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雙十一,樂視超級電視總銷售額突破1.58億元,成為天貓電視銷售額第一。
2015年雙十一,樂視全生態全渠道超級電視總銷量38.6萬臺,總銷售額9.6億元,樂視超級電視奪得天貓電視品類銷量、銷售額雙第一,京東電視品類銷量、銷售額雙第一。
2016年雙十一,超級電視在天貓和京東兩大平臺一共奪得七項第一:天貓全平臺總銷售額第一,電視行業樂視TV旗艦店單店銷售額第一,超4 X50斬獲50尺寸段電視銷量第一,超3 X55斬獲45及以上尺寸段電視銷量第一,樂視超級電視X65斬獲60及65尺寸段電視銷量第一,超級電視在天貓平臺70%銷量為50及以上大尺寸產品;京東全平臺總銷售額第一、總銷售量第一,60%銷量為50及以上大尺寸產品,超級電視在京東平臺上連續屠榜11天,一騎絕塵。
三年的時間很快,從三年樂視創造的雙十一戰績來看,樂視電視已經成長為一個越來越被用戶熟知和選擇的電視機品牌,它不單單是電視行業發展理念的顛覆者,更具備了在市場中,改寫行業格局的能力。
超級電視憑什么賣的好?
在談樂視拿下三連冠之前,首先要了解一個背景,就在十月底,樂視電視曾發出戰略調整,宣布“追求銷量最大化將不再是目前的首要目標”。坦白說,相較于之前的919樂迷節,萬眾狂歡的雙十一,并非樂視品牌營銷的真正發力點,可即便不做大規模營銷,超級電視依然脫穎而出取得成功,樂視電視在消費者心中良好的品牌形象已經扎下了根。
現如今,消費者選擇電視無外乎關注硬件、軟件、內容、價格幾個方面,而樂視正因為在這幾個方面把電視做到極致,使超級電視足以力壓歷史悠久的傳統品牌和眾多互聯網品牌競爭對手。
樂視超級電視是時下智能電視市場,最敢于在硬件水準上尋求突破的選手,沒有之一。
始終堅持全面高配的產品策略,讓樂視擁有全球唯一運行高通頂級處理器驍龍8094芯片的電視機,并且在行業首次應用康寧玻璃導光板攻克技術難題讓電視更輕薄,甚至為老款產品提供主板升級方案,令每一代產品發布都代表當前市場上的最頂級配置和最高性能,并且每臺超級電視都能滿足5-7年全生命周期的高效運營的產品研發初衷,不是空談。
軟件層面,樂視超級電視所搭載的EUI伴隨超級電視發展至今經歷數代更迭,不僅成為智能電視交互體驗的標桿產品,背靠樂視生態體系,也促使內容無論在形式數量上,囊括影視劇、體育賽事等海量資源,還是質量上,擁有大批4K超高清片源、高品質游戲等,均處在行業前列。
正是由于這種“平臺+內容+硬件+軟件+應用”的生態模式,使得樂視旗下的電視業務,不再是通常理解下的銷售硬件,而是內容服務的深度整合,讓樂視超級電視可以突破硬件成本的限制,實現“負利”定價。
這種打破常規的做法進一步降低了用戶享受大屏娛樂的門檻,擴大了超級電視的適用人群和范圍,更直接導致曾經被普遍認為電視行業攪局者的樂視,逐步走向電視市場銷量領頭羊的位置。
超級電視正在創造更多的價值
促成一個時期,電視行業標志性品牌和產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上世紀索尼研發7年得到的特麗瓏技術,令其在CRT時代無人能敵;而三星則緣于對液晶顯示技術的先知先覺,成為了全球平板電視領域的霸主。
至于樂視,表面上看,更高的性價比,更優質的內容和體驗,讓超級電視打動了消費者的心,獲得了勢如破竹的銷量,但從樂視自身的眼光看,電視大屏的價值卻遠不止于此。
根據樂視智能終端研究院9月《大屏運營數據月報》顯示,9月55吋以上超級電視平均開機時長為6.5小時,這一數值高于50吋及以下只能電視5.37小時的平均開機時長。
對于一般電視廠商尤其是傳統電視廠商而言,分析這樣的數據或許只能代表用戶的消費傾向更偏向大尺寸電視產品,不過對于樂視,除了說明更多的資源值得在未來向大尺寸產品傾斜,電視屏幕大小對用戶人群的劃分,同樣是可積極利用的商業信號。
能實現內容服務的超級電視不單純是客廳中的視頻顯示器,今年下半年,樂視依托電視大屏,不斷挖掘全新的用戶消費場景,8月份啟動了首個“大屏品質生活節”,聯合樂高、雙立人、飛利浦、蒙牛、凱撒旅游、美的、蘇泊爾、RIO雞尾酒等“衣食住行美”尖貨大牌的海量商品,展開12小時全媒體購物直播,10月份繼續舉辦了一場名為“廚房的故事”的線下沙龍活動,利用“大屏生態服務運營商”的模式對傳統O2O產業再升級。
