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水龍頭屢被曝光
2011年12月,上海市消保委對流通領域的水龍頭產品進行比較試驗發現,23件樣品中有5件樣品存在浸泡水鉛超標現象,標準規定該類產品浸泡水鉛限值≤0.005mg/L,而這5件樣品實測值為0.054mg/L至0.141mg/L,分別超標十至二十余倍不等,容易對人體產生危害。
2012年4月,溫州市工商局發布了流通領域建材質量專項監測結果,監測的產品包括地板、陶瓷磚、照明燈具、水龍頭等,結果不容樂觀,其中問題最大的是陶瓷片密封水嘴,此次被抽檢43個批次,合格12個批次,總批次合格率僅為27.9%。
2012年7月,北京市消協對外公布了對50種陶瓷片密封水龍頭的比較試驗結果,有3成多樣品不達標,更需要留神的是,水龍頭滯留的“隔夜水”可能會使材質不好的水龍頭析出鉛元素,須當心“鉛中毒”。
2013年7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的專項監督抽查顯示,68批次產品中,有21批次不合格,其中有7個批次的產品經檢驗析出了過量的鉛或鉻,被判定為質量問題嚴重。
2014年2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流通領域水嘴質量監測情況》,摩恩、美標、科勒、漢斯格雅等國際一線大牌鉛超標。
2014年3月,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曝光溫州龍灣區家庭作坊生產的水龍頭鉛超標81倍,鋅超標10倍。
門檻較低導致亂象叢生
鉛是已知毒性最大、積累性極強的重金屬之一,長期蓄積于人體,會嚴重危害神經、造血系統及消化系統。水龍頭行業亂象叢生,其中一方面因為行業門檻較低的原因。目前國內生產水龍頭的大小廠家近三千家,由于市場準入門檻低,各生產廠家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生產工藝差別大,從原材料到成品,各道工序都有可能帶來污染。航標衛浴北京市場總監王健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水龍頭生產設備投入較少,很多小作坊都能生產水龍頭,其安全性毫無保障。“加上這個行業起步其實并不久,但發展卻過快。很多企業、甚至當地都只看到了這行業中的經濟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安全品質。”丹麗潔具董事長崔廣德也認為很多問題都是企業管理不善引起的。
行業國標應早日實施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之前的水龍頭國家標準對于鉛含量和析出量只有推薦性標準,并沒有強制性要求。“國家都沒有強制性要求,生產廠家怎么會那么自律?”去年的毒水龍頭風波之后,國家就新修訂了水龍頭行業標準《陶瓷片密封水嘴》,對水龍頭的重金屬析出量作出了明確的限量要求。有專家分析,水龍頭的新國標的出臺,或會淘汰市場上30%的落后中小企業。讓那些不達標的中小企業關門。這樣聽起來似乎有些殘忍,但對于人們的健康和市場的規范來說,新政策的出臺必不可少。據業內人士透露,新的國家標準大概會在6月出臺,如今正在試運行和緩沖階段。我們希望,通過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毒水龍頭能夠從此“絕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