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4日,北京今朝裝飾集團劉家窯總部,人流攢動。今朝裝飾成立19年,推出“家裝新5G”概念。
自古以來,吃穿住行,集中凸顯了人類為了生存求索所作出的努力。住房對每個家庭來說,常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這與中國人傳統的居家觀念密不可分。在此基礎之上,中國的都市空間正在城市開發和住房商品化進程中發生重構,圍繞住房裝修的消費正在逐漸升級。
其中,家庭裝修飽含了消費者對生活品質和健康生活的期許。在家庭裝修領域,今朝裝飾集團總裁戴江平在家居裝飾行業近三十年的摸爬滾打,用近二十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老房裝修王國。
今朝啟蒙:重新定義家的邊界
改革開放初期,《北京日報》刊登過一副照片:一位普通市民在告別了居住了幾代的低矮平房,搬進新樓后,寫下了“安居樂業”四個大字,高懸在寬敞明亮的房屋中央,以表達內心的喜悅。
中國的家裝行業,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既傳統又現代的行業。新中國成立以后,當代的家裝活動日益繁榮,并日逐漸獨立成熟。家裝行業從北京開始,進而延伸到其他一線及二三線城市。
木質雕刻出身的手藝人——戴江平先生,來自安徽,八十年代就成為了“北漂一族”,長期從事家具雕刻的他,算得上中國家裝行業的先行者。
20世紀90年代,國家房改政策由福利分房向商品房過渡,國家建設部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等大城市做家庭裝飾試點,大多數人尚未具備家裝消費的概念。直到90年末,中國的裝飾行業才形成火爆的賣方市場,一大批家裝公司應運而生。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1999年,36歲的戴江平先生,成立了北京今朝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戴江平看準了家裝市場,投入全部身家,大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也就是這一年,全國家居裝飾行業的總產值為1200億元,是1990年的40倍,年均遞增45%,大體上每兩年翻一番,相當于全國城鎮住宅年投資總額的30%。
2000年,大批家裝公司出現,競爭也變得十分激烈。新進入的公司,良莠不齊,市場處在一個極度無序的狀態,各企業的內部轉型尚未開始,整體素質普遍偏低。
今朝初創:家裝行業地位的演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的住宅環境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中國的家裝市場,成為一個以設計為主導家居文化系統,個性定制、簡單便捷、健康節能將成為家裝行業的新潮流。
戴江平回顧了家裝行業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代是家裝最原始的雛形,馬路游擊隊。上個世紀80年代初,北京作為首都,外來人口買房的不是特別多,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去做裝修,那時人們也沒有找裝修公司的概念。
第二代家裝,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家裝行業迅速膨脹,市場由無序走向成型,產業初具規模,以今朝裝飾為首的一批正規裝飾公司浮出水面,整個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本世紀初,隨著集成家居的出現,家裝進入了“集成家居”時代。但“集成家居”在設計時,產品設計已完成,家裝設計師只能在特定品牌和幾款產品中選擇,設計風格難以實現真正和諧統一。
近二十年來,以今朝裝飾為代表的家裝企業,一路完善。戴江平認為,目前來看,只要涉及家居行業,首先思考的就是家裝。而今天的家裝企業,早已經從簡單的設計、施工,演變為裝修產品的展示、體驗,再到整體性的家裝套餐和整裝產品。從服務層面來說,今朝裝飾經歷了從單一服務,到整裝服務,到一站式服務,一直到產品的定制、個性化設計。
今朝定位:“五步走”定義“老房裝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家裝不再是裝飾風格、裝飾材料的選擇,更需要考慮到舒適、功能性,文化、情感、環保等多重元素,打造和諧、健康、人文的家居環境。
在今朝裝飾的官網,“老房裝修專家”被放在了與公司名稱并列的位置。戴江平說,“老房裝修”的名頭,也只有今朝敢說,有底氣說。老房裝修,起源于今朝,并得到了延續。
定義老房裝修,今朝裝飾用了五個步驟:成立老房裝修研究院,制定老房裝修行業標準,老房裝修文化展,老房裝修社區店,老房裝修博物館。“其中老房裝修博物館,就是老房裝修的體驗式經濟,將老房裝修上升到文化層面,先了解中國住房的文化,了解自身的住房需求,再去體驗和設計。”
在最初階段,家裝行業并沒有老房裝修這一說法。2008年,今朝裝飾正式定位“老房裝修”市場并深耕細作。逐漸得到消費者認可后,才逐漸成為了行業內“共用”的名詞。
戴江平說,今朝裝飾獲得今天市場對“老房”的認可,來源于時間的沉淀。從2008年深入老房裝修市場至今,今朝裝飾近10年間采集了上萬戶工地信息。在此之前,老房裝修具備以下特點:房屋面積小、年代久,與消費者接觸過程中難點很多,房屋結構、水電結構都不一樣,每一間房的裝修管理程序都千差萬別。
