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生意難做、產品缺乏品牌信譽、新客戶難以開拓……一系列問題擺在微商面前,個人賣家不得不厚著臉皮刷屏朋友圈。
此外,微商模式往往還與傳銷界限不清,不少打著微商幌子的傳銷活動也浮出水面。那么,進入被視為微商爆發年的2015年,微商是否還有新的發展?
被扭曲生態鏈
什么樣的群體,做什么樣的商品;什么樣的團隊,帶出什么樣的牛人;什么樣的營銷,制造什么樣的奇跡。在“學問”頗多的微商圈,這樣的理論隨處可見,如果是誠信經營的本分微商,行走在商業道路上非常實用。但如果落到了“心術不正”的賣家手中,結果不堪設想。更讓人不敢想象的是,為了迎合不良賣家的種種心理,造假軟件為一體的畸形鏈條正在形成。
與此同時,以發展下線為目的、等級分明的代理模式也成了朋友圈信任危機重災區。事實上,代理制并非不妥,這是一種營銷模式,但目前出現在微信圈,發展下線泛濫,且有拉人頭比銷售還重要的風向愈演愈烈,漸漸成為各微商供銷平臺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原本正常的營銷行為,也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日前,多地爆出的微商潛規則,所提供的產品質量不過關,有的甚至沒有產品,逾越了商業底線,透支情感。更有甚者,在層級代理上偏好虛擬化、金字塔化的獎勵體系,蠱惑發展下線來牟利等疊加因素,由此在社會上一度掀起了是營銷還是傳銷的大討論。
探討與嘗試
無論是微商品牌方還是運營方都在探討與嘗試。微商業內的運營者77團隊創始人劉鐵銘認為,微商應該以團隊化作戰的形式進行產品推廣與銷售。劉鐵銘介紹稱:“國內最大的微商團隊人數大約在兩萬人左右,月流水在一千萬元人民幣左右。”劉鐵銘看來,兩萬人同時經營一個品牌的產品時,效果就出來了。
此外,運營者也在嘗試打破微商“熟人生意”帶來的瓶頸和尷尬。
當然,作為新生事物,微商極有可能得到傳統勢力的嘗試性擁抱,2015年春節前夕,蘇寧鼓勵員工開設微店銷售蘇寧易購的商品,并推出獎勵措施,試圖擴大銷售渠道,同時推廣蘇寧易購App應用。一位已經在微信上開辟了微店的蘇寧內部員工表示,員工只需要用自己的蘇寧工號、密碼,進入專屬App之后,就可以把上面的商品上架轉發到微信中,商品賣出后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傭金。據記者了解,目前50%以上的蘇寧員工已開通蘇寧微店,預計有9萬家微店。
微商,走好了別趴下
新鮮事物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早年的淘寶亦是如此。
微商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就從興起走向火爆,這得益于朋友圈的海量用戶基礎與熟人社交屬性。社交平臺為微商提供了具有先天優勢的溫床,看準了機會的品牌商和代理商可謂先富起來,而個人賣家的獲利卻又有多少?
正因如此,上層獲利,底層出力的商業模式是注定走不遠的。只有讓數量龐大的個人賣家也有發展空間,實體物品能真正進入市場流轉那才能形成巨大合力,將草根經濟推向高潮。
在2015年,可以預見微商仍會突飛猛進,這將是決定性一年。如果這一年,仍有幾百萬賣家扎堆賣面膜、坑熟人,那么微商就走到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