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促房價合理回歸的背景下,家居業并沒有“趴窩”,相反,各知名連鎖品牌繼續在各地開始“圈地”運動,不斷刷新當地家居賣場的數量和體量。各家居品牌競爭白熱化,家居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政府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并沒有阻礙建材家居市場的持續擴張,動輒十幾萬到幾十萬平方米的賣場最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業內對賣場是否過剩產生爭議,至今也無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賣場之名坐擁商業地產,是建材家居企業不斷買地建場的巨大動力。
近幾年,家居賣場擴張勢頭逐漸增強,即使在大環境惡劣的2011年上半年,作為以租金收入為主的家居賣場則仍然延續了去年就已經刮起的擴張之風,目前家居賣場已經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市場需求有限的情況下,賣場仍然跑馬圈地,意在建立渠道優勢,布局全國,導致家居賣場“遍地開花”,賣場間的競爭也隨之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開始爭食有限的市場份額。同時,目前賣場之間的同質化現象嚴重,一不小心就將被淘汰。而超出市場競爭之外的跑馬圈地,則實為圈占商業地產的盤外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