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泡沫旅游需求是實質性的,但由此引發的市場判斷則有泡沫性。一是排浪式消費的問題,現在明確各個領域的排浪式消費,在旅游領域排浪式消費仍然存在,造成市場誤區。二是設計階段性判斷,區域性判斷,季節性判斷。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區域,不同季節都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有人認為常年持續,全國普遍,不分發展階段的需求顯然不對。
2、投資泡沫2015年全國旅游投資超過1萬億,說明其他投資渠道狹窄,投資項目減少,擠在了旅游投資領域,這會在短期內形成投資過剩和重復建設。某一個企業建設某一個島,號稱投資1600億,第一天開盤賣122億,據說創造世界吉尼斯記錄,跟著一系列投資就上來了,這樣的項目將來就是泡沫項目,而且類似這樣的項目非常多。
現在很多投資商一開口就說,不好意思我初步想投資30億,最后可以投100億。投資30億旅游項目覺得小,覺得不好意思。如果形成這樣的現象,那旅游行業泡沫已經到達什么程度?
3、工作泡沫包括帽子泡沫:也就是各種概念層出不窮,地方應接不暇。原來說出一頂帽子大家爭一爭,現在這么多帽子出來大家已經麻木了;數字泡沫:什么事情都是數字化要求,什么事情都要求做到多少數字。比如說搞一個什么區,200個、400個、600個......國家要求搞一個旅游廁所,要求全國做到3萬個、5萬個;總量泡沫:現在各地的數據大得嚇人,一個地級市接待3000-5000萬人次,一個省實現3萬億-5萬億旅游收入。
4、規模泡沫GDP至上的情結,在旅游領域的表現就是規模沖動,大項目層出不窮,各種旅游區遍地開花。
5、規劃泡沫政府官員好大喜功,投資商貪大求洋等。
6、互聯網泡沫“互聯網+旅游”這個概念很火,但是“智慧旅游一鍋粥,你唱我唱熱神州,一旦云開霧散日,幾人歡喜幾人愁。”
7、認識泡沫旅游似乎成為地方經濟重要的產業。世界各個國家的旅游都沒有我們這樣喊得響徹云端。這種呼吁的結果實際上也是一種認識的泡沫。
旅游產能如何?現在是不是有庫存?短板何在?成本上升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