2010年,今朝裝飾成立老房裝修研究院。專家組來源于裝修環節的不同角色,水工、電工、木工等。研究院從最初的七八人發展為現在近三十個人的團隊。
從了解老房的原始結構入手,結合居住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對設計、施工、用材、安全等模塊進行深度考察,通過一次次的攻關和實踐,在老房裝修領域的品質和服務也更加專業化、精細化。
具有產業觀的企業家,能夠發現行業變化的大趨勢,且能夠找到在這個大趨勢中如何調配人力、物力、財力以達到對市場的掌控;具有全局觀的企業家,有戰略化的思想,能夠將時代機遇變為最佳的布局和實施;具有整合觀的企業家最是了不得,因為他有最為簡潔的落地能力。
在與今朝裝飾總裁戴江平的交談中,他總善于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挖掘事物的普遍規律,他將企業員工與顧客、基層員工與管理層的關系,類比為夫妻間的關系,將面對的復雜問題簡單化。他說,“不用過多計較,重要的是,讓身邊所有人在一起開心。”
基于這種習慣,2011年、2016年,今朝裝飾先后出版發行了《中國老房裝修標準指南》Ⅰ和Ⅱ,對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和裝修工程的標準化起到積極的影響和推動,同時也奠定了今朝裝飾在老房裝修行業的權威專家地位。“第一本書,理論論證很充足,可讀性比較強;第二本書可操作性比較強,實踐案例比較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今朝裝飾獨有的、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裝飾裝修委員會授予的“中國老房裝修設計研究院”榮譽,則是今朝在京城如今二手房裝修成為主流,能夠面對各類不同年代的房屋,有底氣將裝修工程做到盡善盡美的實力保障。
今朝成熟:三大品牌護航
今朝裝飾擁有三大品牌,集木門、櫥柜、家居為一體的英邁個性化家居產業基地,集硬軟裝整合的超值英邁整裝以及高品質互聯網品牌“巧裝家”。
2002年,今朝裝飾建立起集今朝門業、櫥柜、家居為一體的個性化家居產業基地。實現F2C模式,成功控制了裝修材料的供應成本。2017年,今朝裝飾為積極響應國家京津冀一體化政策,投資上億元打造的一座規劃用地面積達8萬平方米,集生產、銷售、定制一體化的家居產業園區。并于9月12日,在河北唐山市漢沽管理區漢豐產業園舉行開工奠基儀式。
隨著“互聯網+”成為一項國家戰略,互聯網家裝也迅速成為資本押注的風口,各路大伽來勢洶洶,一邊是擁有較高專業資質和更長家裝資歷的傳統家裝公司,一邊是強調“便宜、便捷、透明、快速”的互聯網家裝新貴。在這場互聯網家裝與傳統家裝的對決中,“老房裝修”也隨著角逐的升級一路逆襲成為業內外競相搶奪的“鮮美蛋糕”。
2015年10月,今朝裝飾成立互聯網家裝品牌巧裝家,互聯網家裝O2O聚合平臺的搭建,打開互聯網家裝線上資源入口;而50家社區店的鋪設,則充分展示了線下服務的優勢。
2017年8月18日,東五環紅星美凱龍,今朝裝飾2000平米的英邁整裝家居體驗館暨1000平米的“中國老房裝修博物館”。中國老房裝修博物館,可以讓消費者切實地看到實物與制作工藝、老房裝修技術。這里融合了不同年代,南北不同的裝修風格,在這里,從明清木作家具到建國鍋碗瓢盆,感受到百年來中國人的家居生活方式不斷演變和發展。
今朝愿景:回歸品質服務
“為別人著想的人,成功才會有希望。”戴江平將這一服務宗旨,放在了今朝裝飾總部辦公樓大門的入口處。
談到今朝裝飾的愿景,戴江平說,其實就是服務。甚至僅僅是,消費者家裝后,水龍頭的服務維修商。
企業愿景不斷調整,是戴江平給出的今朝裝飾能長期創新的基礎。“五年一大變,三年一小變,一年一變”,比如隨著互聯網科技、消費需求的健康觀念的不斷變化,企業的愿景也在不斷校準。去年今朝裝飾的指導方針:追求極致、資源整合、快速致勝、精準營銷。今年,戴江平將十六字方針簡化為四個字——速度、極致。他解釋道:做不到極致,干了等于沒干;做到了極致,速度不快,還不如不干,等你干完了,別人已經搶占了。
企業的經營除了要有完善機制,還要有企業文化的傳承。“企業中一把手領導,必須做好健康家裝的傳播者、企業文化的傳播者。員工和顧客認可,至關重要。”戴江平認為,家裝行業,本質上是對人的經營,需要時間,需要沉淀。比如,項目經理與具體員工的關系需要機制,是一個全面體系,關系到資金鏈的把握、管理執行力、完善管理系統以及情感的投入。只有企業文化完善了,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一個企業的行事原則,往往透露出企業家的處事哲學。在今朝裝飾,十五年以上的老員工很多。戴江平將今朝裝飾的企業精神總結為:低調無私勤儉誠信,開放尊重給力共贏,并率先踐行。今朝裝飾總裁助理馮盛文在今朝工作十年,“戴總身體力行,長期以來,沒有休息日,每天午飯都是帶著盒飯。這在裝修公司的企業家中,應該沒有哪家企業老總能做到。市場最艱難的時候,經營、管理,遇到瓶頸的時候,戴總手把手教我們如何掌控全局。”
戴江平每周一下午雷打不動地參加今朝裝飾的中高層例會,“無論多忙,在哪里出差,每周一下午必須參加”。其他工作都可以不做,但是例會必須參加。這個時間段,他會集中掌控企業管理中的原則性問題,進行指導性思想的灌輸。
戴江平說,對與錯,都是時間的產物。今朝裝飾,就是老房裝修的實踐經驗的沉淀物。“我們只是希望服務得更好一些,沉淀得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