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象“色界II”全球首發:圣象艾斯本的傳承與夢想
“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說文解字》
3000年的情懷
從1995年到2017年,圣象,這個中國最大的地板品牌已經實現了累計超過5億平方米的地板銷量,進入超過1000萬個中國家庭!數據不可謂不駭人,但事實上,地板為中國人生活服務的歷史遠超你的想象。2014年,人們在陜北被發掘的辛莊遺址中發現,距今3000多年前的這一商代晚期建筑群竟然已經開始使用地板!考古發現,庭院建筑群第二層臺面中部有寬敞門道,連通庭院內外;門道地面橫鋪有寬約0.15~0.2米不等的木地板,還有類似“地腳線”的方木痕跡。而在此前,地板和木材被認為在距今兩千多年的漢朝亦未被大規模使用。
必須承認,中國人對木材的執念確實古已有之。如果你現在翻閱清朝的《康熙字典》,可以輕松地發現,以“木”為偏旁的字有1413個在這些字里,有400多個與建筑和房屋有關,據測算,每個建筑平均超過70%使用木材!幾千年來,一直如此。
作為中國文化的“大徒弟”,日本人對木的崇拜有過之而無不及。生活中,他們常規化地睡在地板鋪著的榻榻米上,不分春夏秋冬;祭祀的時候,對象常常是一兩棵古老的“神木”;傳統節日之時,還不忘穿上一雙走路噠噠響的木屐。
這種三千年亙古不變的經驗,足以堪稱“情懷”。
隱藏最深的“明星”
雖然對木文化的崇拜在東亞地區尤其明顯,但現代地板的許多理念和應用的確出自歐洲。甚至可以說,地板在歐洲就是隱藏最深的“明星”。
為什么能這樣斷言?
這是因為,地板的社交意義和表現力在歐洲文化中被更顯然地突出了。
在黑暗漫長的中世紀,石料在普羅大眾的家庭和公共空間的使用極其廣泛,但在各國的宮廷和古老的教堂中,地板卻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它與富麗堂皇的壁畫、五彩玻璃與挑高穹頂宮廷構架組成了皇室和宗教活動的社交中心。
14世紀晚期開始,隨著文藝復興思潮的擴散,社交活動日益頻繁起來,往常只屬于皇室和宗教機構的活動,也逐漸在普通民眾中流行開來。譬如華爾茲舞——曾經是歐洲王公貴族和騎士們必學的一種雅好,逐漸成為了社會大眾閑暇時間的一種重要娛樂——17世紀中后期,英國首先出現了公共舞廳,而因為舞蹈的關系,在空間設計上,地板的身影也自然更多地出現。
舞會并不是時時皆可進行。所以,有人發明了一個更好的社交場所:咖啡館。 1645年的威尼斯,誕生了歐洲第一家公開的街頭咖啡館,很快便滿地生花。在許多歐洲城市,它曾是最早的市民可以自由聚會的公共社交場所。人們在這里讀報 、辯論 、玩牌 、打桌球……當然,也欣賞各個咖啡館與眾不同的美妙空間。
時移世易,正如你我所知,“設計”正成為全球時尚青年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主題之一。無論是星巴克咖啡館、蘋果直營店、無印良品快消店的流行,都逃不開這一主題;而在這些追捧者眾多的城市空間中絕對少不了木桌、木椅、木地板的身影。
從情懷到關懷
顯然,靠著情懷并不能維持一件產品長久和廣泛的流行,地板的流行同理。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地選擇地板作為家庭裝修的第一主角:如上文所說,這首先是因為地板的可塑性符合了他們對設計感、美觀的追求。隨之而來的是,是客廳逐步取代酒吧、KTV、飯店等外部公共空間,成為年輕人的社交主戰場。
但同時,這也對地板供應商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希望地板不僅能鋪在地上好看,還能上墻,甚至上天(天花板);有人希望地板能更為可靠,十年八年不要起翹變形;有人希望地板能有柔韌性,讓自己的孩子在上面玩耍時不要再有顧慮……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正因如此,圣象集團花費了數年時間,去到歐洲、非洲、北美尋訪,在全國各地的圣象工廠進行技術改良,只為做出一種真正能滿足人們社交時代需求的好地板。
現在我們知道了,這款地板就是圣象艾斯本“色界II”。
技術升級讓色界II獨特的木材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優選大徑材的樺木、山核桃、水曲柳,經過精心雕琢后,能夠適應更為廣泛的使用場景,擁有更美麗清晰的花紋;圣象獨創微米級加工精度的子母型長舌雙鎖扣讓色界II產品錦上添花,360度立體漆面涂飾技術讓使用更穩定、更牢固、更環保,輕松應對各種沖擊、擦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色界II對木材的材質結構進行了地熱特殊處理,使之能在地熱采暖條件下放心使用。此次作為消費延伸產品的37℃地板伴侶的發布,正是最為貼合木地板材性以及采暖表現的自控溫地熱產品。
地板作為一種使用者的情懷,已經延續了3000年。現在,圣象艾斯本色界II的出現,讓這種情懷升級為對使用者的關懷:幫助更多的地板愛好者建立屬于他們的社交主戰場,這便是色界II全球發布的題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