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房地產市場銷售和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的大幅增長,標志著家裝傳統旺季到來,家具行業開始出現回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976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商品房銷售額19847億元,增長59.8%。與此同時,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4月份數據為107.94,環比卻上升超過25%。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4月銷售額為970余億元,環比上升了34.54%。
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分析認為,4月份BHI上升勢頭,是受到裝修旺季市場季節性的影響,也是房地產剛性需求得到釋放的結果。
在家具行業的回暖增長中,定制家具可謂異軍突起,增長迅猛。有業內人士預測“定制家具”或將成為家具業下一個增長點。在今年廣博會上,很多商家紛紛表示定制家具銷售均以超出100%的速度增長。據權威機構統計,2013年國內家具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盡管定制家具的份額在2012年僅占整體家具市場的10%,但這千億的市場規模,卻有可能成為帶動這個家具市場進入另一個藍海。
“定制家具僅是國內家具市場的‘冰山一角’,起步晚、規模小、發展慢,巨大的市場容量尚未得到有效釋放。不過,近幾年來定制家具市場大有‘異軍崛起’之勢,行業的發展軌跡日臻清晰,大中城市、中高收入者對定制家具的需求量大幅攀升,未來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道。
定制家具消費的增長,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對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向往。“我要購買一套定制家具,這樣更能顯示出我的生活品位,突出我自己的風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旺角小區的喬先生對筆者說道。熊曉坤認為: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對家具質量、價格、品位要求逐漸提高,單純地購買很難滿足中高收入者的要求,定制家具日益獲得消費者青睞;另一方面,定制家具憑借“定制”這一概念牌火暴起來,消費者對定制家具了解不深,部分人士有跟風之嫌,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定制家具的熱銷。
目前市場上的定制家具有兩種趨勢引領今年的潮流風向。一類是集成家居,也是所謂的“大家居”概念。家具商們除了提供常規產品,還向櫥柜、定制衣帽間、收納組合柜以及飾品軟裝方向進行了延伸,打造整體布局。第二類是科技化智能化。定制家具行業目前主要的爭奪集中在定制衣柜上,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部分廠家選擇材料差異化的策略,有的商家率先突出了“鋁制衣柜”,徹底打破家具關于E級的環保標準,真正打造零甲醛居室。現代科技與定制家具的完美結合,也是促成消費者熱衷于定制家具的動力因素。
定制家具雖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行業內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成本不易控制,缺乏專業人員行,個別企業打著“定制”的幌子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維護等諸多問題依然存在,給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埋下巨大禍患。熊曉坤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應及時出臺行業發展規劃和細則文件,而行業組織、重點企業則應積極自律、認真履行企業職責,為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家具定制化的需求在各個消費級別都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如何將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加強供應鏈的管理能力結合起來,是推動定制家具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