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漆最近可謂“躺著中槍”。在近期北京市工商局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涂料產品進行抽查時,發現三種標稱“XX立邦”的產品不合格。被曝光后,立邦方面發布公告稱,與“XX立邦”標稱的生產企業無關。記者走訪發現,像“XX立邦”這樣“傍名牌”的產品在家居市場上十分常見。業內人士稱,這是企業不自信的一種表現,并且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了誤導,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擦亮雙眼。
“李鬼”被曝光 “李逵”受牽連
近期,北京市工商局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涂料產品進行了抽查,發現上海思錦涂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商標為廣東立邦的金裝全效星級版五合一內墻乳膠漆、上海三人行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商標為新時代立邦的高級乳膠漆、上海慕邦涂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商標為新世紀立邦的凈味全效墻面漆均為不合格產品。在北京市工商局通過網站曝光上述產品后,立邦涂料(中國)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立邦”是馳名商標,與“XX立邦”標稱的生產企業無合作關系。
無獨有偶。去年,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衛浴品牌抽檢結果,發現一款商標為“東鵬”的陶瓷片密封水嘴產品不合格。在媒體曝光后,東鵬方面發布聲明稱,不合格的“東鵬”是指“開平市東鵬衛浴實業有限公司”,并非“佛山東鵬潔具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的情況不止立邦和東鵬遭遇過。許多家居業的知名品牌都因類似情況受到過牽連。面對這種“躺著中槍”的尷尬窘況,有些企業選擇高調聲明,甚至訴諸法律,有的則認為這是目前家居業的普遍現象,無奈只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家居業愛與名牌“攀親戚”
記者在某建材批發市場看到一家銷售“諾貝爾衛浴”的店鋪,該品牌的標識幾乎與“諾貝爾磁磚”的標識一模一樣:綠色的英文字母加上黑色繁體字,英文字母上有一個類似紅絲帶的標志。只不過兩者的英文名字一個為“NNBBL”,一個為“NOBEL”,紅絲帶的飄動方向也相反。當記者向“諾貝爾衛浴”的銷售人員詢問其與“諾貝爾磁磚”有何關系時,銷售人員表示,是一個集團生產的不同產品。而“諾貝爾磁磚”的銷售人員則堅決聲稱兩者毫無關系。杭州諾貝爾集團北京分公司市場部經理楊廣文表示,該公司只銷售瓷磚,根本不賣衛浴。
據了解,家居市場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蔣雯麗代言了“歐派廚柜”,同時也代言了“歐派木門”;“全友”既是家具品牌,也是衛浴品牌;你能在家居市場上買到“大自然地板”,也能買到“大自然床墊”……都是家居類產品,叫著同樣的名字,消費者很難不認為這是同一品牌旗下的不同產品。
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認為,“傍名牌”現象主要是源于某些企業成長初期渴望引起消費者關注的一種心理,是對企業和產品的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品牌名稱相類似,并不能代表產品優勢,長此以往,不利于品牌自身的發展。
見怪不怪 維權困難
對于“傍名牌”這種現象,許多家居業內人士表示已經見怪不怪了。
“我們也知道很多公司也在用諾貝爾的名字賣別的產品,可我們注冊的是瓷磚,他們注冊的是別的品類,僅僅是名稱相同我們毫無辦法,惟有根據標識高度相近進行維權。”楊廣文表示,總公司法務部門會針對一些影響較大、行為惡劣的廠商進行法律維權。但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維權成本太大,也未必能夠真正打贏官司,就只能選擇聽之任之,讓一些同名的產品混跡于市場。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邱寶昌表示,商標文字相類似或顏色圖案相近,法律上來說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目前市場上由于不少品牌名稱整體類似,實際上已經對名牌企業構成了侵害,也對消費者產生了誤導。但由于我國商標注冊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漏洞,使企業維權變得更加困難,也讓某些打“擦邊球”的企業得以生存下來。
業內人士建議,在企業對之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請消費者擦亮雙眼,在選購產品時多問幾句,理性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