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手機市場的廝殺已經進行了幾場。先是首發驍龍855的爭斗,讓聯想和小米各自取得了一些優勢,但是馬上被橫空出世的I Q00和R e n o等機型圍剿,讓小米馬上陷入了被動之中。此后是小米旗下R e d m i新機的極致性價比表演時刻,相繼推出Redmi note7以及Redmi note7pro,129天在全球銷售超過一千萬臺。
OPPO和vivo破天荒地開始比拼極致性價比,不斷下沉市場,用realmi X以及vivo Z3等機型狙擊Redmi,讓小米的性價比殺招也顯得黯然失色。不僅如此,Redmi細致打磨的K20以及K20 pro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性價比并不出眾,而且威脅到了自家小米9的地位。
1、手機半年報:子品牌頻頻發力
2019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仍延續著低迷的狀態。據中國信通院近日發布的2019中國手機市場運行分析顯示,2019年1-6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1.86億部,同比下降 5.1%。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72億部,同比下降1.8 %,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2.7%;上市新機型221款,同比下降39.8%,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89.8%。
2019年1至6月,上市新機型為246款,同比下降38%,上市新機型中含2G手機47款、3G手機1款、4G手機197款、5G手機1款。
2019年上半年季度,華為、OPPO、vivo依然坐穩用戶關注度前三把交椅,國內智能手機性價比之爭再起,高端產線走勢疲軟。
華為P30 Pro、OPPO Reno10倍變焦版、v i v o X27成為最受關注的手機單品。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千元機的OPPO K3超越了不少旗艦機,國產高端機型異軍突起,3500元以上價位段逐漸占據優勢。
此外像一加的首款超級旗艦一加7 Pro成為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受到消費關注,用戶最關心的手機功能仍是拍照,外觀設計關注度提升明顯。5G技術、真全面屏、多焦段鏡頭成為上半年用戶度關注最高的三個技術。
大環境下行讓產業上游投資和生產意愿降低,企業聯動產生投資疲軟產生惡性循環;手機行業的高速爆發讓市場趨近增長飽和,消費者換機周期增長;手機硬件性能逐漸加強,功能創新疲軟,這讓用戶體驗的提升對換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小。
此外,從2000-4000元主流價位段國產機型新品均價變化來看,平均價格從去年的3215元下降到了2832元,新品價格走勢呈現出明顯的下滑。
知名測評機構魯大師近日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手機數據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一共發布了167款手機,其中45款手機售價為1000-2000元價位,占比為26.9%,37款手機為2000-3000元價位,占比22.2%,可見其實國內的用戶還是比較喜歡性價比高的手機產品。
性能上,紅魔3性能最高,綜合跑分達到了459463分,排名第十的是魅族16s,跑分為357437分。
手機芯片方面,前三名分別為高通驍龍855、高通驍龍845、高通驍龍845(降頻版),華為海思麒麟980位居第四,除了芯片,鴻蒙系統也是萬眾期待,未來可期。
在流暢度方面,華為P30奪得榜首,綜合得分157.28分,如此可見并不是芯片性能強手機就一定流暢,后期的優化很重要,行業內認為華為P30的上榜與方舟編譯器脫不了干系。
系統方面,一加的氫O S奪得冠軍,其次是黑鯊和努比亞,華為的EMUI位居第四,排行倒數的是索尼的Xp eria UI和三星的O neUI。
