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之家戶外的顯示屏上已經顯示“新東郊市場18萬平米規模即將開業,敬請期待”的字樣。
近日,有網友爆出祥和之家正在甩貨的消息,新京報記者趕赴現場發現賣場正在進行甩貨、打包,未來這里或將更名為“新東郊市場”。據了解,祥和之家自2011年6月開始招商,2012年6月正式營業,至今營業剛過一年。業內人士稱,祥和之家的此次調整,或將成為其自營模式“失敗的信號”。
祥和之家甩貨
7月12日晚,網友“中華正男”在新浪微博發布消息“祥和之家悲痛中”,從配圖上看,賣場大廳堆放著多件燈具、配飾、床品等家居產品,從拍攝角度看十分混亂。該微博下有網友評論“慘不忍睹”,也有網友留言稱之為“賣場過剩部分軍團”。
7月13日,記者來到祥和之家家居廣場,看到現場正在大力度甩貨,無論是一樓的沙發、軟床,還是二樓三樓的木家具產品,都在折價出售。其中不少產品已被打包好,并貼上“樣品已售”的字樣。西區大廳的情況正與此前微博中所發圖片類似。在現場一位逛店的女士告訴記者,她前兩天看好了一款沙發,沒想到再來就成了已售樣品,而且也再無現貨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廳的LED顯示屏上還有前段時間活動時的促銷活動廣告。據了解,6月28日祥和之家剛剛完成一周年店慶,當時總經理李宇還對媒體表示,一年以來祥和之家的銷量逐月遞增,客流量跟同等規模的賣場相比屬于中等水平,祥和之家的業績“超過預期”,實現了盈虧平衡。
在大廳外的巨幅LED顯示屏上,已經不再顯示“引領家居進入微利時代、售后保障不止70年”等內容,取而代之的卻是“新東郊市場18萬平米規模即將開業,敬請期待”的招商廣告。該廣告中稱,新的招商范圍為日用百貨、煙酒食品,以及海鮮批發等內容。
欲變新東郊市場?
隨后,記者撥通了祥和之家家居廣場總經理李宇的電話進行求證,對于該店甩貨一事,李宇并不否認。他表示:“最近賣場確實是在甩貨,未來可能會有一個調整,但是調整的方案目前正在制定當中,所以具體要怎么調整還沒有最終定下來,也不太好對外公布。”
據悉,已有16年歷史的東郊市場(北京東方盛澤東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將在9月1日前全面閉市停業。在祥和之家四層的招商辦公室門口,記者看到“祥和之家市場更名為新東郊市場”的告示。并貼有“致各位東郊商戶”的通告,顯示有“新東郊綜合市場(原祥和之家),本著對東郊市場商戶優先選定的原則(東郊市場商戶70%已在北京新東郊綜合市場選定攤位)……新東郊市場將于2013年7月11日正式啟動對外招商工作”等字樣。
記者致電東郊市場,相關人員承認了該市場要閉市之說,而對于祥和之家招商廣告中所說的“新東郊市場”,對方表示并不知情。對此李宇說:“并不是東郊市場要搬過來,祥和之家目前也僅僅只是招商而已,至于最終結果以及調整的方向,還得根據具體招商情況而定。”
北京億旺家園家居廣場總經理殷玉新分析認為,家具賣場的內部結構對于農貿市場來說綽綽有余,而若能將東郊市場引入,后者因為歷史積淀下來的固定客源也將被吸引過來,對于祥和之家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前,祥和之家家居廣場的大廳里正在甩貨,有店員稱產品賣完為止
開業一年問題頻出
位于京沈高速與東五環相鄰處王四營橋東的祥和之家,2011年6月宣布正式啟動招商。歷時一年招商籌備,后于2012年6月正式開業,經營面積6萬平米,分為三層,一層經營沙發、軟床等軟體家具;二層為板式和板木家具,三層主打實木和歐美家具,共有300多個品牌入駐。
開業之初,祥和之家打出了“與傳統賣場定位不同,拋棄原有的展廳租賃模式,實行自營賺取銷售差價的模式”之口號。按照其當初的說法,該模式讓賣場成為多個品牌的代理商,變身品牌的工廠直營店,并聲稱“因省去30%的賣場租金、代理商利潤空間以及10%-15%的送貨成本,同等產品將比其他賣場便宜40%-60%。”
盡管祥和之家招商時有“低租+免租”、“交12個月送9個月”、“家具館最好位置每平米僅180元/月”等誘人政策,但卻并沒有贏得北京主流家居品牌的高參與度。時任賣場總經理的尚愛群,此前曾是紅東方歐華尚美的招商總監,加入不久卻在祥和之家還未完成招商之時就選擇了離開。
此外,由于祥和之家所在區域并沒有形成家居消費氛圍,再加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記者的多次探訪之中,祥和之家的人氣也難以與京城其他賣場相比。一位名為“李梅麥兜”的網友曾評論說,“去過三次,每次都門庭寥落,全場只有我一個顧客。”而賣場開業時打出的便宜牌,也因為多數引入產品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價格上也難以與其他賣場進行比較。網友“yangguang76”曾在城市家居網裝修論壇北京站發帖說,“祥和之家的家具真談不上有什么知名度和品牌價值。”
宣傳的“價格優勢”失去消費者認可,產品的質量問題也遭消費者詬病。今年3月,網友“田蕾希”在微博上發布在祥和之家所購實木家具到家一周開裂的照片。剛剛過去的7月5日,網友“Such-Tony”也在微博上稱,“5月份在祥和之家花8000元買的‘雅露斯’床,送到家里味道極大,安裝人員非常業余,反復安裝了幾次,安裝的時候還把地板給我弄壞了,睡了不到一個月就塌了。”
多重原因導致調整
種種跡象顯示,祥和之家或將變身新東郊市場。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時認為,該賣場所親身實踐的自營模式,被證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在祥和之家開業之時曾表示,同一地區同一價格是家居行業的鐵律,品牌產品早已推行明碼實價,非品牌產品所謂“底價”其實根本無法比較,“微利”之說也難以成立。
