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購買規定內的樹種“增值回購”三年只增30%對回購時間和產品狀態要求嚴苛———
上周四,《廣廈時代》對已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出臺的《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GB28010-2011)進行了專題報道。報道中,針對紅木家具買賣行為如何變得更嚴謹,價格混亂現象如何緩解以及新標實施后的市場規范方式等問題,進行了詳解。
看到上述報道后,讀者程先生找到《廣廈時代》,提出自己近期在購買紅木家具時的一大顧慮——購買承諾“增值回購”的紅木家具,靠譜嗎?
原來,想為新房購置紅木家具的程先生近日看中了一套“航管紅木”的產品,除了家具本身,品牌打出的“邊享用、邊賺錢”以及“三年后,以原價130%回購”等標語,也令程先生很動心。不過,程先生提出,紅木家具新國標好像并未對“回收”問題給予強制要求或進行規范,因此,自己擔心商家所謂的“增值回購”有貓膩。帶著程先生的疑問,《廣廈時代》于上周末到航管紅木集美店進行了走訪,希望找出答案。
【現場】
三大強制要求“綁定”消費者
上周末,帶著程先生提出的紅木家具“增值回購”是否存在貓膩這一問題,《廣廈時代》走訪了航管紅木位于南四環集美家居的門店。走訪中,筆者從該店導購處了解到,“紅木家具增值回購”是航管紅木近期搞的一次臨時活動,8月1日開始,10月31日截止,并非永久性活動。
此外,該導購還表示,若想參與這次活動,日后還想成功“被回購”,消費者至少要符合航管紅木提出的三大要求——所購樹種、回收價格和時間及產品狀態。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紅木業內專家直言,如此復雜的要求一來“綁定”了消費者,讓他們失去了自主權;二來“難為”了消費者,增加了他們選購的難度。
只有購買規定內五個樹種的紅木家具才具備“回購”資格
“不是所有店內產品都參與回購,目前只有五個樹種參與。”面對筆者對于回購產品范圍的疑問,航管紅木的銷售人員給予以上解答。細問下,該導購稱,只有購買交趾黃檀(老撾紅酸枝)、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大葉檀和小葉檀這五個樹種的紅木家具,才有資格參與本次“增值回購”活動。
只有商家要求的五個樹種能參與活動,這是何原因?為此,筆者又走進航管紅木對面的北京利得紅古典家具店內進行側面詢問,該店負責人告訴筆者,紅木廠家搞回收通常對“主流樹種”和“知名樹種”更感興趣,這也是為再銷售做準備。相對其他樹種制成的紅木家具而言,用交趾黃檀(老撾紅酸枝)、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大葉檀和小葉檀制成的產品升值空間大、升值速度快,二次買賣也比較容易。“只回收好賣的貨”,由此可見,商家提出“增值回收”前,心中早已打好了“小算盤”。
“增值回購”三年只增30%
專家稱“某些樹種一年就能漲30%以上”
除了參與“回購”的樹種范圍外,程先生對于回購價格也憂心忡忡。據筆者在航管紅木店內了解,“三年后,以原價130%回購”是該品牌承諾的回購價格。比如,程先生現在用10萬元買一套交趾黃檀(老撾紅酸枝)家具,三年后,商家將以13萬元回購這套家具。對此,程先生提問:“如果三年后,這套家具的市場價升了不止30%,怎么辦?”
