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時至今日,機械表作為一種陳舊古老的技術,早就應該被淘汰,他們有著這樣的疑問,在使用的過程中,維護的成本比后出現的電子表要高很多,而對于手表來說,最本質的功能就是計時,這也是當初手表出現的意義;然而,就這一點來說,機械表的精確度卻遠遠沒有石英表和AppleWatch等一眾智能手表高,而且手表附帶的功能也沒有現在智能手表的功能多、人性化。在這樣一個科技產品更新換代越來越快,追求效率的快節奏社會當中,它為什么沒有被人所淘汰,而且越來越被眾人所推崇呢?
或許下面幾個原因能夠得到一些淺顯的答案。
就目前而言,傳統機械手表的價值已經不僅僅是計時那么簡單,已經超越了其本身存在的意義。
這樣的道理很淺顯,就如同,使用愛馬仕皮包,最不重要的功能就是裝東西;利茲卡爾頓最不重要的功能就是睡覺;駕駛賓利最不重要的功能就是趕路;米其林餐廳最不重要的功能就是吃飽。同樣的道理,一塊高端機械表被制作出來,更多是作為欣賞用的收藏、裝飾用的首飾以及用來把玩的貴重玩具,而賦予在機械手表上的這些價值,到目前為止似乎沒有其他能夠取代。
或許,說到裝飾方面,石英表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機械手表相媲美,比如簡單款的外觀,然而,要做到值得把玩,各種年歷萬年歷,純機械方式的呈現,計時、追針、逆跳、共振、陀飛輪、卡羅素、三問、自鳴......其中的樂趣,足夠讓那些愛表的人士窮其一生去收藏研究把玩。而這些,毫無疑問,石英表以及剛剛新興起來的智能手表并不能做到,許多電子表沒戲,一天充一次電的Applewatch也沒戲。
智能穿戴設備,將藝術與電子相結合的蘋果,在多年之前,已然成為手機行業內的標志,而隨后不久,再一次“入侵”智能穿戴領域,并成為手持智能穿戴領域的龍頭老大,那是科技產品更新換代的必然規律,蘋果本質上是快速消費品,而機械表本質上是奢侈品,這兩者會存在取代關系嗎?
機械表與戴表人之間存在著親密依賴關系動力來源:機械手表,毫無疑問,是通過人體運動的方式或者手動的方式給機械表存儲能量,如果不佩戴,機械表就無法運作轉動,幾天不戴放在那,手表就會停擺,機械腕表是從戴表者的一舉一動中獲得動力的,可以說機械表運轉是完全依靠佩戴手表人的。
保養維護:在了解機械手表的結構就能夠想得到,需要維護保養,任何機械的裝置都需要定期的去維護保養,如同保養自己的汽車一樣,定期保養,看起來頗為繁瑣復雜,然而,對于愛表人士來說,也是表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這就像愛車的人有事沒事就打理自己的車一樣,一樣的道理。
在行業圈子里有這么一句話,當你用心的去愛護去呵護一塊手表,它會用所有的時間陪伴你,以至于將送走你的一生。而全球最著名的機械手表百達翡麗有一句廣告詞:“百達翡麗的手表,不是擁有,而是繼承。——沒人能擁有百達翡麗,只不過為下一代保管而已。”一只機械表,在定期保養的情況下,能夠用數十年,甚至一生。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故事:父輩一只用了幾十年的機械表,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后,又在他的腕上繼續發揮光和熱。這種傳承的屬性,已經成為機械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它的一大魅力所在。
機械表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工藝品大家都知道機械表的制造工藝非常復雜,是一門精細藝術。很多高檔的手表所有的部件都是純手工,掌握這種匠藝的人在世界上都是少數國家的少數人。這或許是大多數人喜歡機械表的最直接的原因——切膚感受機械和手工藝的魅力。機械手表的復雜程度和精湛工藝是其區別于石英機芯的根本特點,簡單的電路板能解決時間的準確度問題,但是沒有了那種一個個齒輪轉動陀飛輪來回對抗地心引力的那份激動。
很多人都說,機械表像一杯紅酒,越久越有味道,越品越能夠感受到它特有的韻味。而石英表就像雞尾酒,艷麗豐富但易損。
swatch的表好看,有設計感,更新很快,但是放一陣再用會怎樣?在這個高度快節奏的時代的環境下誕生出來的機械表不止在顯示時間,更像在對抗這種態度,在每個齒輪的轉動間慢慢訴說歷史。
機械表在某種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征如果一個人入門的手表是便宜的機械表,那么在他有經濟實力的時候,一定會升級自己的表,機械手表是男人特有的玩具,同時也是一男人品味的象征。一個帶著薄薄石英表的男人是不是更像職場新人的感覺?而一個帶著機械表的是不是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印象?當然了,前提是你愿意關注。
豪表普通人可能不知道,但上到某個檔次的人一般都知道。就像戴鉆戒,戴翡翠,戴蜜蠟,拿LV包,開豪車一樣,是身份的象征。
這個象征有時是炫耀,有時是滿足自己,有時是社交商務需要。
或許,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有個大概的了解,或者心理也能有個數了,雖然蘋果表和機械表都是表,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有著各自的定位,同樣的,也有著各自特定的用戶群,盡管蘋果表時尚動感,功能強大,但是,想取代傳統機械手表,或許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