魯大師的這份報告還公布了假機前三名,分別是i P h o n e8、i p h o n e X和三星W2018,假機最多的 是廣 東省,占比達到了13.9%。
對于華為而言,上半年并未因國際環境的影響而放慢腳步。5G技術、方舟編譯器、折疊屏設計等都成為了當前的熱點話題。此外,華為所擁有的超感光徠卡四攝擁有RY Y B像素排列、高達409600的I S O、潛望式長焦鏡頭、50倍數字變焦、40W超級快充和15W無線充電、GPU Turbo 3.0等等這些技術,讓旗艦新品華為P30 Pro成為手機行業標桿的存在。
2019年開始,小米公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紅米子品牌獨立運營,然后是2999元起的小米9正式發布,最后是小米高管們和負責人紛紛走到臺前和粉絲們互動交流,以此來對小米品牌做全方位的營銷和推廣。此外,小米公司在新興技術上發力:N F C公交地鐵卡,18:9全面屏,還有無線充電。
盡管在國內銷量受阻,但2019年上半年,小米占據了22%的俄羅斯線上市場,超過榮耀成為俄羅斯智能手機線上銷售冠軍。此外,小米手機在西歐以及印度市場都有不錯的表現。
OPPO推出的Re n o新系列成為了OPPO開啟下一個十年的開端:側滑式升降結構、10倍混合光學變焦等等,都成為旗艦新品的顯著特色。此外,OPPO的透視全面屏技術也引發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這項技術標志著“真全面屏”產品的即將到來。
vivo在上半年沒有超級旗艦定位的新品,但其關注度仍居高不下。在第二季度,vivo推出了機械升降結構的vivo S1 Pro、將挖孔全面屏下沉至千元市場的vivoZ5x,都可以說是性價比十足。這也說明,在行業寡頭橫行的當前,大品牌的多產線輻射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思路,爭奪中低價位市場仍是當前國產手機圈不可忽視的策略。此外,viv o的儲備技術卻受到了非常廣泛地關注,比如在MWCS上展出的120W超級快充、AR眼鏡等等。
2019年,魅族一方面獲得了珠海市政府的資金支持,也可以更加有底氣的在市場上與友商相抗。然而另一方面公司高管出走,黃章精心打磨的16s還是慢了半拍,而且定價高出預期,因此發布一個后降價500,傷了一干魅粉的心。
當前手機市場上的玩家們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將發展重心從原本的單品牌單線發展轉換成多系列全布局發展。比如vivo拆分出了子品牌iQOO;OPPO帶來了新的系列Reno;小米將紅米系列拆分為獨立品牌Redmi;努比亞則是利用紅魔打入游戲細分市場。
這些新系列或者品牌也并非單一產品線,比如iQOO Neo、Reno Z等,均是中端定位產品。
其中原因也很明顯,手機品牌的寡頭化發展,小品牌因為種種原因紛紛退出市場,手機市場從原來的百家爭鳴變成了巨頭爭霸,子品牌/系列的推出可以搶占空白市場,同時可以幫助手機廠商收攏細分消費群,從而快速擴充市場覆蓋范圍,強化產業能見度。
對于消費者而言,巨頭品牌子品牌/系列的推出有利有弊,總體來說利大于弊:原本就不景氣的小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被壓縮,消費者個性化選擇將越來越少;但巨頭品牌子品牌/系列可以讓消費者在同等價位享受更高的配置、更好的生態服務、更完善的售后流程。
2、2019上半年手機投訴熱點
近幾年,在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上,小米以及華為手機的消費投訴一直位居前列,主要原因一是跟兩家品牌在市場占有率有一定關系,同時,兩家品牌的產品型號也相對較多,消費者購買的選擇也增多。除此之外,蘋果手機投訴一直占據著榜單的前三位。
OPPO和VIVO手機的投訴主要集中在線下,隨著近幾年手機銷量的增加,消費者的線上投訴也在不斷增加。
2019上半年手機手機類的消費投訴主要圍繞質量問題和售后問題兩大塊。其中售后問題主要包括手機退換貨、保內不維修和系統相關升級;質量問題主要是涉及到手機屏幕、電池和充電問題。屏幕出現黑屏、閃屏以及屏幕漏液,電池出現鼓包等。
在眾多手機投訴和維權事件里,有哪些另消費者感到深刻的呢?
