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多位網貸業內人士向藍鯨財經確認,備案工作全國范圍已全面暫停,延期的時間可能達一年以上甚至長達18個月。
2016年8月24日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結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四十四條,官方曾一度將2017年8月24日定為最初的備案大限;2017年底,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2018年,包括資管新規、互聯網黃金新規等細分業務的重磅監管細則接連落地,再加上網貸備案過程遇到的大額標違規業務、存管銀行合作趨緊和三級等保回執暫緩發放等三大攔路虎,合規工程浩大,使得P2P的整改期一再放寬。
遇各方嚴管后,預計僅有極少數從業務開始就沖著合規去的平臺能同時滿足所有監管規定,從而脫穎而出。
存量大標難清理,小額分散有優勢
5月2日,金盾股份(300411)公告稱,周建燦、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涉及到的債務總額約98.99億元,其中公司被牽涉到的債務及擔保金額約29.11億元。
其中,網貸平臺信融財富為周建燦控制相關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
平臺相關人士告訴藍鯨財經,該平臺有五個借款項目被波及,兩個項目已結清,三個項目待兌付,風險敞口共2000萬。
藍鯨財經了解到,周建燦父子持有財產及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已質押,金盾股份公告顯示這部分股份高達26.25%。信融財富方面對此回應是,目前正在積極尋找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出讓債權的方式把風險降到最低。信融財富平臺上的大額標的貸款余額占比,已經從高峰時期的90%左右,降至目前的46%左右。
同樣發生過大額標的風險事件還有紅嶺創投、鳳凰金融等網貸平臺。大額標的有序清退,成了相關平臺們合規路上的首要工作。據證券時報報道,深圳接入金融辦監測系統的26家P2P中,至少有7、8家的大標清退工作仍舊沒有完成。
在整改備案的過程中,大額標的較多的平臺主要轉向布局小貸資產、催促其他大額標提前還款,但部分舊有的大額標高達上千萬,短期內提前還款的難度較大,也會影響平臺備案的推進。
從展業開始就把業務類型定位為小額分散的網貸平臺就獲得了天然的備案優勢。
上海證大旗下的撈財寶平臺備案相關負責人對藍鯨財經記者透露,證大在小額信用借款領域已經專注耕耘了7年多,因為遵循資產性質合規,整改就相對輕松不少。起初在P2P行業不乏現金貸、大額標、資管業務時,撈財寶也曾考慮過這方面的布局,但最終還是決定堅持小額分散,專注于平均單筆7.5萬元左右的信用借款服務,如今看來,雖然錯過短期“賺大錢”的機會,但平臺長期的穩定發展更為重要。
監管嚴管存管銀行,銀行嚴管合作方
網貸資金存管“白名單”遲遲未出。網絡流傳目前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測評的首批銀行僅有十一家,該名單將于5月底公示,體現出網貸平臺對于自身存管銀行是否能進入監管白名單格外關注。
網貸天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高才業認為,白名單未公布更大的可能是因為備案驗收工作延期,相應的備案標準會變得更嚴,而且互金協會對于銀行測評難度估計不足,在測評中遇到了各種問題,這些都需要解決。
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3日,全國共有755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全部正常運營平臺的39.45%。其中,已有47家上線網貸資金存管的P2P平臺出現問題,共波及16家銀行。
部分銀行更是直接采用暫停,甚至是清退的方式來退出存管業務。
2018年1月,網貸之家報道顯示上海銀行提高了資金存管合作的門檻,并對接入合作的P2P平臺都做了一輪盡調,此外還暫停了部分P2P平臺的合作;3月底,貴州銀行宣布徹底退出P2P資金存管業務,對外表示是出于業務轉型的需要。但據了解,實際上海銀行和貴州銀行對于網貸存管業務趨緊,主要原因是受平臺暴雷的影響。
所謂銀行存管,就是平臺將資金交給銀行進行建立賬戶、劃賬等管理資金,避免平臺設立資金池。市場人士認為,P2P銀行存管可以說是保障用戶資金安全的一道防火墻,保證了資金不直接流向平臺,防止平臺非法挪用資金。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此前出臺的《互聯網金融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范》和《系統規范》里,明確要求存管銀行必須滿足三大合規操作底線,分別是要求網貸資金存管必須是匯總賬戶+子賬戶的模式;網貸平臺在銀行為客戶開設的子賬戶,應為僅具備記賬功能的虛擬賬戶;明確規定禁止委托人及第三方代理客戶開戶,
業內人士分析,監管對于銀行資質的審查趨嚴加上銀行對于存管網貸平臺的審核趨緊,雙重“緊箍咒”的洗牌下,能符合條件的網貸平臺不多,且資質應相對較為優質。
三級等保回執或暫緩發放,僅有不到一成平臺獲得
作為行業內公認的非銀機構最高認證,三級等保回執屬于監管級別,對平臺在資金、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的內容包括,平臺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及備份恢復、系統建設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是否達到國家指標。
藍鯨財經此前獨家報道,發放三級等保回執很可能將暫緩。目前,僅有一成網貸平臺達到要求,并且短期內這個數量不會再增加。
換言之,這一成網貸平臺獲得的三級等保回執變得極具含金量,或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信息安全方面的一張“金牌”。
據第三方機構不完全統計,目前僅有包括點融、撈財寶、富數科技等極少數互聯網金融公司拿到三級等保回執和通過測評,占整個行業體量的不到10%。
據了解,要取得三級等保的具體程序包括定級、備案、安全建設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級測評、信息安全檢查共五個階段。在取得三級等保認證后,平臺需要按照《網絡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具有完善的防火墻、入侵檢測、數據加密以及災難恢復等網絡安全設施和管理制度。同時,已取得認證的企業還需要每年年檢,并接受相關部門的不定期抽查。
三級等保不僅是測評平臺網站信息安全的重要指標,在備案結果落地前,能否獲得三級等保也是市場檢驗平臺備案狀況的重要信號。
融360網貸評級組在采訪中表示,對出借人來說,在選擇平臺時,除了關注平臺的背景實力外,還要看這家平臺是否在積極進行合規整改。主要判斷的維度包括:信披專頁,信披維度的完整性和及時性;限額,歷史存量和近期發標額度有沒有超20萬元、100萬元的限額規定;銀行存管,需確定項目是不是都接入到了存管系統中;等保三級,比如上海要求等保三級測評分要達到90分;關聯公司的業務合規,關聯公司是否還在無牌照從事資管業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