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旦的臨近,辭舊迎新的龍年到來,老百姓們已經開始提前采購過節用品,其中標有節日特點與龍圖案的家居商品,更是相比同類商品價高幾倍。
走訪京城幾家賣場發現,相比平日里床上用品、桌椅等銷售主力家居品不同,消費者節前更熱衷于廚房用品、節日狀飾品等小物件兒。

●現場目擊
小玩意兒“以小博大”贏家具
在家居賣場、特力屋等家居賣場走訪發現,一大早就有不少消費者來采購商品,不過與平日不同的是,床上用品、桌椅等銷售主力家居品卻減少了不少人氣,反而廚房用品、節日狀飾品、兒童玩具等小物件兒卻成了消費者的首選之物。
記者注意到,距離部分賣場開門后的一小時,廚房用具、兒童玩具區就已經聚集了很多消費者。
“快過年了,把菜板什么的都換換,也洗不出來了,干脆換新的,也不貴。”一邊比對同類品的顏色,一邊嘀咕商品大小合不合適的潘女士告訴記者。再看看她的購物袋,筷子筒、水果籃、切菜板等已經占據了多半的空間。
另一位正在家居飾品區挑選靠枕的藍小姐則表示:“我是廣東人,我家那邊的習俗是過年要換沙發,表示來年可以發財的意思。”
相比較以上熱鬧的購物區,家具區則顯得“冷清”許多。盡管平均五六分鐘也有一位消費者會在此駐足,但幾乎沒有一單成交。
走到收銀臺處,記者發現,只前面大約60余位顧客中,購買廚房和節日物品的就占了近8成。據其收銀組組長介紹,以往結賬時這些商品最多只能占到5成。
●記者發現
穿上“龍袍”價翻五番
在家居賣場中記者發現,同樣的商品,換上印有“龍”的圖案,售價就敢翻幾倍。
以某賣場一款35cm×35cm的靠枕為例,純黃色的只要4.9元,而印有“龍”圖案的標價卻達到29元,漲了近5倍。
記者對比兩款靠枕發現,從其面料、按壓的松軟程度以及重量來看,兩款抱枕并無區別。“這不馬上龍年了嗎?買的人多,賣得貴自然也正常。”其銷售人員雖然沒有透露兩款靠枕的填充物是否一樣,但對“龍”靠枕的市場卻顯得信心滿滿。
的確,就在記者仔細對比兩款靠枕的時候,“龍”靠枕已經賣出三四個,而呆在其不遠處的純色靠枕卻只有一人問津。
當記者追上剛買了一個“龍”靠枕的藍女士,問及是否參考過旁邊的純色靠枕時,得到的回應是:沒注意到,不過最重要是為過年湊個氣氛。
顯然商家早已看穿了消費者這一節日心理,除了靠枕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以“龍”或“圣誕老人”為主題的拖鞋、圍裙、小方巾、浴室防滑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