蘋果手機售后敷衍問題仍為突出很多蘋果用戶還在持續遭受因為賬戶問題導致的困境。
重慶的匡先生發來投訴,他今年5月份買了一部IPhone7手機,使用十天后就出現了問題。匡先生說,手機無法從云端下載資料,云端的資料是之前另一個蘋果手機上傳的,而且上傳后手機也提示上傳成功,去咨詢過本地蘋果專賣店,回復的是無法確定原因。
匡先生當時想也許是自己操作不適當造成的,索性就放棄這個功能。當手機使用到5月25日發現無法連接W I F I,再次去蘋果專賣店尋求幫助,蘋果專賣店通過一系列專業操作后,仍無法恢復其功能,5月28日匡先生致電銷售商電話無人接聽,5月29送到銷售商店內,要求更換手機,商家以超過15天更換期為由,拒絕更換。
匡先生認為這個手機確實是在15天時間內出現問題的,這部手機的問題也許是在出廠時就存在了,顧客要發現問題時也應該需要時間吧,一個簡單的時間規定就成了過保的借口?
上海的張女士購買的I Phone6s枚瑰金手機在今年4月18日無故手機頁面l D被鎖,由于平時很少關注l D號,張女士一下子沒有記起來,她打電話向蘋果客服求助幫并找回了l D號密碼,可是在找回密碼后輸入多次后l D依然被鎖,張女士試圖通過安全回答問題解鎖,不過沒有成功。
張女士聯系蘋果公司售后,從4月18日至6月15日張女士發來投訴,她說每天的時間最少打20多次蘋果售后電話,可一直拖著不給解決。
反復重啟 系統不更新OV如何面對老用戶從去年12月開始就有大批量的OPPO R9S PLUS用戶的手機出現無限重啟問題,售后初步判斷是主板虛焊,供電不足,致電OP P O售后電話,告知客服這不是個例,是主板批次問題,客服卻一直重復著按照三包維修,過了保修期只能付費維修。
山東的侯先生發來投訴,他剛用了一年的OPPO r9sPlu s手機在正常使用中,突然死機反復重啟,經售后檢測是主板問題,需要更換主板,但需要950元,在網上搜索發現,并非個例,竟有大量同款手機出現反復重啟現象。開不開機不能使用。侯先生認為這是手機存在質量問題,致電客服被告知手機出質保期,需要自費修理。
深圳的郭先生發來投訴,他今年1月份購買了OP P O R17p r o手機,購買時,系統是安卓8.0,可是在谷歌發布安卓9后,OPPO公司確對這款手機無任何更新動作,也長期沒有任何維護更新,導致手機偶爾出現卡頓現象。
顧先生說,OPPO公司承諾過會對所有手機系統更新升級,可是最后OPPO公司欺騙了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到不滿意。安卓9得發布以后,小米華為榮耀等一系列手機廠商均在2019年4月份前就徹底完成了安卓9的更新,而OPPO發布新機以后,徹底放棄了舊機OPPOR17系列。
此系列還是2018年發布,搭載710處理器,跟新機一個處理器,同樣處理器,OPPO確只會對新機負責,對舊機徹底放棄,花了3699元購買的手機,最終就是被拋棄不更新,讓郭先生感到受到了欺騙。
同樣有此問題是vivox20手機用戶,來自濰坊的王先生手機剛買了一年多,就不給更新最新系統,在vivo更新計劃里,也沒有王先生這個機型。
三星折疊事件三星折疊事件要從今年4月開始說起,原本三星蓋樂世Fold將于4月26日首先登陸北美市場發售。
正式發售前,三星將這款手機的樣機提供給一些美國媒體記者試用,但遭到不少記者吐槽。一些記者在推特上抱怨,手機使用一兩天就出現閃屏、斷屏等問題;有些人表示,自己并未撕掉顯示屏保護層,但屏幕折疊處使用不久就出現凸起;還有些記者將手機故障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將蓋樂世Fold稱為繼因電池問題發生自燃的三星蓋樂世N o t e7手機之后,該品牌又一款存在嚴重設計缺陷的產品。
4月15日,彭博社記者M a r kG u r m a n在社交媒體表示,雖然兩塊屏幕中間的折痕比較明顯,但用起來還算不錯此后M a r kGurman在社交媒體上又表示:僅僅兩天,自己的Galaxy Fold就壞掉不能用了。三星解釋說,是因為Mark Gurman撕下了屏幕上的一層保護膜。但按照Mark Gurman的說法,這層膜很容易就能撕下。
外媒The Verge在其評測中指出,除了屏幕故障之外,三星Galaxy Fold還有一些其他細節上的瑕疵。比如,折皺較明顯,影響一定的視覺觀感;屏幕顯示還會出現“果凍”效應;機身太厚,拿起來像是兩部手機,還沒有防水性能;右上角的劉海尺寸較大,隱藏的話會損失一些屏幕空間等等。
此后,三星也發布了官方聲明,宣布推遲這款折疊手機的發布。
