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7月1日起,國內重點區域、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等將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而作為各大城市推進空氣質量改善的一個重要舉措,已經有10多個省市相繼出臺了2019年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文件。
“國六”標準實施提早四年據悉,國三排放于2008年7月實施,國四排放標準在間隔6年后的2013年7月實施,國五排放標準是間隔4年后的2017年7月全國實施的。因此,國六排放標準按計劃是2023年要全國實施的標準。
實際上,按照工信部的規劃,由國五排放標準升級到國六a排放標準設有四年過渡期,由國六a排放標準升級到國六b排放標準設有兩年過渡期。按照規劃中的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時間表,應該是2020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國六a”排放標準,不過相關政策允許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更是一步到位實施國六b排放標準,有力推進汽車企業全面提升發動機技術、降低排放。但同時,眾多地區對新標準的提前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場壓力。
國六排放標準被業內稱為“最嚴排放標準”,而從國五到國六標準的提升比從國四到國五標準的提升更加復雜和困難,對排放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國六”的學名為: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包括《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和《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2部分,由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分別于2016年12月23日、2018年6月22日發布。
相比于國五而言,國六法規要求更為嚴格。舉個例子,國六b階段標準的CO(一氧化碳)、THC(總碳氫化合物)、NMHC(非甲烷碳氫化合物)、NOX(氮氧化物)、PM(顆粒物)排放限值相比國五階段分別加嚴了50%、50%、49%、42%、33%,并且對PN(粒子數量)也有了限值規定。同時實驗方法上也有改變,從而使其一躍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嚴格的尾氣控制標準。因此,想要達到標準,需要從技術層面進行升級。
因此,國六標準的即將實施對國內汽車行業帶來重大影響,汽車制造、銷售、進口、二手車等領域都面臨著重大改變。同時,在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持續下滑的情況下,這種影響更加凸顯。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統計數據,4月份中國乘用車銷量為157.49萬輛,同比下滑超過16%。5月份中國乘用車共銷售156.12萬輛,同比下降17.37%;1月至5月,乘用車共銷售839.87萬輛,同比下降15.17%。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費者產生持幣觀望態度,延遲購買車輛,這對短期內的汽車市場銷量會產生一定影響。
還有讓消費者擔憂的就是現在購買“國五”車型上路會受到限制,但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并不存在。因為按照規律來看,國七排放標準至少要到2026年以后才能實施,國八排放推算要到2030年全國實施,因而國五車型的排放因素是在未來10年里絕對不會受到環保限行的環保安全車型。
各方積極提出應對措施針對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所帶來的各種市場壓力,包括企業、經銷商,乃至政策等層面,都在出臺各種措施加以應對。在政府政策加大力度的同時,汽車企業和經銷商也采取各種措施應對庫存加大等問題。一方面,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通過打折、大幅度優惠等措施,加快國五排放汽車的庫存清理。
近期,廣東、上海等地陸續出臺新一輪鼓勵重點領域消費政策。其中,一些一線城市開始對汽車限購等政策有所放松,包括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等。
同時,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等部門正式啟動了二手車出口工作,并公布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東、廣東、四川、陜西、青島、廈門等10個省市作為首批開展二手車出口的地區。
這一舉措突破了之前二手車經營企業因為無法獲得生產企業授權,而難以開展出口業務的難題,預計每年將有數百萬輛的市場空間。業界人士指出,此舉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汽車消費流轉的鏈條,加快國內車輛的更新速度,促進新車市場消費。
影響市場銷量、加大市場庫存只是一個表象。在更深層次上,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將加速汽車產業的洗牌。
自主品牌汽車市場的降幅在近年來比較少見。實際上,從去年中國汽車市場持續下滑開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的競爭就不斷加劇。此次,國六排放標準的即將實施更進一步加劇了這一態勢。
據了解,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主要難題在于動力系統,而且提升到國六排放技術車企所承擔的成本也會增加。因此,缺乏實力的車企將會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
業內預計,一批在技術、產品等方面缺乏競爭力的汽車企業,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退出市場競爭。
業內專家認為,此次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將有力推進一批有實力的汽車企業加速技術提升和產品升級,進一步推進行業整合和質量提升。
而在政府、企業等的多措并舉下,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問題將不會是長期狀態,不會對未來汽車市場造成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