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一:共享單車押金難退
2016年以來,共享單車隨著資本的瘋狂涌入,迎來了井噴式發展,在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然而,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不僅考驗了城市的綜合治理能力,也對企業的社會主體責任、公民素質提出了挑戰。2017年6月以來,全國范圍內多家共享單車企業陷入經營困境,押金能否順利退還成為消費者面臨的焦點問題。
2017年1月開始,中國質量萬里行陸續收到了消費者關于酷騎單車難退款的消費案例,截至今年3月,收到酷騎單車消費投訴9408例。
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聯系商家,并同期在平臺開通了綠色退款通道,第一時間幫助大量消費者成功退款。
熱點二:電商銷售陷阱
“國貨”百雀羚獲天貓“雙11”美妝類銷售額冠軍,“半價促銷活動”卻遭遇了集體投訴:亂改促銷規則、空包裹、售價、發貨周期長等問題遭到了消費者的吐槽。除此之外,“電商專供”商品、虛構原價、預售模式等網絡造節中的新型消費維權案例,也值得引起消費者重視。
熱點三:“吐槽”品牌酒店服務
隨著交通出行越來越便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假期出游。預訂酒店被“放鴿子”、酒店服務、價格等方面的問題常常是消費者的投訴重點。
2017年下半年,酒店業接連爆出客房衛生惡劣丑聞,將消費者對酒店衛生吐槽的頂峰。
對酒店服務信任的大打折扣,甚至帶動了隔臟睡袋等“酒店神器”暢銷一時,如此怪象也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的議論與思考。
熱點四:在線旅游軟件“搭售”
2017年,在線旅游成為消費投訴“重災區”。
10月,“演員韓雪微博炮轟攜程捆綁銷售”和“攜程時隔半年回復百億級坑騙消費者”事件引起巨大反響,旅游平臺捆綁銷售問題再次引發消費者熱議,成為社會輿論焦點。
熱點五:“養車”太貴
售后服務投訴,涉及維修保養費用不透明、配件只換不修、過度保養、不能一次性解決故障、維修人員技術水平低等。
售后養車方面,“同一故障反復維修”、“車行保養過度收費”、小病大修、霸王條款等一直都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熱點六:網絡“水軍刷單”
隨著阿里巴巴起訴刷單公司一案的開庭,互聯網刷單的黑色產業鏈條也浮出水面,移花接木、好評返現、差評打壓……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決策的網購評價,正被商家惡意操縱,嚴重破壞了網購信用體系。
熱點七:手機維權難
蘋果公司2017年因舊款iPhone手機升級后性能降低而成為輿論的焦點。“降速門”、“信號門”是隨著2017年蘋果公司發布了紀念版手機后,全世界消費者遇到的新型維權案例。
之后蘋果公司公告稱,受“降速門”影響的手機可優惠價換電池,部分出現“無服務”問題的機型也可免費維修。
熱點八:互聯網金融里的新型詐騙
“e租寶”“善心匯”等接著互聯網金融之名,以高額返利為誘餌,新形態的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等金融騙局頻發。
互聯網環境下,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開展宣傳、銷售、資金支付和歸集,如搭建P2P網貸平臺,并開發APP應用程序等方式,最大限度網羅投資人,發展大量消費者加入,由過去親友間“殺熟”變成互不相識的網友間的“宰生”,并且短期內迅速聚集起規模龐大的“資金池”,初期嘗到甜頭的消費者往往會產生“信任”,繼而被騙。
熱點九:“坑老”陷阱頻發
“老年人盲目購買產品”“虛假廣告營銷”“產品質量不過關”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常年以捏造出的各種“專家”身份在廣告中大肆吹捧產品作用的劉洪斌、胡祖秦等也被主流媒體集中報道,接二連三被曝出的“坑老”陷阱成為輿論焦點。
中國質量萬里行跟蹤報道的“一吃黑”系列產品,包治百病、迅速致富的“神藥”破滅。
熱點十:網游世界的“票務迷局”
代理了《英雄聯盟》S7總決賽門票發售權的大麥網,2017年下半年遭到了游戲玩家的“集體吐槽”。一邊是大麥網宕機、門票秒沒,一邊是黃牛票泛濫且票價狂飆25倍。有關“大麥網、英雄聯盟S7總決賽疑似與黃牛勾結壟斷票源”,相關微博得到了大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