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的某次汽車論壇上,吉利控投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在智能網聯汽車制造設計理念上,不該總是強調各種神奇“功能”,保障人的安全、健康才是第一位的,任何在安全、健康方面的疏漏都有可能讓行業、企業、用戶付出慘重代價。
今年以來,包括國產新能源汽車以及某世界知名品牌智能汽車在內,陸續發生多起“自燃”事故;至于在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上,對新一代汽車的各種內容的投訴也為數不少,比如電池續航問題、維修延保問題等,但人們最關心的還是汽車的安全問題,不僅是汽車性能的安全,而是全方位的安全。
期盼新一代汽車的“全方位安全”
政府力推讓消費者有信心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電能驅動的汽車。
智能汽車通常又被稱為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是指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運用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局域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逐步成為智能移動空間的新一代汽車。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計劃來規劃智能網聯汽車及智能交通的發展。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駕駛汽車和服務市場。
而歐盟也已公布了時間表,規劃到2030年步入完全自動駕駛社會。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出現,給中國民族汽車業帶來了新的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可以不再為發動機的性能升級問題而苦惱,中國與世界在一個起跑線上,甚至可能“彎道超車”。從2014年國內開始有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后,2015年中國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各種補貼,媒體大力推廣宣傳,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和智能車的認知和接受度日益提高。中國消費者對此充滿信任和期待。
以自動駕駛車為例。5月上旬,法國凱捷研究院對5000多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態度比大多數國家的人都要更積極。法國凱捷咨詢全球汽車業務主管馬庫斯·溫克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我們普遍看到人們對這種‘創新’車型更加興奮。”在接受調查的全球受訪者中,5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在未來5年內,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他們的首選交通工具。與普通汽車相比,大多數人愿意為自動駕駛汽車支付高達20%的溢價。
溫克勒說,最近的市場投資不斷增加,加之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認識不斷提高,讓中國消費者對接納自動駕駛汽車更加積極。
相比而言,美國和英國的受訪者對自動駕駛技術最不感興趣,只有略高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對自動駕駛汽車持樂觀態度。
消費心理依然脆弱盡管消費者對新型汽車滿懷憧憬,但涉及到人身安全問題時,脆弱的消費心理立刻彰顯,盡管有些事故的概率非常低,但人們都認為落在自己身上就是100%。美國汽車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許多美國消費者仍然對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感到擔憂。7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不想接近自動駕駛汽車。去年,打車服務公司優步的一輛測試車在亞利桑那州撞死了一名橫穿馬路的行人。
實際上,中國消費者對網上羅列的汽車事故也同樣心有余悸,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沒有誰愿意哪怕是最小可能的災難讓自己碰上。
所以,李書福才著重突出“人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一旦發生類似問題,會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害。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固然與政策和消費大環境有關,但幾起嚴重事故的傳播,一定在某種程度上也對該類市場產生了抑制作用,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消費者需要企業堅定承諾法國凱捷咨詢全球汽車業務主管溫克勒說:“我們將會看到,每一次事故的發生都會對這類應用產生直接影響。”“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安全絕對應該是一個焦點。”而李書福在那次論壇上提及的“令人遺憾的事件”,是指今年以來廣為人知的多起自動駕駛汽車事故。在這位中國自主汽車業的先行者看成來,目前,許多公司在智能駕駛方面并沒有抓住市場的要害,特別是在5G技術即將全面應用的大背景下,過度強調自動駕馭技術的能力,而沒有突出承諾安全問題,導致業界和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發展產業許多誤解。幾年前,李書福曾收購德國品牌“沃爾沃”,這一車型在駕駛安全上設計突出,曾被一些中國消費者稱為是汽車中的“坦克”。從這一點看,估計李書福接受并吸納了這一以人為本的造車理念。
然而,李書福的這一理念并不完整,在筆者看來,除了要保證汽車本身的駕駛安全外,安全的外延還很寬,比如老問題電池的續航問題,如果司機在高速路上或野外突遇沒電,是不是也一種不安全?
還有,如果消費者購車之后,出現問題遭遇不合格的售后,是不是也是一種不安全?所以,即使將新一代汽車真的造成“坦克”一樣的安全,對于消費者來說,相關的軟件服務安全,也必須跟上。中國汽車新一代汽車需要技術整合,也需要服務超前。另外,對于新能源車或智能汽車生產廠來說,除了有關堅定勇敢地向消費者進行安全承諾外,在一些具體發展經營路徑上,還要一并考慮相關的法律問題,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了車禍,究竟誰是第一責任人?
當然,無論是“全方位”超前服務還是涉及法律等新問題,都需要政府和相關權威機構的全力輔助。期盼當新一代汽車在全國鋪開的時候,我們的汽車技術和售后服務,都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