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布置新家時,通常是先到家居建材賣場選購家具,而后再跑到家電賣場買家用電器,這種方式雖然奔波,但卻已作為一種固定的采購模式被消費者所接受。而當下,傳統的家居賣場也開始賣起了電器,并在全國范圍內逐漸普及。這種家居和家電相結合的方式大致有三種:家具建材與廚衛品牌捆綁、家電商戶開獨立門店或雙方通過折扣抵值券等形式聯手合作。這種“合同為一家”的銷售模式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采購方式,同時也為家居賣場自身開拓了更多的客戶。
物流問題
成家具網購的“致命傷”
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今天,幾乎沒什么是網上買不到的,就連家具電器等大宗物件也可以在網上買到。如此一來,既能免去在家居賣場選購的麻煩,又提高了購買效率。然而,這“瀟灑”背后卻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異地購買大宗物件導致的物流問題日趨明顯,網上訂家具送貨成為一大瓶頸。
首先,大件物品的物流運送不僅成本高,而且預支風險大,途中中轉需要多次裝卸,很可能導致物品的損壞,嬌弱的家具很容易就會出現破損的情況,因此令很多買家望而卻步。其次,購買運輸保險的用處并不大,一方面運輸線的賠付范圍只包括運輸過程,而不包含裝卸過程,另一方面,家具在異地運輸,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舉證困難,很難得到全部的賠償。
秋季家裝潮來臨
裝修趕早不趕晚
家裝行業不比日常消費,消費者往往不能深入地感覺到價格的細微變化,因此對何時出手裝修的問題,消費者并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斷,只等價格悄然上漲之時,才驚覺預算已經超支。
據業內人士透露,商家在今年普遍長期地進行價格戰促銷,其實是為了激發消費市場。而如今漸入秋季,又一輪家裝大潮即將襲來,到時候受人工和運輸等方面影響,預計多數主材、輔材將會有5%左右的漲幅波動。因此專家建議,有裝飾采購需求的業主要“趕早不趕晚”,把握好淘貨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