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電能效標準要求,空調增加新的一級能效要求,原一級和二級能效的空調將順次變為二級和三級;洗衣機原來的一級能效將直接降至五級,原來 二級至五級的產品都不能再生產銷售。
在家電新能效標準實施后,借機抄底即將退市的高能耗家電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選擇。記者5日走訪濟南市場了解到,能效等級高的節能家電受新政影 響,每臺售價比高能耗家電平均高出近千元。有業內人士稱,一級能效空調比同品牌二級產品每小時只省0.06度電,按照現行電價,使用三四年時間才能省 100元左右,30年左右才能省出千元。另外,能效標識依據的僅是在實驗室狀態下測算的理想參數,且能效虛標現象嚴重。
市場探訪:能效差一級 價格差千元
新家電能效標準要求,空調增加新的一級能效要求,原一級和二級能效的空調將順次變為二級和三級;洗衣機原來的一級能效將直接降至五級,原來 二級至五級的產品都不能再生產銷售。記者5日走訪濟南多個家電賣場發現,同品牌家電,每高出一個節能能效等級,其售價就要貴1000元左右。
在泉城路一商場的三菱機電專柜,記者看到一款能效等級為二級的1.5P的變頻空調,標價為5880元。銷售人員介紹,這款空調大約每小時耗0.4度電,是專柜上目前最省電的一款。記者表示太貴,銷售人員又推薦了一款1.5P的三級能效的變頻空調,標價4980元。
經銷商坦言:一級空調只比二級每小時省0.06度電
家電能效等級越高就真的越省電嗎?“說實話,一級比二級的省不了多少電,每小時只省幾分錢的電。”大金空調一位經銷商直言,能效等級為一級的空調比同品牌能效等級為二級的空調每小時只省不到0.06度電。
據悉,掛式空調的壽命大約為20000個小時。記者據此算了一筆賬:以現行0.55元/度電價、一級與二級差0.06度電計算,一級空調每 小時較二級空調節省0.033元,按空調每天工作6小時,每年工作180天計算,每天就可節省0.198元,一年可節省35.64元,使用3年的時間才可 省100多元;30年左右才能省出千元。顯然幾乎沒有家庭會連續使用一臺空調如此長的時間,這也意味著購買一級能效空調并不劃算。
業內爆料:實驗室檢驗貓膩多 能效參數虛標嚴重
山東省家電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很多企業在產品送實驗室檢驗中也存在諸多貓膩,比如送去實驗室檢測的是達標的產品,但最終批量上市的卻是 不達標產品。甚至還有一些小企業自身缺乏檢測實力,不知道自己產品的能效等級是多少,只是看其他企業標幾級,自己就標幾級。對此,市場監管多不到位。“至 于節能效果,各品牌空調所用的技術都差不多,差異并不大。”某品牌空調濟南區負責人表示,比如有空調稱其采用的是鈦合金作為原材料,可以長效節能,該人士 表示,空調使用的鈦都是鍍的,不耐用,“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炒作,夸大宣傳”。
“節能陷阱”不少科學使用很關鍵
專家表示,除了能效標識之外,消費者還要搞清楚多種節能技術的含義,以免上當。比如時下流行的LED電視就有不少貓膩。“很多品牌其實只是 在背光源中使用的是LED技術,而不是LED顯示屏,兩者節能效果差很多,但銷售宣傳時統稱 LED電視。”另外,以32英寸液晶電視為例,采用LED技術的耗電量為0.1度/小時,而同尺寸的LCD液晶電視的耗電量則為0.13度/小時,前者節 能優勢微乎其微。
該人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空調等家電時要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追求低能耗,一定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需要和購買能力選擇。“消費者最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家電使用習慣,比如減少電器滿負荷運行、避免待機耗電、注意開關次數、降低屏幕亮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