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0日,2014年北京市住宅網簽總量雖較去年同期下降41.52%,但作為房地產下游產業的家居市場卻意外堅挺。以居然之家、集美為首的北京主流家居賣場,以及百強、意風、非同等京派家具企業的銷售額均比去年同期增長15%以上。
當然,并非所有家居企業都有此成績,畢竟市場縮水近半,家居業的競爭也更加殘酷,因此,拿什么活下來,憑什么發展,則成了這一年考驗企業的同一課題。如今,伴隨“金九銀十”的即將落幕,2014年行業格局已初見分曉,典范企業也用行動證明了“升級”的力量。只是,這回企業并沒有一味地向高端靠攏,而是多維地增加產品、設計、服務,以及企業品牌等方面的附加價值。
借鑒歐美等發達地區消費市場,以北京為核心的家居產業升級或許是開啟我國家居市場新時代的開始。
關鍵詞 生產線 環保 北京
政策緊逼 企業加速優化生產線
本市將出臺針對家具行業環保的新政策標準,其中包括新制定并具有強制性的《木制家具制造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工業涂裝工序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標準》、《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家具行業》,以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家具污染企業將被政府劃在調整退出之列,堪稱史上最嚴環保標準。
面對步步緊逼的政策形勢,以百強、曲美等為首的企業已紛紛采取應對措施,改造升級VOC和粉塵排放等設備。
然而,這一系列改造設備的投入并非所有在京家具企業都能擔負得起。據百強家具董事長陳曉(微博)太介紹,他們在此方面的投入預計超過300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政策、標準的頒布實施,必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企業的環保成本投入也將隨之增加,舊有的以勞動密集型粗放型為主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由此,如何在完成環保標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節約成本,實現產業化經營成了家具企業尋求的共同目標。
與此同時,北京市家具行業協會也已做出積極響應,力圖搭乘京津冀協同發展化進程,在河北蘆臺建造北京家具產業園,通過資源、技術等方面的整合,使企業在符合國家最高環保標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節約成本,實現區域化產業集群。
關鍵詞 設計 國際 創造
接軌米蘭 企業加大設計投入
2014年也是中國設計正式進入國際視野的元年 。
據統計,今年是中國家居企業參與米蘭展數量最多、最活躍的一年,創造了多個歷屆“之最”。由華裔家具設計大師盧志榮打造的新銳家具品牌ACF CHI WINGLO,攜兼具東方意境和精湛工藝的家具產品走進“新米蘭國際展覽中心”。與此同時,中國本土設計也以史無前例的數量和規模在米蘭綻放,張永和、朱锫、邵帆、林學明、陳耀光……數十位國內一流設計師的作品,對屏風、高背椅、十二生肖等中國元素做了精彩的演繹。
事實上,隨著中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居品質的個性化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驅動下,意風、百強、非同、榮麟世佳等家具品牌不僅加大了對設計團隊的投入,對品牌原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今年的米蘭家具展上,中國家居企業根本不只滿足于“看客”和“學生”的角色,也沒有停留在形象展示和品牌引進的初級階段。大家認為,跟西方設計平等交流、同臺競技,才應該是中國家居行業的終極夢想。由此,中國兩大家居流通企業分別以不同的形式與米蘭結緣。紅星美凱龍搭建了國際平臺落地米蘭,其將運用國際資源提升中國家居設計實力,引入國際家居品牌進入中國,建立全產業鏈運作機制。“居然·2014中國設計進行時”學術研討會在米蘭大學隆重舉行,會上,居然之家與意中基金會達成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通意大利等國際家居品牌進入中國的“快車道”。
不僅如此,本月初“居然之家·2014意大利家居周”在北京如期開幕,會上,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表示,由居然之家打造的,繼米蘭、高點之外的全球第三大家具展——“國際家居博覽園”將落戶北京,目前該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而紅星美凱龍則與中國設計紅星獎、創新設計聯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了“紅星獎”全球征集,希望通過這一賽事發掘業內最優秀的設計作品,再通過紅星美凱龍和創新設計聯盟的運作實現產品化。
汪林朋認為,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必將走向由“制造”到“創造”的階段,而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中西設計的交流與合作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服務 體驗 人性化
細化服務 企業加強科學管理
家具、裝修都屬于高額、大宗、長期消耗品,所以服務品質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當下,企業在增強服務附加值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比如,2014年百強家具在完善服務體系方面所的增設“百強家具beking服務中心”微信服務平臺,通過一年的打造,讓百強內部各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直接連線,實現消費者輕松查詢“我的訂單”家具生產進度,也可以通過微信服務平臺預約設計師為消費者做家裝設計與產品定制服務,同時出現任何疑問和問題,消費者也可以快速通過服務平臺遞交售后部,無論是產品報修、維護保養,還是家具拆裝,都可以一鍵申請。
同樣追隨都市人生活習慣推出手機服務平臺的還有老牌家居流通品牌——集美家居。2014年,集美官方app已正式上線,通過下載安裝,消費者能夠實現商城導航、促銷信息查詢、特價品展示、找班車等多項服務。另外,通過此平臺,還能有效延長服務鏈,為賣場在管理上節省成本。
同樣注重軟實力建設的還有閩龍陶瓷總部基地和居然之家。前者不斷加強陶瓷品牌的實景1:1建設,后者則于今年3月至6月試行“舊房裝修 建材以舊換新”,對舊房裝修消費者提供5%的建材類現金補貼。另外,居然之家副總裁還表示,目前居然之家已經完成的賣場全面覆蓋wifi,為了避免消費者交款排隊,目前正在準備B2B結賬終端。
關鍵詞 產業 定制 多元
競爭加劇 企業加密多元組合
今年,家居行業流行一句話“不促不銷”。除去節假日以及各賣場的周年慶,城外誠的爆破營銷、紅星美凱龍的“2天”等優惠活動確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平日里怎么辦?企業們知道,這并非長久之計,靠價格掙市場最終只能淪為惡性循環,營銷的成功與否仍取決于生產價值,單一、毫無亮點、使用附加值的產品早已沒有市場競爭力,消費者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生活習慣、符合自己審美需求的家居產品和家裝服務,因此“定制”則成了企業爭相研究、突破的領域。
比如,打破國內市場全屋定制家具用料單一瓶頸的意風“跨界定制”;百強家具聯合國內知名床墊品牌,特別定制了保證最佳睡眠的“夢中情人”床墊;紅星美凱龍攜創新設計聯盟、TATA木門及我樂櫥柜,聯合發布“紅星定制”產品等。
雖然各企業動作大小各有不同,但業內仍對此作出較高評價,理由是他們通過跨界合作成功填補了自我品牌產業鏈的空白,迎合市場需求。
與制造企業跨界定制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還有賣場的多元化經營。2014年,居然之家分別開設了以酒店用品為主的尚屋,以及主營文玩收藏品的文玩天下;城外誠先后開設國際家具館和中式古典家居館;集美則在穩固家居賣場之外,另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養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