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成立僅一年的樂視體育宣布以28億元的估值完成了8億元的融資。投資方中,A輪融資由萬達投資領投,A+輪由云鋒基金領投,東方匯富和普思投資等7家機構和個人跟投。
“萬達的產業資源+阿里的用戶資源+樂視的生態資源,三家公司一起投資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我們。”樂視體育CEO雷振劍對投資人組合頗為滿意。
中國首富和前首富相繼投資的故事背后,雷振劍正在和他的豪華高管“夢之隊”一起打造“一個全球頂級的互聯網體育產業化公司”。
談及體育消費,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在一塊屏的前面看競技表演。樂視體育想做的,是讓人們更好地參與到體育中去,由觀眾變為用戶,從旁觀者成為參與者。
然而,這樣的愿景如何實現?
樂視體育的核心是基于“賽事運營+內容平臺+智能化+增值服務”的垂直生態鏈,這也意味著,樂視體育必須打通上自內容IP,下至2C服務的體育消費全產業鏈。
這一商業模式的設計思路是怎樣的,全產業鏈模式下如何保證多種用戶的產品體驗?
商業模型
“別人做不好的事情我們來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我們來做。再把這些環節組合起來形成閉環。這是我們的基本思考邏輯。”雷振劍希望,通過現有的模式設計,為用戶提供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產品組合,滿足不同用戶對體育的需求。
現在,視頻媒體普遍面臨的模式窘境是,主要內容來源從最早的UGC演變為版權獲取,而其對應的卻是:一方面是版權成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是變現能力有限。因此,樂視體育僅僅將內容作為業務之一,希望探索多元化收入的可能性。
樂視體育分管海外市場及版權的副總裁于航表示,在內容版權方面,樂視采取“點面”結合。所謂“點”,即NBA、英超、中超等擁有廣泛受眾的核心比賽資源,而“面”則是F1、高爾夫、網球、自行車等中小眾市場資源。
“點的問題是,版權價格高,競爭模式沒有創新,只有價格戰。”于航表示,用什么樣的方法取悅細分領域的受眾,比取悅大眾更難,而樂視體育有足夠的自信。據了解,樂視拿到121項賽事的版權,其中超過一半是細分領域的比賽。
在賽事運營方面,樂視體育2015年的收入來源還將是相對傳統的廣告贊助、票房和轉播權,但正在多個變現方向上進行探索。對此,雷振劍表示:“明年大家就會看到一個真正通過科技、互聯網催生的一個賽事運營的商業模式。”
在樂視體育的規劃中,希望2016年下半年能夠實現2C(向用戶)的收入超過2B的廣告收入。被寄予厚望的收入來源包括:智能硬件、智能數據服務方面的營收;增值服務板塊中,電商體系和O2O體系的貢獻。
2015年4月2日,樂視體育宣布與飛鴿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推出智能自行車系列產品,改款產品成為樂視體育公司成立后發布的首款智能硬件產品。雷振劍透露,樂視體育還將以合資的方式組建一家智能移動攝像和無人機公司,同時,第三家智能硬件合資企業的設立也已接近完成。
在增值服務方面,樂視體育副總裁金航表示,增值服務業務分為游戲、電商等。在游戲分開發內容方面,樂視體育將打造中國第一體育游戲分發平臺,并會借助資源進行IP合作、引進等。
“在電商板塊,公司將依托樂視商城搭建垂直體育板塊,包括線下看比賽的門票、體驗虛擬體育等。此外,還將和國內外頂級賽事俱樂部合作,授權產品引入樂視體育商城。”金航透露,希望給用戶提供移動互聯網一站式服務,像定場館、找教練以及移動分享。此外,公司將利用資源優勢與體彩結合,推出彩票預測、分析等服務。
業務生態
在雷振劍看來,樂視體育的四大業務板塊設計絕不是簡單的物理疊加,而在于業務協同后的“化學反應”。
“體育內容的總量正在膨脹發展,總量的劇增背后,則是內容需求的細分化。每個人對體育運動的選擇都因為身體體質、個人愛好、運動天賦和情感歸屬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對于體育領域受眾需求的發展,副總裁強煒介紹說。
體育產品和服務對用戶具有強粘性,樂視體育則希望通過這種強粘性將用戶與平臺的關聯從觀看視頻豐富到多元化消費,并在樂視體育平臺上一站式解決用戶的各種需求。
“當用戶的個人需求不斷被滿足,就會形成依賴,收費的日子會指日可待。樂視體育正在按照這個方向走。”強煒介紹,樂視體育正在以提供多元化產品、打造優秀觀賽體驗、提供便捷支付方式等多種方式,滿足用戶在體育場景中的各項需求。
商業模式的設計,需要組織架構的落地。