結果顯示,在樂視一系列“大屏購”的活動當中,60吋及以上大尺寸電視用戶9月大屏購物客單價達整體1.5倍,說明大尺寸電視更有運營用戶的價值。
當然,不只是新的購物形式,反觀樂視自有的增至服務,大尺寸電視消費者亦更具用戶粘性,其中50吋-70吋電視用戶購買影視會員的平均年限為8個月,這一數據在40吋-43吋電視范圍為6個月。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數據將會成為最有價值的資源,樂視超級電視在達成累計銷量近900萬臺的市場增速之后,一方面意在開發大屏端新的功能作用,為電視賦予新的角色,另一方面立足大量的用戶基數,使大屏成為大數據的收集來源,與傳統觀念下,只拿電視當硬件、看銷量數據的企業相比,超級電視勢必手握更多勝算。
電視業務已成為樂視生態未來的成功縮影
坦白說,相較于之前的919樂迷節,萬眾狂歡的雙十一,并非樂視品牌營銷的真正發力點,可即便不做大規模營銷,超級電視依然脫穎而出取得成功,樂視電視業務日趨成熟穩健的強大生命力可見一斑。
毫無疑問,強調生態化發展的樂視,已然從大屏跨入多屏、由智能硬件涉足智能汽車,徹徹底底的勾畫出了一幅巨大無比的生態藍圖。
但回過頭來,如果要說現階段,哪一項業務可以切實展現出樂視的實力,讓生態真正落地,那么不管是產品、銷量還是可持續性增值服務等多方面考量,超級電視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答案。
首先,超級電視為樂視生態,乃至是未來電視行業開創了最良性的發展思路。正如蘋果指出的“The future of TV is apps”,電視大屏互聯網化程度加深,內容服務的重要性與基礎硬件水平將處在旗鼓相當的位置,擁有完善內容體系的樂視比蘋果和其他電視機廠商更早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加之近來完成對傳統企業的資本投入,進一步控制硬件制造上游的話語權,順利的展開了產品側重點的平衡和轉移,引導消費者培養出了新的產品評價標準。
此外,超級電視是樂視針對傳統形態產品“一專多能”改造的典型案例。生態化的意義在于互通互聯,核心是為原本只做一件事的產品擴展出更多的用途,用戶層面,超級電視是顯示大屏、游戲機和智能家居的另一個入口,而商業層面,超級電視則是內容服務傳輸的端口和未來O2O、電子商務的運營和落地平臺,這在其他電視終端上是難以同時兼備的工作。
最后,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超級電視也成為樂視將生態模式復制海外市場的先行軍。今年10月19日樂視的美國發布會過后,樂視將“智能生態季”帶入大洋彼岸,通過與奈飛、谷歌、Hulu,SHOWTIME 和 SLING TV等眾多視頻內容服務商達成合作,樂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及其他智能衍生品用時4小時15分鐘即在美國市場全部售罄,其中,全球首發的85吋生態電視新品uMax85用時9秒即告售罄,取得空前成功的85寸超級電視在美國Lemall商城48小時預約總量就超過4000臺,這個數據是美國全年消費85吋電視的2倍。
可以說,在賈躍亭“蒙眼狂奔”的大膽構想下,樂視的發展一路走來,猜測和質疑從未間斷,某一方面看,超級電視越來越踏實,并且不斷突破化反的步調,在質疑聲中給了人們看待樂視,更多的信心。
客觀上看,處在樂視生態中心位置的超級電視,也讓消費者和行業人士更多的看清了樂視想要干什么,了解了生態對于樂視的影響與含義,電視業務正在以最為核心的姿態,為接下來賈躍亭計劃的生態戰略第二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與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