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裝修公司的業務員隨處可見
專業人士:裝修有陷阱,市民需謹慎
海口一新建小區交房,消息靈通的各大小裝修裝飾公司派員蜂擁而至,“兩步一哨、三步一崗”壯觀場景,讓前來領鑰匙的業主“看傻眼”。海南特 區報記者6月30日在該小區轉了一圈出來,手里就被塞滿了30多份(家)大小裝飾公司的名片或宣傳單,精裝套餐從每平方米300元至上千元不等。記者6月30日從省室內裝飾協會獲悉,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工商登記的涉及裝飾裝修業務登記在冊的公司有4800余家。盡管此類公司“開了倒、倒了又 開”,但目前已遠遠超過這個數據。行內專業人士指出,裝飾裝修消費有陷阱,市民裝修房子需謹慎。
裝飾公司無孔不入,業主生活受擾
最近幾天,海口市南海大道某小區二期向業主交房。熱鬧的場景不僅僅是前來驗房領鑰匙的業主,還有將小區“團團包圍”的各大小裝飾公司的攬活人員。
“6月28日上午,我去看我家房子,人還沒下車,廣告宣傳單就塞了過來。”6月28日上午,在南海大道某小區二期購房業主王女士說起被各大 小裝飾公司“爭搶”一事,連連搖頭。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該小區購買了一套110平米的房子。“還沒交房時就不斷有裝飾公司的人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預 訂裝修房子。”王女士稱,她也搞不明白,這些“神通廣大”的裝飾公司,是如何弄到她的電話的?6月28日上午,王女士與丈夫一起去驗房領鑰匙,出于禮貌不 好拒絕,他們也接收了多家裝飾公司業務員遞上的宣傳單。
“我們一回到家就有人打電話過來,問我家裝修房子的事。”王女士告訴記者,最讓她受不了的是,有時候半夜里,裝飾公司還群發短信,除了介紹其公司實力外,還不厭其煩地發些“裝修常識”之類的短信。王女士稱,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干擾。
走訪
小區內轉了一圈,接到30余家裝飾公司傳單
6月30日上午,記者也前往該小區實地走訪。前后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記者從該小區轉了一圈出來,手里塞滿了30多家裝飾公司的名片或宣傳單。
上午10時許,記者趕到南海大道上的某小區。“這是我們公司的報價單……”記者剛打開車門,一張裝飾公司的宣傳單就遞到了記者的面前。
沿著前面一排鋪面的臺階往里走,裝飾公司業務員“兩步一哨、三步一崗”的場景,著實讓記者吃驚。記者每走幾步,就有一家裝飾公司的業務員遞上宣傳單和名片。記者發現,遞給記者的名片上,頭銜有些為“總經理”,也有“業務經理”和“設計師”。
記者繼續往里走,只見一扇鐵門前有多名保安把守,而在鐵門之外,全是蜂擁而至的裝飾公司業務員。記者進到小區里,小道兩旁也是“兩步一哨、 三步一崗”抱著宣傳單的男男女女,他們告訴記者,他們都是裝飾公司的工作人員。為何有些裝飾公司在小區外“打游擊”,而有些裝飾公司能進入小區散發廣告單 呢?一名自稱是某裝飾公司業務經理的中年男子悄悄告訴記者,他們需要向小區物業交點“管理費”才能進來,其他公司不愿意交,所以不能進入小區散發傳單。
協會
數千裝飾公司,惟靠行業自律
是什么造成這種“粥多僧少”搶客源的尷尬局面呢?記者也從相關行業協會得到了答案。
“我們協會曾經在2011年做了一個調查,從工商部門得到的統計數據,全省涉及裝飾裝修業務登記在冊的公司有4800多家。”海南省室內裝 飾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陳裕立接受海南特區報記者采訪時稱,其中,專門以室內裝飾為主業的公司在1000家左右。陳秘書長稱,盡管此后該協會沒有做相關 的統計,但現在的裝飾裝修公司數量,遠遠不止這個數據。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海口。
“海南家裝行業較外地一線城市發展滯后。”對于該行業的約束力,陳秘書長也表示愛莫能助。如果是該協會的會員,出現投訴問題,他們可以在企 業進行“設計施工資質等級證書”年審時,有一定的約束力,或者通過媒體曝光的方式,但對于其他裝飾公司,他們并沒有約束的能力,只能靠行業自律。
提醒
行業門檻低,家裝陷阱重重
而作為行內資深的專業人士劉勇(化名)對此卻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裝飾行業的門檻低、夫妻店,使得該市場并不是有序競爭,家裝陷阱重重,顧客稍有不慎,就會掉進家裝陷阱里。
“你看這些宣傳單上的報價,200-300元/平方米的報價,能裝修成什么樣的房子?”6月30日中午,劉勇翻開記者手中的家裝宣傳單,顯 然感到有些擔憂,他告訴記者,許多裝飾公司是“夫妻店”,攬到活干,就到街頭找幾個民工,就干起來了,“大一點的裝飾公司也是這樣,他們不會自己干活,請 的都是街頭農民工,或者相關的農民工施工隊伍。”劉勇提醒正準備裝修房子的市民,請裝飾公司一定要小心謹慎。
劉勇還認為,家裝的陷阱還有使用的材料,有些裝飾公司是“包工包料”的全包,比如電線,盡管合同上約定是某某品牌的電線,但是業主不是天天 守著施工現場,埋在墻壁里的線路,業主根本就無法察覺到。劉勇建議,找裝飾公司一定要多比較,不要相信低價裝修,更不能輕易相信所謂的熟人朋友,“最好是包工不包料,自己購買材料較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