航管紅木的導購表示,無論售出的家具三年后市場價格是升是降,幅度有多大,品牌確定的回購價格都不會改變。導購還稱,除了家具買賣合同外,他們還將與參與“回購”活動的消費者簽訂一份協議,里面會明確寫明回收價格。當筆者提出,如果三年后所購家具漲幅超過30%,消費者不想賣回給他們怎么辦時,導購表示,那“回購協議”等同作廢。
筆者向同樣也提供回收服務的某紅木家具品牌提出以上問題時,該店負責人直言,回收紅木家具多數吃力不討好,商家這么做無非是多個促銷理由。同樣,商家承諾的回收價格通常高不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如果真有消費者提出回收要求,商家低價回收后還能在二次銷售中賺一筆;二是主流樹種制成的紅木家具每年的價格漲幅都不低,故“低價回收”會將許多消費者合理地“拒之門外”。
其實,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董事長楊波在談論紅木材質與成品家具價格時曾經直言,用老撾紅酸枝、海南黃花梨等熱門樹種制成的紅木家具,每年的價格漲幅遠不止30%。對此,程先生稱,如果三年后自己所購的紅木家具價格翻了一倍,肯定不會讓原商家以增加30%的價格回購了。
對回購時間和產品狀態要求嚴苛
消費者稱“日后回購能否成功心里沒譜”
“回購時我們還得對家具進行‘體檢’,在產品未受到損壞,且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才提供回購服務。”航管紅木導購提出的“回購標準”也令筆者心中打鼓。這“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標準誰說了算?商家表示,由于他們是行家,所以是否在回購標準內他們就能判斷。但作為消費者,對所謂的“回購標準”幾乎沒有發言權。
此外,閑聊中導購還不經意提到,“三年后回收”等同于“定期存款”,回收時間消費者不能隨意修改。并且,消費者必須在回收日期到達前一個月向廠家提出“回收申請”,如果到期未提出該申請,等同于放棄“增值回購”服務,三年期限一到該協議自動視為無效。
面對如此“嚴苛”的回購要求,程先生表示,自己對于日后的增值回購能否成功心里實在沒譜,不知在哪項上未達到商家要求,就被“剝奪”了“回購權”。#p#副標題#e#
【發現】
“有價無市出手難”問題依舊困擾消費者
“我家有幾套好紅木家具,你們能否回收?”面對筆者的這個請求,目前市場中多數品牌的導購表示,除非是在我家買的,否則不能回收。他們稱,這么做的主要原因在于,紅木原材料門道太多,如果不是自家產品,即便再專業的人也難分辨某件家具是由哪些木材組成,各自又占有多少比例,而這一點恰恰是確定回收價格的關鍵。
由此不難看出,目前紅木家具市場中“有價無市,成品家具難出手”的現象仍舊困擾著消費者。而對于回收自家紅木家具如何開價,除龍順成導購表示只要向品牌支付傭金即可按現價購回外,其他品牌均稱最多能承諾按當時的原價購回。對此,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姜恒夫曾表示,越好越貴的紅木家具越難出手,這幾乎成為了紅木家具業內的共性。如今愿意回收舊紅木家具的廠家的確不多,愿意照現價回收的就更少了。如果消費者在市場中碰到承諾有關回收事宜的情況,切記一定請廠家將雙方協商好的條件寫進合同,以保證自己的利益。
用過于稀缺樹種制成的紅木家具難出手
海南及越南黃花梨的好紅木家具不多,價格高、出手難;紫檀類家具目前漲幅明顯,但市場中濫竽充數的不少;酸枝類家具雖然具備一定升值潛力,但由于原料并不屬稀缺范疇,所以升值幅度較慢……不同樹種制成的紅木家具,在市場中的狀況不同,也各自存在優缺點。因此,業內專家表示,自用或投資紅木家具一定要謹慎,通常過于珍貴和稀缺的樹種,由于市場價格太高,也難辨真偽,因此今后可能難于出手。
紅木家具回購市場有欠規范
紅木家具市場的規范問題一直令消費者、行業協會和國家相關部門頭疼。今年8月1日,國家強制性標準《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GB28010-2011)正式出臺。不過,該標準多在紅木家具終端銷售的規范上提出了強制要求,對于困擾消費者多年的“紅木家具回收問題”,并未給出明確指導與規范。
對此,紅木家具業內人士表示,紅木家具被稱為“投資潛力股”,但消費者在私下進行買賣時一直處于“無保障”狀態,這不但令消費者對投資紅木興趣欠缺,也側面影響了紅木家具臺面上的“交易”。因此,消費者與紅木行業均期待出臺“紅木家具回收”方面的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