從2014年4月開始,在接觸投資人的同時,雷振劍最大的精力用在了為樂視體育尋找合伙人上,其后增值業務副總裁金航、CMO強煒、COO劉建宏、賽事副總裁邱志偉、版權業務副總裁于航等人的加入,也讓樂視體育擁有了初創企業難以企及的“夢之隊”。如今,搭團隊的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多位高管將在不久后加入。
“但凡對體育產業有深厚理解和情感投入的人,很多都會很認可我們的模式。我們設計的模式具有高門檻,小創業團隊做不了,(樂視體育有能力實現是因為)我們背后靠著大的樂視生態,以及萬達、阿里的資源支持。”雷振劍表示。
團隊逐漸完善后,如何將這個“夢之隊”發揮最大的效力,組織結構和協同機制的設計變得尤為重要,這也成為雷振劍需要打通的第二個關口。
樂視體育尋找合伙人的理念是,每位合作伙伴必須是各自領域最優秀的領導者,能夠帶著團隊到市場上拼殺。與高要求對應的是,各業務板塊管理的充分放權。
雷振劍通過設立“運營管理部”的方式協調各個板塊之間資源和信息的同步。在樂視體育的組織結構設計中,除縱向的四大業務板塊,還包括航向的五大支撐系統:生態營銷系統、大數據服務系統、產品技術研發體系、海外業務體系、市場營銷體系。
“如果說一年之前我講的時候還只是個故事,一年后的今天,我的生態已經開始落地了。”雷振劍表示。
資本背后的資源
樂視體育A輪融資的估值為28億元,但在雷振劍的眼中,樂視體育的估值遠非如此。
樂視體育的A輪融資于2014年第三季度啟動,并與萬達方面進行接觸,但融資計劃在樂視網(300104,股吧)頗為坎坷的2014年下半年被迫擱置,直至今年2月融資工作才得以重啟。“給公司估值時,主要是通過用戶數和生態系統的潛力做的估值。28億絕對是低估了。 因為之前就談過了,所以估值沒有變。”雷振劍表示。
雷振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樂視體育希望尋找的投資人,不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人,而需要具備產業資源能力。對于東方匯富的參與,他的解釋則是“志同道合”。據了解,樂視體育融資因敏感事件,曾經上演冰火兩重天,而東方匯富一直“不離不棄”。
“我們希望更加快速地在整個產業環節里積累競爭優勢,所以融資是我們重要的部分,也希望投資人有我們體育產業鏈建設需要的資源,包括產業資源、用戶資源、政策資源。”雷振劍說。
“萬達和云峰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戰略投資人。”雷振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并透露,與投資人的討論過程中,更多的是討論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與資本方可以進行的資源合作。
選擇萬達和云峰為投資人,并不僅僅因為其在樂視體育的財務和資金方面的助力,更重要的是在體育資源上的支持。
“萬達和云峰背后有很多的體育資源,將來可以和樂視體育互動。選擇這兩家機構作為領投的機構的時候,幾乎沒有什么懷疑或者爭論,這個從很早就定下來了。”樂視體育融資發布會后的媒體訪談中,易凱資本CEO王冉介紹。
今年1月,萬達集團以4498萬歐元收購馬德里競技20%的股權,并進入俱樂部的董事會。2月,其又牽頭以10億歐元收購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
盈方是全球第二大體育市場營銷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體育媒體制作及轉播公司之一,該公司所擁有版權的媒體轉播總時長高達每年4000賽事·天,日均轉播賽事超過10個(包括20個世界冠軍級賽事),涵蓋25個體育項目,在足球和冬季運動領域全球排名第一,其中包括2015-2022年的足球世界杯轉播權的獨家銷售權。
萬達(通過上述兩家公司)控制了全球體育產業的上游產業資源,而阿里巴巴擁有龐大的2C用戶資源,再加上樂視的生態資源,這無疑增加的樂視體育的成功系數。“戰略資源是未來體育產業特別重要的一個點,大家一起把體育當作大事情來做,同時具備做大事情的資源,這個是我們比較看中的點。”雷振劍進一步解釋說。
本輪融資完成后,樂視體育將于7月份啟動B輪融資,預計融資規模為20億元。而資金的去處,除了購買版權內容,還會通過投資并購,引入新的產品和團隊,以延展樂視生態體系。
“我們的環節太多了,在管理、生產方面的壓力都挺大的,所以希望將互聯網平臺的數據、軟件服務向整個產業開放,資本也會向產業開放。”雷振劍介紹說,樂視體育在合作方的選擇上均選擇各產品和服務領域的頂級團隊和公司,且目前的合資企業均為控股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