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部門召開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深入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指出,當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突出,社會反映強烈,老百姓深惡痛絕。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亂象,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的必然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做好整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牢記肩負的政治責任,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工作協調,狠抓任務落實,確保工作實效,切實維護公眾利益。
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畢井泉強調,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的要求落到實處。
一是把最嚴謹的標準落到實處。所有工業化生產的食品標簽說明書必須清晰準確,如實標示,不得有任何虛假標示。保健食品所標功能聲稱,應當具有科學依據。所有食品、保健食品的廣告、宣傳冊、音頻視頻、會議講座,不得偏離標簽、說明書標示的內容,嚴禁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二是把最嚴格的監管落到實處。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食品、保健食品生產過程的檢查監督,加強對市場銷售食品、保健食品的抽樣檢驗,公開不合格食品、保健食品處置結果,公開對生產過程的檢查結果,并根據情況采取必要措施控制風險。工商部門要加強對廣告市場的監督。廣電部門要加強對廣告播出單位的監督。
三是把最嚴厲的處罰落到實處。依法嚴格落實《刑法》、《食品安全法》中與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虛假宣傳的相關規定,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嚴厲懲處各類違法犯罪分子。所有的違法處罰案件,都要處罰到人,向社會公開處罰結果。定期統計案件查處信息,并向社會公布統計結果。
四是把最嚴肅的問責落到實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守土有責、失責必問。既要查處違法犯罪案件,嚴懲犯罪分子,也要調查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追究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員的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副主任、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介紹了此次專項整治的重點問題、重點對象、主要任務、主要措施和職責分工、方式方法等,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要認真開展摸底排查,不放過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一個廣告、一個會銷。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樣檢驗,查清問題產品來源和流向;加大對廣告違法和虛假宣傳的處罰力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嚴厲打擊,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通過查辦一批有影響的案件,處罰到人,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形成有效震懾,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相關部門各司其責相互協作整治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電信和互聯網涉及欺詐和虛假宣傳信息通信監管,做好互聯網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
公安部將發動基層深入研究違法犯罪活動規律特點,加強與行政部門的聯動配合,切實做好欺詐和虛假宣傳中涉嫌犯罪行為的偵查等工作。
商務部將切實加強第三方平臺管理,重點突出食品、保健食品進口商監管,積極推進食品、保健食品追溯體系建設,嚴格直銷行業管理,切實保障流通領域食品安全。
工商總局將以食品廣告作為重點加大監管處罰力度,特別是強化欺詐和虛假宣傳廣告查處。
質檢總局將以落實全球食品供應鏈各方責任為主線,嚴格把關食品進口各環節,著力做好進口食品、保健食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和重大事件查處、產品標簽標識審核、打擊虛假宣傳等工作。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切實加強利用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報刊雜志等出版物宣傳食品、保健食品行為監管,對涉嫌欺詐和虛假宣傳的,責令下線并通報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非實體店排查,對涉嫌非法添加、非法聲稱功效的產品加強抽檢,配合工商部門、公安機關做好廣告違法和虛假宣傳的查處工作。
網信辦將做好網上宣傳引導管控各項工作,并配合有關部門全面清理網絡第三方平臺的違法違規信息,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這次整治是近年來參與部門最多、時間跨度最長、涉及范圍最廣的專項行動。
河北遼寧等地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河北省先期開展保健食品非法營銷及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并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各地共檢查保健食品經營單位20783家,處理投訴舉報286件,立案查處違法案例156件,責令停業87家,取締無證營銷點38家,扣押違規保健食品貨值金額35萬元,為群眾追繳財物損失30余萬元,在社會上贏得良好反響。同時,通過各種媒體發布保健食品消費警示51次,印發、張貼宣傳標語、掛圖萬余份,發放宣傳資料21.31余萬份,進社區舉辦講座151次,接受群眾咨詢1.3萬人次,對提升消費者理性看待和選購保健食品發揮了積極作用。
遼寧省開展特殊食品專項整治,強化督查檢查,確保整治成效。省食品安全辦成立了主體責任落實、違法廣告整治、社會共治3個專項整治組,對全省38家特殊食品生產企業,280家特殊食品銷售商采用日常檢查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特殊食品的監管力度。
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遼寧省對17種保健食品廣告存在夸大功效等嚴重違法問題的保健食品進行了公告,開展聯合執法17次,檢查保健食品經營企業975家(次),打掉違法宣傳會議營銷窩點15個,抽查檢測保健食品廣告4429條(次),立案查處違法保健食品廣告7起,破獲保健食品類犯罪案件48起。省食品安全辦還成立了6個督查組,以此項工作為重點內容奔赴全省各市進行督導檢查,確保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山西省堅持“七個一律”,切實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省食品安全辦牽頭成立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印發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切實加大違法違規打擊力度,堅持“七個一律”,即:凡發現生產企業違反“四個嚴查”的一律停產停業;企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一律予以立案、限期整改;產品標簽、網頁含有虛假宣傳的,一律責令召回;廣告宣傳虛假夸大的,一律全省暫停銷售;檢驗不合格的,一律予以停產停售和召回;對下架召回的產品,一律登記造冊、依法處置,不得再次流入市場;左右檢查、抽檢和處罰結果,一律向社會公開。同時,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攜手共治、晉善維老”主題宣傳,廣泛開展食品、保健食品科普知識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活動,著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寧夏回族自治區細化整治內容,突出強調嚴厲打擊保健食品營銷欺詐專業犯罪團伙。省食品安全辦會同有關部門于8月21日印發了《全區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對整治內容作了進一步細化,重點包括利用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檢查、免費試用等方式進行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為;“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安全、無毒副作用、無依賴、祖傳秘方”等絕對化語言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夸大適宜人群范圍,明示或暗示適合所有癥狀及所有人群,直接或間接鼓勵過量使用保健食品等。同時,突出強調嚴厲打擊保健食品營銷欺詐專業犯罪團伙,嚴厲打擊利用傳銷形式銷售保健食品和以銷售保健食品養老、養生項目為名的非法集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