3、老人機成上半年手機抽檢重點
隨著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對手機質量的嚴格把控,近幾年,除了I P h o n e手機之外,在手機抽檢中很少有國內一線廠商的手機產品出現不合格的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44億人,占總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萬人的速度在增加。數據表明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另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53年,我國的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約占總人口的35%。
眾所周知,幾年前的老人手機只需要滿足簡單的通話和短訊功能即可。到了今天這個時代,部分老人已經在年輕兒女的熏陶下,開始學著體驗手機里面更多更復雜,甚至智能化的功能。由此可見,老人機的市場將變得更加細分化,老人對手機的需求也將變得更加多樣化。
而一些圍繞老年機的產品也成為市場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對象。
今年年初,上海市場監管局對上海市銷售的手機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此次抽查包含了32批次手機產品和20批次老年人手機產品。抽查信息顯示,錘子、努比亞、美圖等品牌的部分產品不合格。
經檢驗,手機產品不合格4批次,老年人手機產品不合格5批次。
不合格項目為S A R標志、電源端子的傳導騷擾和靜電放電抗擾度等。據了解,SAR標識值(即比吸收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單位質量的物質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以手機輻射為例,S A R指的是輻射被頭部的軟組織吸收的比率,S A R值越低,輻射被腦部吸收的量越少。
而針對腦部部位的SA R標準值必須低于1.67W/Kg,才算安全。
據悉,手機涉及不合格的項目有:手機的標記和說明、電氣絕緣、導體的端接、直插式設備、發熱要求、抗電強度、電源端子和電信端口的傳導連續騷擾、輻射連續騷擾、靜電放電抗擾度、浪涌(沖擊)抗擾度等。手機充電器涉及不合格的項目有:電氣絕緣、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導體的端接、直插式設備、發熱要求、抗電強度、電源端子和電信端口的傳導連續騷擾等。
今年3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初全國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布的手機質量抽檢數據,共整理相關抽檢信息709條,其中不合格信息313條。
抽檢結果顯示,老年人手機問題多,在所有不合格產品中占比超六成,其中諾基亞、飛利浦等大牌上榜次數超過2次。根據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抽檢結果估算,手機產品(含智能手機及老年人手機)的總體不合格發現率大概在20%左右。
根據產品品牌及型號對產品進行分類,313批次不合格手機中大概有201批次為老年人手機,占比為64.2%,SanCup、TETC等20個品牌被通報不合格批次達3次及以上,其中諾基亞不合格通報次數為4次,飛利浦不合格通報次數為3次;從產品產地來看,不合格通報批次較多的品牌生產地基本均為深圳。
抗電強度、傳導連續騷擾、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為主要不合格指標,占不合格產品的比例達20%以上。
從不合格指標分析可以看到,手機產品的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一為因為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選用較劣質的材料,二為產品設計不合理,生產工藝不達標。
