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宅設計 還原生活本質
相比普通公寓,大宅設計更能表達出主人的生活方式,在設計師看來,生活方式的概念并非懸而未決,而是人們對家的種種實際需求,只是在寬敞的空間中,有更多空間來滿足這些需求。
專屬分區打造極致私人空間
擁有大宅的業主,在空間規劃上都非常看重專屬性,鈦馬赫設計師李娜表示,男女主人基本都會要求擁有各自的書房、衣帽間、會客間甚至是臥室套間,這樣能夠滿足他們各自私人的交際需求,而在一般的公寓中,由于空間不夠則無法滿足。
在李娜看來,確定大宅需要具備哪些專屬空間,既是主人生活方式的體現,更是大宅設計中最關鍵也是最實際的一步。專屬空間的劃分需要將大宅空間進行動態分割,并且在結構上進行改造,所以大宅設計的關鍵則是主人要首先明確自己實際的生活需求。
這種生活需求實際上就是設計界所謂的“生活方式”,李娜認為,主人們對自己的住宅定位大都不同,不論是Party型、放松型還是商務型,都有各自的屬性,而設計師的工作則是在大宅的屬性確定后再進行細節設計。
但在實際的裝修過程中,很多大宅主人首先考慮的還是風格的需求,其中45歲—55歲的業主大多有涉外經歷,因此偏愛美式、歐式等風格,而30多歲的業主則更喜歡極簡風格。李娜建議,在考慮住宅風格之前,首先要確定大宅的功能屬性,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個性化設計,整個大宅的規劃才會更加合理。
與光線和庭院深度“互動”
空間大并不等于就能隨意設計。闊達裝飾大宅尊享店首席設計師劉強表示,所有的設計都要圍繞生活舒適度進行,以符合主人的生活、工作以及文化品位。不過現在一些大宅在設計時往往會忽略實際需求,反而向樣板間靠攏,顯得華而不實。實際上,將住宅設計得華麗雍容非常容易,但是能住起來舒適則很考驗設計師的水平。
大宅設計不但需要細分空間,改變結構上的不合理,更要充分發揮大宅的優勢,讓整個居室與陽光、庭院互動,例如進門的玄關不能擋住進入室內的陽光,或者坐在居室的某個角落能夠看到庭院里的樹木以及孩子家人玩耍的情景。
國際設計師在設計大宅時非常注重功能性,劉強表示,他們注重整個居室的“動線”,例如主人從門口進入室內有“流通的曲線”,客廳從南到北也有“流動的曲線”,以及客廳的采光在不同的角落能讓客廳顯現出不同的裝飾效果。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設計方式則是現在國內大宅設計面臨的一大瓶頸。
優秀的大宅設計師不但要能夠改造空間結構,還應該懂得建筑設計與園林設計,李娜表示,大宅業主往往具有很高的審美水平,希望空間的設計具備延展性,因而要求設計師具備深厚的室內設計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