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化妝品市場及電子商務飛速發展,許多產品品牌逐漸向微商渠道靠攏。朋友圈營銷終究還是比較新型的營銷方式,因為沒有營業執照、沒有固定營業場所,也沒有相關監管法律依據而產生的各類微商消費問題,讓消費者投訴難、維權難,相關政府部門處理時也難。
近日,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頒布了首部《中國化妝品微商標準(執行草案)》,明確了微商的資格,有助于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和微商市場的秩序。
隨著近幾年化妝品市場及電子商務飛速發展,許多產品品牌逐漸向微商渠道靠攏。朋友圈營銷終究還是比較新型的營銷方式,因為沒有營業執照、沒有固定營業場所,也沒有相關監管法律依據而產生的各類微商消費問題,讓消費者投訴難、維權難,相關政府部門處理時也難。
近日,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頒布了首部《中國化妝品微商標準(執行草案)》,明確了微商的資格,有助于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和微商市場的秩序。
新規明確要求微商所經銷的產品必須具有生產許可證、商標注冊證、衛生許可證、產品備案信息及批準文號、商標注冊證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等相關資料,而以個人為單位的經營者,需到當地的工商部門注冊,取得合法的營業執照,所售產品和外包裝必須符合化妝品的相關法律規定與標準。新規對化妝品微商的售后工作也做了一些規定,不管是個人行為還是企業行為,任何微商都應建立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機制,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最大保障。
微商標準有助規范市場對此,有關工作人員解釋,微店屬于電商的一種,之前并沒有實名認證、行用擔保以及第三交易平臺,在消費者與店家達成交易的時候,只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微商與淘寶、京東、當當等大型銷售網站有著較大的差異,微店并沒有一個正規的管理平臺,同時也缺乏監管的部門。
《中國化妝品微商標準(執行草案)》的面世,將有效管理微商市場,消費者在微店購買產品時,應該先看商家是否具有營業資格以及產品是否符合行業標準再購買。
同時,法律界專家提醒消費者,微商售賣的東西最起碼要有質量要求,不論是大型購物網站還是小商家,都必須有質量標準,否則銷售的就是假冒偽劣產品。如果在微店內購買商品發生糾紛,消費者可向當地工商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