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國內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1億輛,兩年后,二手車與新車的銷售比將達到1比1。有專家就此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時代到來,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更高的技術升級要求,二手車領域也不例外。
“二手車行業有一個冷啟動,一個爆發期。在冷啟動初期,技術能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而目前這個行業已到了一定規模,因此對技術的要求緊迫。很多信息平臺,電商規;酥笮枰岣咝剩@時就需要比拼技術了。”近日,有關業內專家表示,二手車已經逐步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角和新動力。專家認為,如今的二手車電商大戰已發展到一個拐點,技術升級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
競爭核心已然改變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圍繞人人車、瓜子等C2C模式二手車電商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其競爭核心已從原來的車源、流量之爭,正轉變為大數據、算法等技術升級之爭。
市場普遍認為,在車源差不多、流量逐漸趨于飽和的情況下,傳統的營銷術之爭都屬于外功,在雙方資本實力均衡條件下,只有從技術上尋求突破,才是真正體現內功的實力角逐。
在國際成熟的二手車市場,最頂尖的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便是二手車領域的豐富數據背后的技術力量。
而要做到技術優先,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人是最關鍵的因素。如果你的高管、團隊成員很多是技術出身,那么,公司就有重視產品技術的基因。同時,通過招聘更高端的人才加盟,技術實力更勝一籌,公司實力自然成為獲勝的基本保障。
二、數據的大量積累。在大數據時代,公司的任何決策都離不開數據的參考,所以,必須首先獲得充足的二手車數據做支撐。
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將數據服務于業務層面,檢索推薦更準確,讓用戶找到想要的車;收車過程中怎么定價,車輛賣到哪里賣給誰,金融交易風控等,做到“比消費者自己更懂得消費者”。
用技術解決用戶信任問題馬化騰曾表示,“技術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東西,掌握技術才能保證戰略制高點。”毫無疑問,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現實中,技術也能很好地化解二手車電商的用戶痛點。
眾所周知,束縛二手車電商發展的關鍵就是在于信任問題。買二手車,一定要找個懂車的人帶著才放心。因為很多二手車通過各種渠道,經過“整容”,進入到了流通環節。一些事故車、泡水車、調過里程數的車,外行很難看出來。有一些在外觀上看起來只是簡單的“外傷”,但車輛內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無法逆轉的損壞,比如電路和電子設備在經過高溫之后,可靠性已無法保證。這對二手車電商的消費者造成普遍困擾。而這一點,正是國內整體二手車交易的癥結所在,缺乏信任,是目前二手車市場普遍而核心的“七寸”。
在發達國家成熟的二手車市場上,買二手車和買新車一樣放心。例如,自1922年始,美國就制定了關于二手車評估的相關體系,車輛狀態以權威的二手車車況認證機構來認定,市場整體規范有序、講究“誠信、規范、可信”。
大數據下的定價系統二手車是一車一況,如何定價也是消費者和企業最上心的問題。
目前,由于相關行業制度、市場準則、法律法規仍不健全,車齡、車況、排放標準、汽車配置、車輛損耗情況等影響,車輛定價因素復雜。據稱,基于大量的數據積累,已有二手車相關企業研發了自己的定價系統,能讓每輛車的定價更加公允,無限接近最真實的價格。
此外,技術還能縮短整個流程、提升效率,因而銷售成本得以下降,對買賣雙方均為有利。最終,模式和技術雙流驅動共同來解決彼此的信任問題,包括對交易價格的認同、售賣的在線化、交易流程的自動化等。
盡管目前有關二手車交易的技術升級仍不完美,還不能完全解決二手車消費過程中的信任問題,但采用技術升級手段來解決銷售流程的關鍵,已成大勢所趨。技術終歸會不斷進步,目前二手車市場暴露出的諸多問題,一定會逐步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