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寫正文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字——債。單看這一個字,在辭典里是這樣來解釋的, 債,形聲字。從人,責聲。本作“責”,“債”為后起字。本義是欠別人的錢財。也就是說欠別人錢財,那么欠別人錢,就得還,寫到這,或許大家會問一個問題。“如果我沒錢,不還錢會被坐牢嗎?”
首先說,欠債還錢,在現在這個法治社會當中,是作為一個債務人所應有的義務。惡意不還錢,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肯定會被銀行起訴的。那到底會不會坐牢呢?今天筆者就這個問題來說說自己的一些薄建。
筆者先說最重要的一環節,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變相催收。也就是如果你每天都在還款,不是惡意逾期你還會收到銀行的起訴通知,那筆者敢斷定這種所謂的起訴基本上都是第三方催收公司拿來嚇唬人的。在我國,凡事涉及到法院起訴的,起訴通知還是得看12368短信或者以郵政EMS法院傳票為準。
首先在銀行起訴之前,作為債權人(銀行)是要走完一套催收流程的。也就是說銀行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走這條路。
近幾年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發展非常迅猛,尤其是現在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大量網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出,各大銀行都在爭先恐后的發行信用卡,所以信用卡發行量也不斷增加,但是伴隨信用卡發行量不斷增加的同時,銀行的風控也有所下降,因此信用卡壞賬率也在不斷增加,那么大量的催收便就凸顯出來了。
通常情況下,銀行的人力是根本管不上自身的壞賬(催收),人力成本太高。據了解,目前除了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有自己的催收團隊之外,其他銀行基本上都會把信用卡的催收業務委托給第三方,這些第三方催收公司會跟銀行簽署一個催收協議,銀行會對這些公司做一些相應的約束。但是這些催收公司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并不會完全按照銀行的約定來。為了追回更多的壞賬,拿到更多的效益,有時候一些催收公司甚至不惜使用恐嚇,或者是造假等手段來威脅欠款人,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把大家起訴到法院甚至會給大家寄送律師函,或者假的法院傳票等等。
對于這些催收行為,大家其實不用做過多的理會,正如你題目所描述的那樣,如果你欠款之后每天或多或少的都還些錢進去,這說明你主觀并沒有惡意逾期的情況,對這種有意愿還款的欠款人銀行一般都不用太擔心,即使起訴也是民事訴訟,在現階段,我國,但凡是民事訴訟是不會坐牢的,只有刑事訴訟才會有坐牢的風險,但也不是絕對,在這里筆者不過多解釋。
所以,就算銀行真的把你起訴到法院,但只要你不是惡意逾期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后果。
大家不要把銀行起訴到法院想象的那么恐怖,畢竟我國是法治社會,大多時候法院還是會秉公執法的,就算銀行真的把大家起訴到法院,絕大多時候的結果一般都是法院作出調解,然后讓銀行跟欠款人協商還款。
實際上信用卡欠款不還要坐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涉嫌信用卡詐騙罪。
那么,關于信用卡惡意詐騙是怎樣定義的呢?
現階段,我國刑法第196條規定,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信用卡詐騙罪是詐騙犯罪的一種,該罪和詐騙罪之間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信用卡在該罪中是犯罪工具,而不是犯罪對象。行為人以信用卡作為犯罪工具進行詐騙活動的,按照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以本罪定罪處罰。因此,信用卡詐騙罪,簡言之就是利用信用卡體現的信用所實施的詐騙犯罪活動。
或許看著一大堆有些迷糊,筆者就簡單的說,判定信用卡逾期之后是否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最重要的一點是是否屬于惡意透支。所謂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指的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行為。
而判定持卡人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判定惡意透著一個重要前提,如果有以下行為那就可以判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如果大家信用卡出現逾期之后,并沒有刻意躲避銀行的催收,而是每月都在積極盡自己的能力去還款,所以從主觀上看,大家并沒有非法占有為目的動機,所以并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既然不涉嫌信用卡詐騙罪,那就算銀行把你起訴到法院,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后果,不會被判刑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你信用卡逾期之后,沒有按照最低額還款,那你的征信就會出現逾期,如果征信逾期比較嚴重,那對于你以后申請房貸車貸等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那么在信用卡逾期之后沒有能力償還怎么辦呢?
最后筆者給大家幾個小意見
1:想盡一切辦法,拉攏自己可周轉,可利用資金進行一次性還清,然后主動打電話客服協商減免部分逾期后產生利息違約金。
2 :提高自身收入,委托協商停息止付(和銀行達成協議)分期還,減輕還款壓力,盡早止損,停掉利息違約金,停止催收給自己生活以及工作上帶來的壓力,避免不必要的責任以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