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雙十一前夕,家裝網購被推上了一些主流電商平臺的首頁,準業主們盯著家具建材優惠活動的眼睛只要稍微一瞥,就能看到關于“雙十一家裝狂歡秀”的各種信息。其中,實創裝飾、輕舟幸福億家裝飾和家裝e站等家裝網購的主力軍都正在揮舞大旗,招攬死忠粉兒。
家裝服務以后也可以在網上暢通無阻地消費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可能性,能否成真并良性地發展下去,還要看消費者體驗后的滿意程度。《廣廈時代》在這次對家裝網購的摸底中發現,消費者渴望更簡單和直接的家裝線上體驗和消費模式,然而這個將影響著家裝電商未來的問題卻一直被忽略。
家裝線上體驗 感覺有點累
打開天貓首頁,“雙十一家裝狂歡秀”頁面不間斷地滾動出現,這讓有著剛性裝修需求的業主難抵誘惑。然而,一步步點進去看卻發現,家裝線上體驗的感覺欠清晰,甚至有點亂。陳先生的新居準備年底裝修,作為80后網購達人他對線上買家裝興趣正濃,然而經過近一周的網上體驗,陳先生的感覺是:累!
以天貓上的家裝e站旗艦店為例,在不和客服人員溝通的情況下,整個頁面看完也沒找到裝修報價,只看到一個預定金的價格,而在和客服溝通后獲取的答案是,價格要到實體店聊聊才有數。對此,陳先生也向《廣廈時代》表示,在消費者眼中多數家裝公司的線上展示和收費標準不夠明確,介紹家裝產品時字多、規則多、可參考的實景圖片少,內容讀起來乏味,對于第一次裝修的他而言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其次家裝網購的報價體系和優惠方式欠缺共性,要想了解全面必須和每家客服聊上半天,太累。
網上選裝修 比價工作量翻了幾倍
選家裝從線下改到線上,消費者圖什么?《廣廈時代》了解到的業主訴求是:更方便或者更便宜。不過,獨立設計師王喆透露,許多業主在網上選家裝的比價工作量反而翻了幾倍,他正在服務的業主程先生夫婦就是個實例。
原本為了圖方便和更多優惠選擇網購家裝的程先生夫婦,在經過半個月的了解后發現,比價工作量是幾年前直接去實體店詢問的幾倍,粗略估計至少要進行三次比價:第一次是同一個家裝公司內部線上優惠和線下優惠哪個劃算;第二次是不同家裝公司線上優惠哪個更多;第三次是不同家裝公司線下優惠哪個更狠。在經過這三輪比價后,消費者才能對自家的裝修價格有個初步了解。
支付方式和比例多樣 心里沒底兒
如果網購家裝產品準備就緒,到了支付環節,消費者又不得不費一次心。原因是,同一商家你選擇線上支付和線下付款的支付比例不同,有些優惠必須線上支付才能享受,有些則可以在實體店直接享受。此外,有關線上支付還存在許多“潛規則”,如果在繁瑣的裝修備戰過程中沒注意或忘記問,很可能“被中招”。比如,網購定金在設計師量房出圖后不再退還;線上支付后,施工過程中需要延遲付款,否則支付金額將被全數打入商家賬戶,消費者失去了主動權。
【心聲】 渴望共性與個性分明的家裝網購
相比家具建材,家裝公司觸網的路剛起步,且荊棘遍地。但對于相對成熟且有些追求的家裝公司而言,這份希望讓裝修飾家通過網絡平臺變得更便利的心意,值得鼓勵。在對這一主題的采訪中,《廣廈時代》聽到了一些消費者的心聲,價格的高與低此刻轉為次要,有實際裝修需求的網購群體希望看到共性與個性更加分明的家裝網購模式。
簡單說,共性可以體現在報價模式和支付比例上,個性可以體現在成交價格、產品內容和附加服務上。如此一來,消費者才能集中精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家裝產品,減少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