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的“抗衰老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抗衰老醫學研究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武漢躍萊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認為,我國老齡化社會面臨機遇和挑戰。
現象:中國人口老齡化社會早已到來數據顯示,2018年1月1日,全世界人口總數達74億4444萬3881人,比2017年1月1日增加7852萬1283人,增長1.07%。中國人口數量14.1億,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許多發達國家,老年人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兒童,而且出生率已經跌落到谷底。到2050年,很多國家的老年人數量將是兒童的兩倍。
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發展,并呈現三大特點:老齡化進程要遠遠快于很多中低收入和高收入國家;女性比男性的壽命更長:到2030年,中國女性的期望壽命將達到79歲,男性為76歲;60歲及以上老年人多數生活在農村地區而不是城市,人口的城鄉流動造成了農村地區人口迅速老齡化。
基于這一特征,中國人口老齡化面臨四大挑戰:
第一,造成勞動適齡人口規模減少,勞動力短缺和老化,影響經濟增長;第二,健康狀況和疾病構成的變化;第三,人口的老齡化和高齡化以及人口死亡率的持續下降,使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老齡及高齡人群的生活和生命質量降低,這對醫療保障、護理以及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成倍增長,進一步加重了衛生系統、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第四,急需基于公平獲得和利用照護服務的原則開展及時和合理的政策干預,以滿足中國老年人的照護需求,提高照護人員和照護對象的生活質量。
起因:膳食營養、生活方式及慢性病的變遷首先,與人口特征改變密切相關的是健康狀況和流行病學方面的變化,包括疾病負擔逐漸從婦幼衛生問題和傳染性疾患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轉變。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2.02億老年人口中有超過100萬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2012年世衛組織全球疾病負擔評估》報告顯示,中國45%的傷殘調整壽命年是由60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所致。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貧血、體重不足與營養不良、肌少癥等被重點提及。
其次,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遷:第一,吸煙、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第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給人們帶來的工作、生活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居民谷類、動物性食物的消費變化、老年群體的鍛煉率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綜上所述,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亟待提高。
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存在機遇1982年到2014年期,聯合國多次發出關于老齡化的呼吁。在我國,《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強調,從孕產婦與嬰幼兒、兒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營養干預入手,改善生命全周期的營養,提高我國居民整體素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了2030年健康中國目標: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中提出六大行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學生營養改善行動、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臨床營養行動、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吃動平衡行動。其中,“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介紹,開展老年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營養改善措施,促進“健康老齡化”;建立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
受國家衛計委委托,中國營養學會組織專家,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健康狀況、營養需求,我國于2016年修訂了《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該指南結合近年來老年人群營養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在普通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增加了適應老年人特點的膳食指導內容,旨在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身體機能的改變,努力做到合理營養、均衡膳食,減少和延緩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延長健康生命時間,促進成功老齡化。
指南中關于老年人膳食,作出了四個方面的關鍵推薦:第一,少量多餐細軟,預防營養缺乏;第二,主動足量飲水,積極戶外活動;第三,延緩肌肉衰減,維持適宜體重;第四,攝入充足食物,鼓勵陪伴進餐。
馬冠生教授提出了對我國老齡化方面的六大建議:第一,完善綜合政策體系。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必須完善綜合政策體系:
加強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頂層設計,推進人口、就業、醫療政策創新,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體系,全面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推進老年產業改革;第二,促進健康老齡化的公共衛生體系。衛生系統應面向老齡人群提高有效服務;建立長期照護系統;創建關愛老年人的環境;第三,保證老年人衛生保健服務。享有可負擔的衛生保健服務,公平分配衛生保健資源,保證高效優質的衛生保健服務;第四,推進老齡宣傳工作;第五,加強健康宣教,改善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生活,必須著眼于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強化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國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結構,減少超重肥胖,減少煙草、酒精、毒品等健康危害,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營造健康國民的支持性環境。第六,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提出適合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老齡問題的戰略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