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木地板最早起源于歐洲,迄今為止,歐洲仍是強化木地板最大的生產地,也是全球最大的核心消費市場。德國是強化木地板制造科技的先行者,強化木地板的科技和尖端制造設備大部分從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引進。在 1994年-1995年期間,圣象、四合、瑞嘉、柏麗等企業率先大規模從歐洲引進強化木地板。
近期在有關媒體上發現,某知名品牌將12mm的厚度定為強化木地板所謂的“頂級配置”,提出“當厚度低于12mm時,基材緩沖性能和吸音效果降低,異響增多,腳感變差”的觀點,引起行業、消費者和媒體的關注。記者為此查閱了國際國內強化木地板相關資料,并走訪了國內外多位行業專家以探究竟。
歐洲強化木地板市場2013年市場整體銷量約4.01億平米,占世界總量的53%(數據來源:EPLF歐洲強化木地板生產商協會發布)。歐洲強化木地板市場是全球強化木地板科技和消費趨勢的縮影。記者從具有全球單一最大強化木地板工廠的德國Classen企業了解到:2013年該企業實際銷售6500萬平方米強化木地板,按厚度來分, 8mm以下占60%,10mm占25%,10-12mm占15%。查閱歐洲強化木地板主要生產品牌的產品款式分布,按厚度來看,8mm及以下占63%,10mm產品占32%,10mm以上占5%。歐洲市場的實際情況與國內某知名企業所講的情況大不一樣,難道強化木地板的核心企業和歐洲市場的消費者都沒有認識到地板厚度必須做到12mm才叫“頂級配置”嗎?
記者以同樣的問題咨詢了國內多名強化木地板專家和主要制造廠商的技術人員,他們明確表示強化木地板的“配置”與厚度沒有直接的關系,強化木地板的功能、質量、性能等各項指標也與厚度沒有直接關聯。據專家介紹,影響強化木地板質量、腳感和舒適度等因素主要決定于生產強化木地板基材的質量。此外,產品的表面耐磨系數和加工精密度也是衡量強化木地板質量和等級的重要標準。強化木地板的“配置”如果理解成“等級”,可以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個等級,如果理解成“耐磨指數”,可以分有家用I級和家用II級,如果理解成“甲醛釋放限量”則有E0、E1之分,沒有任何以“厚度”來界定的等級標準,而決定這些等級的因素均與厚度無關。厚度也與產品的制造成本沒有直接關系。“12mm頂級配置”的說法既無根據,又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