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不少民營企業積極嘗試,推動消費扶貧數字化升級,進而推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納入國內“大循環”體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就要宣告實現之際,消費扶貧數字化升級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民營企業在發揮自身優勢,帶動貧困地區特色農副產品銷售、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方面有哪些創新做法和模式?
針對這些問題,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和蘇寧集團聯合主辦,9月26日,一場以“消費扶貧數字化升級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有著“南國吐魯番”“中國柑桔之鄉”美譽的云南賓川舉行。來自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研新經濟研究院、云南大學、云南省商務研究院等機構的十余位專家與會。
在會上,蘇寧利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優勢,以智慧零售助力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的系列探索獲得專家高度評價。
現場調研|紅土地上種出高品質綠色水果
26日上午,與會專家首先來到賓川縣云福農副產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的萬畝柑桔示范園進行調研,這也是蘇寧家樂福和蘇寧拼購的水果直采基地。
作為賓川首家被認定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云福公司創立已有21年。為引領賓川柑桔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轉型升級,云福公司從2016年開始規劃打造萬畝柑桔示范園,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1.2萬畝,其中6000余畝已完成柑桔標準化種植,優質沃柑今年春天首次上市就供不應求。
全部有機肥,除草靠人工,每棵沃柑樹的掛果量控制在80斤以下,只有普通農戶的三分之二……云福公司負責人曾志軍介紹,這樣的操作讓他們的種植成本比普通農戶高出一截,但是為了種出最好的沃柑,他們堅持高標準、高投入。
洱海之濱原本貧瘠的紅土地上種出了高品質的綠色水果,這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聶鳳英頗感興趣,她鼓勵云福公司堅持走標準化綠色種植之路,“堅持十年,這里的紅土地就能變成最好的黑土地。”
賓川中致和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主營水果、蔬菜種植、銷售及深加工,由其直供的賓川紅提在蘇寧家樂福一直很受歡迎,今年,中致和直供的軟籽石榴登陸蘇寧拼購平臺,以社交分享、直播帶貨等新型方式銷往全國。公司負責人重點向前來調研的專家介紹了他們在水果、蔬菜深加工方面的發展規劃。
和農產品上行相比,工業品下行是鄉村振興、消費扶貧中同樣重要的另一條線。針對縣鎮市場,蘇寧重點打造智慧零售開放平臺——蘇寧零售云,對外輸出供應鏈、物流、場景、金融和技術等核心能力,幫助下沉市場商戶進行數字化轉型。
自2017年以來,蘇寧零售云快速發展,目前已在全國開出近7000家門店,位于賓川縣城繁華商圈的蘇寧易購零售云店就是其中之一,前身是一家在當地經營多年的傳統電器店。年輕的店主陳倩倩向專家介紹了她接入蘇寧零售云實現互聯網轉型的經歷。
“接入零售云,輕松做老板。”蘇寧易購昆明大區總經理彭文松表示,蘇寧零售云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在縣鎮市場幫助更多年輕人創業、創富。
研討會|蘇寧產業扶貧,重在“扶志”和“扶智”
在26日下午舉行的研討會上,作為聯合主辦方的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首先發布《消費扶貧數字化升級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調研報告初稿。這份報告以蘇寧等零售企業在云南乃至全國的實踐為樣本,深入分析民營企業在消費扶貧方面的探索和成效。
以“產地直采”模式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開辦扶貧實訓店授人以漁、依托網上中華特色館打造地域特色優質商品導購平臺、通過產業興農重點扶持返鄉創業者……對于蘇寧的一系列探索,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
賓川已于2018年脫貧摘帽,但是如何做大優勢產業、實現鄉村振興卻是一個長久命題。賓川縣副縣長陳云吉在發言中介紹了賓川積極對接蘇寧、阿里等大型平臺,探索“協會+龍頭企業+貧困戶”電商銷售扶貧模式的情況。今年7月,賓川縣政府與正在全國大力布局特色產業帶的蘇寧拼購達成“年銷1億斤水果”的直采協議。
與會的蘇寧控股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馬康首先用一組數據介紹了蘇寧在消費扶貧、產業扶貧、鄉村振興上的實績:
截至目前,蘇寧公益扶貧事業直接投入資金累計超過23億元,其中扶貧專項投入超過5億元;
在線下,蘇寧在全國112個貧困縣布局116家扶貧實訓店,幫助近6000個貧困家庭脫貧;
在線上,蘇寧依托中華特色館、蘇寧拼購、蘇鮮生、蘇寧超市等渠道,累計銷售扶貧性質的農產品超過140億元,惠及全國約1萬個貧困村、761萬貧困人口。
自2015年9月與國務院扶貧辦簽訂電商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蘇寧已形成從專業合作、實訓就業、產業扶持到機制設計的一整套扶貧工作解決方案,促進精準扶貧的實效長效運行。“開展消費扶貧,始終是近年來蘇寧實施精準扶貧的核心工作之一。”馬康表示,蘇寧通過發揮全場景融合優勢,借助銷售運營、物流金融扶持、對口幫扶等舉措,全力實現城市需求與農村產能的精準對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
根據2019年底發布的“蘇寧鄉村振興521計劃”,未來十年,蘇寧將在鄉村地區布局5000個蘇寧村、2000個縣級中華特色館、10萬家蘇寧零售云店。馬康表示,在這個宏大的計劃里,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均囊括其中。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遠認為,蘇寧作為民營企業,積極利用自身零售渠道等優勢參與消費扶貧,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優勢,非常值得肯定。
“蘇寧的實踐,回答了‘扶志’和‘扶智’的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聶鳳英表示,鄉村振興最難的是產業,而產業的關鍵在人,從蘇寧的實踐來看,只有帶領農戶走市場化之路,只有把市場機制建立起來,產業振興、鄉村振興才可持續。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表示,以蘇寧為代表的新經濟體,在消費扶貧、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說,蘇寧通過產地直采等模式,幫助農戶打破對傳統銷售渠道的依賴,是為“破介”;與此同時,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打破營銷邊界,是為“破界”;而在更深層面,蘇寧通過模式創新,帶領上游生產者打破傳統觀念,開闊眼界轉換發展思路,是為“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