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自今年3月15日起,消費者在收到網購商品的7日之內可以無理由要求退貨。這條新規一經出臺即得到一致好評,可是具體實施 起來又會如何?尤其是對于網購了大件家居用品的消費者來說,物流貴、包裝麻煩等問題依然存在,他們又該如何維護好自身的權益?
消費者:家具質量差,退貨無門
市民謝姨去年10月讓侄女在網上替她買了一張松木床,可只短短五個月的時間,床的松木板已經變脆發黃,有些部件甚至已經壞掉。
“當時買這張床的時候,看到網頁上面有一張幾個大男人同時站在床上的圖片,感覺這張床承重能力很好,而且加上郵費500元都不到,比外面的家具店便 宜得多,(于是)就買了下來。”謝姨告訴記者,“誰知道五個月還不到,有的松木板已經發黃,床底下的承重柱也斷掉。現在睡在這張床上都提心吊膽的。”
記者看到陳姨所說的那根斷掉的承重柱,其木料并不結實,拼裝處也只是用幾根細小的鐵釘釘起來,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承重柱斷掉之后,我找了消委會投 訴,消委會告訴我要找到商家所在地的消委會才有效。而且退貨需要自己包裝好寄回去,還要自己承擔運費,一點都不劃算,想想還是到外面店里重新買一張新的算 了。”謝姨一臉無奈。
家住南海的高女士,也遇到了和陳姨類似的情況。去年11月,她在淘寶上買了一張床,收貨之后發現床尾有兩處開裂,床身多處掉漆。“在申請了淘寶客服 介入之后,商家才給換了一張新的,可是新床的床尾腿部也是斷裂的。”高女士說,想要退貨退款,商家不同意,找消委會投訴,被告知去找商家所在地的消委會。
佛山市消費者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麗萍告訴記者,網購大件家具后維權難的案例并不少見。雖然新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實施后,消費者可以在七日內無理由退貨,但是商品退貨物流成本高、退貨時間長、損壞責任不清晰、異地維權等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電商:影響二次銷售,拒絕退貨
近日,記者在淘寶網店上采訪了一些家具商,發現絕大多數的家具電商都愿意承擔“因賣家原因導致的退貨”和“消費者承擔運費的自行退貨”。但對于謝姨 那種“已經安裝好”和“已經使用很久”的家具就不同意退貨,因為“影響到商品的二次銷售”。如果家具質量真的有問題,消費者還要先自費對其進行質量檢驗, 給出有效證明之后才可退貨退款。
一位來自東莞的家具電商就直接表示:“網上售賣的家具大都需要自行組裝,像床、書柜、書桌等商品,退還之后不會再有人要了,所以我們都不會接受退貨。”
此外,《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除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數字化商品、報紙期刊這四種商品之外的商品,都享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后悔權”,家具電商認為,“組裝家具沒有被列入,商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而頗有微詞。
消委會:網購家具需更加謹慎
楊麗萍告訴記者,對于網購家具的投訴原因,主要集中在“材質不符和做工不精導致的貨不對板”、“未知是商品質量問題還是物流過程中的磕 碰致使商品損壞”,以及“未知是消費者使用不當還是商品質量問題而導致的商品損壞”。“這幾個問題都涉及責任不清晰,所以消費者雖有‘后悔權’,但商家也 可以‘商品無質量問題,是消費者使用不當致使商品損壞’為由拒絕退貨退款。”楊麗萍分析道,“不過最麻煩的一點是,很多家具電商的地址并不在佛山,我們也 無法介入處理。消費者維權需要找商家所在地的消委會調解處理,也有不少消費者嫌麻煩而放棄了維權。”
另外,楊麗萍提醒廣大網購愛好者,網購家具還是要選擇有口碑的商家,不要只顧著便宜就買。在簽收家具商品的物流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商品是否破損、有無質量問題、配件有無缺漏,如果發現問題可以拒簽并拍照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