殷玉新說:“祥和之家自營所實現的微利,是以犧牲經銷商的利潤得來的,而北京多數一線的大品牌,都控制在經銷商手里,片面地忽視這部分人的作用,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綠芝島家具直營公司負責人張經平認為,與祥和之家的合作就是把他們當作經銷商之一,但是這個“經銷商”的貢獻率卻并不高。某品牌北京相關負責人透露說,祥和之家與該品牌的聯系并不與北京區掛鉤,而是直接從公司總部拿貨。這位負責人說:“具體經營怎么樣不知道,但今年年初總部就已經停止供貨并與他們終止合同了。”
臥王家具董事長陳云告訴記者,祥和之家開業之初曾接到過邀請,之所以沒有選擇加入的原因之一也是覺得相對北京其他優秀家居賣場,祥和之家的模式相對較弱。而殷玉新則認為,除了模式上的不足,祥和之家在地理位置上也有一定瑕疵,“地理環境的選擇是一個綜合的問題,雖然能在高速上看見,但是上下卻不方便,這也是他們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祥和之家四層的招商辦公室門口貼著一份更名告示。#p#副標題#e#
現場走訪
賣場雜亂商品多已打包
7月13日上午,記者在祥和之家家居廣場西區大廳看到,這里已被一批折價產品堆滿,包括一些燈具、擺件,以及正在打包中的床品套件,幾乎快要堆到門口,收銀臺只是放在這些產品旁邊的兩張小桌。記者詢問一名收銀員這里是否要關店,對方表示“不是關店是改造”,并表示樓上有便宜的家具可去選購。
記者在二樓、三樓的家具區看到,簡歐、城市之窗等品牌展廳到處都是打包好的產品和“樣品已售”的字樣,有的展廳甚至找不到銷售人員。在迪諾雅的家具展廳,銷售人員表示,現在樣品都是6折出售,主要是因為店面搬遷,但是搬到哪里還不明確。
在斯可馨的家具展廳,記者對著打包好的產品,詢問銷售人員是否有類似產品的新品,對方表示,因為已經甩貨好幾天,所以大部分產品都賣掉了,而記者所要的產品連樣品都賣掉了,更不會有新品了。該銷售人員稱,現有產品是能賣就賣,賣完為止。當問及以后是否不再出售家具時,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通知。
模式探討1
運營成本比較高?
開業之初,祥和之家曾表示,傳統賣場收取高租金,所銷售的產品價格包含了場租、物業、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經銷商加價等環節,消費者無故承擔了額外的費用。而自營的家具賣場,卻直接從工廠采購,省去場租、經銷商等中間環節,從而達到讓消費者獲利的目的。
然而,賣場的運營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類人力、裝修、電力、運輸等成本,有業內人士表示,相對租賃式賣場而言,自營式賣場所帶來的綜合成本提高,更加難于計算和控制。
模式探討2
難吸納知名品牌?
北京多數品牌家具建材,都由經銷商來直接與消費者對接,各品牌的經銷商也同時會與其他大賣場合作。而祥和之家的自營模式卻由賣場以經銷商身份獲得了家具的代理權,并且還要以更低的價格出售,一方面損害了經銷商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打亂了原品牌的價格體系,也影響了行業的健康規范發展。
如此一來,很多一線品牌在入駐時,都會有所考慮,而已入駐品牌以終止供貨的方式結束合作的也有發生。從祥和之家導購圖里展示的經營品牌來看,家喻戶曉的很少,除綠芝島、左右等少數品牌外,像非巢、東寶、銀朗、猛牛、飛鵬、中國概念等,多數都是消費者甚至業內人士首次聽聞的品牌。
模式探討3
售后服務不夠專業?
傳統租賃式賣場的供貨、經營、送貨安裝、售后服務由廠家或經銷商來實現。多數家具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會對店內員工進行銷售、送貨、安裝、售后等方面的培訓,以便更好地實現銷售。因為產品品類不同,各品牌材質、工藝、特色也不盡相同,所提供的服務也是不一樣的,一個產品的銷售甚至就可以成為這個產品的半個專家。
業內人士分析稱,采取自營模式的賣場直接從廠家采購產品,后期的店面裝修、產品陳列、導購、送貨、安裝、售后服務均由賣場負責。即使賣場有進行培訓,因為家具產品的品類多樣,樣式各異,賣場的統一培訓,難以細化到單產品或品牌,賣場銷售服務人員,與品牌自有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隊伍相比,在服務的專業性方面也不一樣。
售后追訪
賣場倒閉可找廠家維修
對于該賣場當年宣稱的“售后不止70年”,不少消費者對調整之后的售后服務表示擔憂。祥和之家家居廣場總經理李宇表示,盡管目前在甩貨也在招商,但是并不代表不再賣家具了,所以消費者在這里所購買的產品,售后服務仍由他們提供。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一般情況下,產品的售后是由銷售企業負責,但也有廠家負責的情況,主要看之前的約定。遇到生產廠家倒閉了,而產品又需要維修更換時,可直接讓賣場承擔責任。遇到賣場倒閉的,廠家對產品仍然有保修等售后的義務,消費者可拿相關三包憑證直接找廠家進行維修、更換即可。如果遇到特殊情況,生產廠家與賣場同時破產了,消費者也有權利查看其破產費用,要求其賠償保修期間的維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