輛貨車上。)4月10日,有投資者在微信群中爆料稱,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善林金融”)旗下平臺善林財富被經偵調查。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當晚9點趕到浦東新區盛夏路500弄1號樓7樓的善林金融總部看到,有兩輛警車及一輛貨運卡車停在大樓正前方,陸續有多個封好的箱子從樓上運輸到該輛貨車上。
晚上9點,善林金融樓下的警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攝)
據善林金融的一名員工透露,當日上午就有警察出現在公司,并說“把手放在桌面上,不要碰電腦和手機。”當天下午,總部員工們即被告知“放假”,截至記者發稿時,善林金融的網站可以正常瀏覽,而善林財富的網站以及公眾號已經無法打開。有多位律師向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透露,已有善林金融的員工詢問咨詢法律事項,公司疑似涉及非吸被警方偵查。
警察在前面引路,搬運人員在后面跟著,到達2樓,是善林金融行政部門的樓層(《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攝)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攝)
貨物被運出大樓,貨車在門口(《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攝)
當日23點,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接到善林金融某部門主管(應對方要求化名)的電話稱,實際控制人周伯云“已經出來”、“這對我們而言,大概是目前最好的消息了。估計明天負面消息就會滿天飛,公司法務目前也在商討聲明方案。”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得到警方證實。
記者來到7樓,警察在偵查,記者沒有進入房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攝)
這已不是善林金融第一次被查。根據工商資料,2015年7月13日,善林金融因“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等”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處以罰款55萬元,并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進行整改。隨后同年12月16日,善林金融又因“利用廣告對商品或服務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機場分局處以罰款10萬元,并責令其公開更正,停止違法行為。
而在去年10月26日,在一份落款為環翠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環翠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代)的《風險提示》中顯示,“經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涉嫌違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不具備從事網絡借貸中介機構經營資質。環翠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正在對該公司進行調查,在未取得網絡借貸中介機構經營資質前暫停經營活動。”
環翠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還提示投資者,“投資有風險,投資人需自擔風險,非法集資參與人應當自行承擔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
根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絡借貸信息機構不能自行或委托、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而線下售賣網貸理財產品亦違反上述監管規定。
當時,善林金融方面回應稱,善林金融威海分公司確實收到了此函,并表示,很抱歉由于企業合規轉型的進度并未跟上當地政府的要求,導致被監管部門“批評”,善林金融已經逐步取消關閉線下門店(或轉型線下門店),會在國家監管的時間內完成線下轉型線上。

4月11日,善林金融員工稱收到公司發出的公告
4月11日,善林金融向客戶發出公告
善林金融的實際控制人周伯云在網貸圈內卻非常有名,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根據天眼查的信息核實,在他的名下P2P平臺不止善林寶一家,目前還在運營的還有廣群金融(原喵喵客)和億寶貸(原幸福錢莊),此外,周伯云還有另一個身份——房地產開發商。周伯云在2006年就是從事房地產開發,注冊了一個名叫“天津佳倫宏業房地產有限公司”的公司,至今周伯云也是最大股東,占股99.5%。這家公司卻是官司纏身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老賴),僅審理完結申請執行的就達到5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