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修房的質量問題一直困擾著購房者,以至于有人說“精裝房隱患多能不買就不買”。而今年以來,精裝修樓盤的糾紛也是頻繁爆發,萬科先后陷入“地板門”和“紙板門”,恒盛歐洲公館因質量問題及室內空氣不合格遭業主投訴,而星河灣、世茂房地產、合景泰富、招商等品牌開發商也紛紛陷入精裝質量糾紛中。
伴隨精裝質量頻發的現狀,人們不免感到精裝無望。而業內人士稱,精裝房質量問題的破解,依賴于裝修方式的轉變以及住宅工業化的實現。
精裝修房質量危機四伏
數據顯示,北京裝修住宅占到總量的45%,上海占55%,廣州、深圳則超過70%,二線城市的精裝比例平均為27.8%。
盡管精裝比例在上升,但精裝市場卻仍處于落后的手工生產方式階段。業內人士稱,在供應快速增長的同時,落后的生產方式造就的住宅產品出現諸多質量問題并不足為奇。
欲破解精裝質量門
先要告別落后的手工裝修
業內人士稱,精裝房之所以不精,其實是精裝修的手工制作與大批量供應之間的矛盾所致。開發商的精裝修量非常大,但整個裝修行業的生產方式仍然落后,很容易導致問題的產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如果不推廣成品住宅,個人裝修不僅浪費嚴重,而且在材料部品市場魚龍混雜的情況下,質量問題同樣不可避免。而博洛尼精裝研究院院長、博洛尼旗艦裝飾裝修工程(北京)公司總經理徐勇剛則認為,不是精裝修的路不對,而是方法出了問題,要解決住宅精裝修質量難以把控的問題,必須要讓落后的手工制作的生產方式向工業化精裝的生產方式轉變。
工業化精裝
是確保精裝住宅質量的利器
相關建筑專家稱,多年來建筑與內裝的脫節導致房屋與部品之間產生銜接的矛盾,而落后的裝修更是讓精裝房雪上加霜。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住宅從毛坯房轉向全裝修,對開發企業、裝修企業和相關產品的要求自然更高,做成品精裝修住宅,需要的是技術創新以及責任。而解決諸多問題的根本辦法,是住宅產業化與精裝工業化。
在10月10日舉行的博洛尼“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揭牌儀式上,相關專家介紹,保證住宅質量、保證工期、成本系統化降低以及節能環保,都是工業化精裝修的優勢,而此舉也是住宅產業化的必須。早在2006年,住建部就發布實施了《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試行辦法》。2010年3月,北京市8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本市住宅產業化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北京市住宅產業化推進工作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精裝提速促使裝修公司
向“工業化精裝”轉型
實際上,在大力推廣精裝修房的道路上,住建部并未停止過積極的探索和努力,而一些開發商和下游裝飾企業,也在人們“希望買到高質量精裝房”的呼聲中不斷前行。對于獲準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科寶博洛尼家居集團CEO蔡明表示,正是看到與傳統的裝修方式相比,工業化精裝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博洛尼早早成立專門針對精裝市場的博洛尼精裝研究院,為市場提供優質的住宅精裝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并在國奧村、雅世合金、珠海中信紅樹灣等房地產項目中已有不俗表現。同時博洛尼已建成規模達17萬平方米的專業生產基地,從研發和制造層面為居住者提供高品質、全功能、長壽命的住宅,同時應對社會性、公共性的居住問題進行思索并提出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住宅大部分精裝,放眼國內,精裝之路也已成型,由于大規模的保障房規劃正在推進當中,而保障房中半數以上為全裝修的公租房,這構成國內精裝修產業的利好。由此看來,根治精裝房的質量問題,工業化的推進和住宅產業化的落實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