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室內空氣質量,結果不合格卻查不到因為什么,這讓很多業主陷入到“住,不敢住,找,找不到責任方”的尷尬境地。一般業主會選在入住新房之前進 行室內檢測,但到底是因為裝修施工還是家居產品導致的空氣污染卻不得而知。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可以在裝修施工之后和入住之前各進行一次空氣檢測。”那么二次檢測又是否可行呢?
行業現狀
檢測超標不知源頭
一般消費者會選在入住之前進行室內空氣檢測,這時候裝修施工已經完成,家具產品也已經搬了進來。但是目前的空氣質量檢測機構,盡管能夠查清空氣中哪種物質超標,卻查不清超標的具體源頭。
打個比方,如果某家庭在檢測之后發現空氣中的甲醛超標,由于白乳膠和復合地板中都含有甲醛物質,所以只能推斷空氣污染有可能和白乳膠或復合地板有關,卻無法判定具體是由于哪種物質造成的。
如果想要檢測具體的污染源頭,那么需要將所有材料樣本全部送至相關單位進行檢測,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檢測費用也非常高昂,很多家庭無法承擔。
出現問題互相推諉
由于檢測不清具體的污染源頭,所以很多消費者在檢測出問題之后,都遭遇了“互相推諉、無人解決”的問題。“施工單位推說是家具產品的環保問題,家具企業推說 是施工單位造成的空氣污染,但是因為沒辦法查清楚污染源頭,結果只能自己承擔了。”剛剛裝修完房子的消費者劉先生說。
其實,像劉先生遭遇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很多家里有孩子的消費者在裝修之后不敢入住,要等一個月甚至半年才會搬進新房,都是因為空氣污染問題。由于入住前只進行了一次空氣質量檢測,再加上查不清具體的污染源頭,導致最后消費者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檢測單位多亂雜
在百度搜索“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單位”,會出現成百上千條結果。目前家居賣場內部有非常多的檢測單位,但是很多單位都沒有正規的檢測資質,亂象不斷。再加上目前很多空氣治理單位打出的“零甲醛、無污染”等虛假廣告,弄暈了消費者的眼。
家住姚家園的業主王女士說:“檢測單位太多,也不知道哪家正規、哪家不正規,都不知道怎么選了!”由于檢測單位多、亂、雜的問題存在,不知道如何選擇正規的檢測單位、檢測結果不受認可,都是消費者現在面臨的難題。
業內聲音
幫牽頭需自費
博洛尼裝飾品牌推廣部高級經理 李倩
盡管家裝公司承諾環保施工,但是目前大部分家裝公司并沒有開展室內空氣檢測的項目,對于有檢測需求的業主,一般企業可以幫助消費者聯系相關檢測單位,不過檢 測費用需要消費者自理。不過一旦消費者檢測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是由于家裝施工造成的,那么家裝公司會承擔一切的費用和損失。
只負責代理產品
東易日盛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吳小雙
相比從前,今天家裝公司開展的業務越來越全面,從施工、設計、到家具、家飾產品的代理,正在一步步的簡化消費者的裝修流程。消費者可以選擇是否從家裝公司選 擇家具、家飾產品,也可以自行購買。不過當涉及環保檢測的環節,家裝公司只對其代理的產品負責,對于消費者自行購買的家居產品和設計師私下推薦的家居產 品,概不負責。
行業分析
檢測方應為第三方
由于不知道去哪兒能夠找到正規的檢測單位,導致現今大部 分消費者想要進行室內環保檢測的時候,都是讓家裝公司牽頭,幫助他們找對口單位進行檢測。不過,這些檢測單位與家裝公司屬于合作關系,甚至有些家裝公司會 幫助消費者承擔一部分的檢測費用,那么檢測結果能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仍有待商榷。目前在北京家居市場,還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針對家庭環保檢測進行監督, 從第三方的角度來頒布“環保合格證書”。
涉足產品檢測未跟上
由于大部分消費者在新居入住之前只進行一次室內空氣檢測,再加上目前查找空氣污染源頭非常困難,導致出現問題以后,家裝公司與家具企業互相推諉不清。
這些年家裝公司一直在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業務體系,不僅負責裝修施工,還銷售家具、家飾產品。但是對于環保檢測業務,卻沒有明確地將施工和產品區分開,導致消費者最后不好究責。
如果在施工之后和家居產品搬至新居之后,分別為消費者進行一次室內環保檢測,這種“二次檢測”的方式對于后期責任方的判斷會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