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漲,在校學生為了迎合企業需求,提升自我競爭力,對于培訓班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然而,部分培訓班培訓費用較高,為迎合市場供求雙方需求,“培訓貸”這一消費貸款產品也應運而生。但是部分“培訓貸”也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隱患,消費者在辦理“培訓貸”業務時,也需提高警惕。
部分培訓機構以職業培訓等為由,博取公眾眼球,在參加培訓期間,通過“饑餓營銷”等手段誘導學員參加高收費的培訓項目,并為其申請“培訓貸”高額貸款。

福建南平的胡女士4月20日接到VIPKID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推銷電話,被告知在線青少年英語“視頻一對一”培訓課程費用是75+36節課,算下來一節課是113多元,她搜索了這個培訓機構的官方網站,決定給9歲的小孩報名。總金額11229元的繳費過程中,她發現訂單的“收銀臺”顯示,她被要求微粒貸分期付款,分10期付款,總利息顯示0元。
付款前,胡女士要求先看合同,“客服報名付錢沒有給我看合同,就截圖教我怎么付款,后來又說合同在微粒貸平臺。”
胡女士認為,這個視頻課程并沒有想象中的保證質量,孩子反饋聽不懂。“課程上了2個月天天打電話給我讓我交下一個課程的錢說課程多而且價格8000多很優惠,我就說我這個課多沒有上完怎要交錢,客服說剩下的都不是主修課,沒有課了叫我現在交很合算,我才反映過來它們是騙人的。”原來,VIPKID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推銷機構說的100多節課,被分為75節主修課和36節精品公開課,而這36節精品公開課并非視頻一對一的課程。
也就是說,胡女士核算了這個價值1萬多元的英語課程,實際就是72節課,差不多每節課170多元,并非宣傳的價格,胡女士一方面覺得課程打包價格核算單價時受到了欺騙,另一方面不斷讓她續費的推銷人員也讓她十分不滿。
7月24日,胡女士聯系教育機構客服申請退款,被告知只能退回1000多元,工作人員核算的過程是,已上57節課(胡女士說實際上課55節),剩余15節課,胡女士不滿客服給出的方案,8月1日,她多方咨詢并投訴,希望VIPKID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所屬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給出一個說法。
“上海金融”在6月19日發布的“培訓貸”的消費警示顯示,不良“培訓貸”專門坑騙涉世未深、具有強烈上進心的學生青年。通常具備以下特征:
第一,符合法律規范。此類培訓機構往往為正規注冊的社會培訓機構,有正式辦公地點,貸款、轉賬記錄等也通過銀行正規渠道。第二,熟知學生青年心理。此類培訓機構往往時刻關注青年需求,針對青年關心的技能開展培訓,并以此為噱頭進行詐騙。第三,利用學生團體。很多“培訓貸”最初都是以校園活動的贊助方的面目進入校園,通過在校內開展免費講座、發放傳單等形式,使學生放松警惕。第四,通過貸款中介辦理貸款,從中收取高額中介費用,有的甚至故意隱瞞實際貸款機構信息。第五,逼迫借款人返還高額息費。這些貸款中介機構往往通過網絡電話、短信等各種方式轟炸式騷擾借款人以及其手機通訊錄聯系人。有的公司用侮辱、誹謗言語進行人身攻擊,甚至偽造、發布個人肖像進行詆毀,同時伴隨暴力催收、威脅、恐嚇等不法行為,逼迫借款人返還畸高本息。
這類不良培訓機構和貸款中介機構讓毫無經濟能力的學生青年動輒背負數萬元的貸款。一旦無力償還貸款,則通過第三方催收公司,以威脅、恐嚇、騷擾等方式對其進行暴力催收。許多人不得不打工還款,甚至造成學生輟學。
此外,也存在部分正規培訓機構表面上提供課程費分期服務,實質卻通過實際貸款機構一次性向客戶發放貸款,貸款金額直接委托劃轉至培訓機構,客戶后續通過分期方式進行還款。此種經營模式,若涉事機構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易產生培訓機構未能正常收到資金或客戶未能正常接受服務的問題。此類問題在客戶申請退費時尤為突出,客戶可能會遭遇培訓機構不合理拒絕或延期退費,但貸款資金仍須按期償還的困境。
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參與機構培訓時,務必要提高警惕,仔細甄別:第一,選擇正規機構進行消費。不要輕信無培訓資質的非正規機構的虛假宣傳廣告。第二,看管好身份證件及相關信息,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有關信息申請貸款。同時,勿將手機通訊錄等敏感信息泄露給第三方。第三,明悉相關合同條款。簽訂服務合同時,務必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如有疑問,及時與培訓機構溝通。第四,了解實際貸款機構信息,并核實貸款條件和審批流程。第五,務必留存協議書面文本或電子文檔、截屏圖片等能證明協議約定內容的證據,以便相關部門開展查證工作,及時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一旦發現不法“培訓貸”業務時,應及時向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和實際貸款機構的主管部門進行舉報。若遭遇暴力催收、惡意催收、威脅恐嚇等不法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