在選購電子電器產品時,消費者往往難以直接從肉眼判斷產品的安全性能,為了廣大消費者的安全問題,希望生產企業能多一份責任,少一份偷工減料。
4.Vivo手機老用戶遭棄3000元手機不給更新系統
近年來,vivo一直在努力擺脫“高價低配”的帽子,針對目前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推出多款性價比機型,成立子品牌i Q O O來搶占性價比市場。
不過,還是有很多vivo的老用戶抱怨,為什么購買的手機不給升級系統。
“我的vivox20手機剛買了一年多,就不給更新最新系統,v i v o有點拋棄老用戶的意思,最近出了更新計劃,沒有我這個機型,問官方也不回答,就機器人敷衍回復幾句,欺騙消費者。”來自青島的王先生給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發來投訴。
和王先生遭遇同樣問題并不在少數,廣東的許先生購買的vivox20手機也遇到了不升級的問題。
許先生告訴記者,用了不久手機出現斷網,卡屏,強制退出應用等情況,vivo售后人員只會說一些基本操作,只能暫時解決問題。系統好個月也不更新,在使用中帶來了很不好的體驗。而每次系統出現問題時,售后都是草草了事,只會說作為建議反饋提交。
許先在vivo官方論壇發布的有關系統的bug問題,但都被直接刪貼或屏蔽。
據悉,vivox20手機作為收款搭載全面屏的手機,上市快兩年的時間。當時售價2998元但不給更新9.0的系統,之后vivo出的Z系列就2000多元,但全部型號更新9.0版本。難道就因為上市不到一年?許先生覺得v i v o不升級的做法這未免有點不公平了吧。
據悉,當年vivo x7系列用戶也是這樣的遭遇,此外,vivoXplay5、vivoX9、vivoX20等機型均升級不及時,遭到了很多老用戶的吐槽。
從目前vivo官方論壇的用戶抱怨可以得知,vivo手機在硬件方面一直都不是很高,如果需要頻繁的更新系統恐怕會導致硬件跟不上。vivo手機一直以來都是存在著高價低配的弊病,換句話說,就是在硬件方面,其實都是比較羸弱的,頻繁的更新系統,自然是容易對性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保持不更新反而能夠獲得更加穩定流暢的體驗,一旦升級之后變得卡頓就太尷尬了,這可能也是為什么vivo手機不會升級的根本原因。
除了手機不升級之外,消費者吐槽vivo手機的問題還有4G信號差,無法充電等問題。
武漢的李先生今年4月份購買了一臺vivo IQOO手機,拿到手機半天還沒用完,就發現手機4G信號極其差,玩游戲斷流嚴重,全速下載300K每秒,跟宣傳的嚴重不符。
江西的宋先生購買了的vivoNEX系列手機,使用了1多月,手機出現無法充電。前后3去了V I VO售后維修部,第一次回復是要更換配件,第二次清洗充電口,第3次解釋是安裝的游戲有可能導致無法充電。
此外,在系統優化方面,vivo手機也成為了吐槽的對象。近年來,雖然vivo非常注重系統優化等方面的問題,但令人無奈的是,或許是因為底蘊不足,依然出現了不少問題。有消費者吐槽,vivo的NEX旗艦版手機在更新最新版本后,系統耗電非常嚴重。
如何讓老用戶購買的產品還有使用價值,vivo應該好好的考慮下了。
5、魅族沉浮錄
李楠辭職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手機圈里又掀起了一波評論熱。曾經的“魅族三劍客”隨著李楠的出走分崩離析成為回憶,而魅族的未來似乎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
細數魅族走過的路,也曾有過短暫的輝煌。
2015年,魅族銷量第一次達到了2000萬級別。阿里巴巴將投資魅族5.9億美元,與京東達成60億元年度采購協議。產品線方面,魅族出了中高端的MX、旗艦 Pro系列和魅藍系列,Pro 5成為當時魅族口碑最好的產品。
2016年,魅族的銷量達到了2 20 0萬臺,年度盈利,但這一數字,低于當年預期的2500萬臺。
業內人士普遍分析,魅族之所以很難持續的更進一步,一部分原因是魅族總是一味地模仿行業領先者的過程中,逐漸丟失了自己的基因與節奏。
2015年到2017年,是中國手機廠商轉型升級最為黃金的三年。
2015年,魅族盯緊小米,營銷上,魅族不斷碰瓷,在戰略上,魅族推出魅藍對標紅米。
2016 年,小米模式陷入困境,魅族開始學習OPPO和vivo,以機海戰術來爭奪線下市場。2016年底時,魅族已經擁有 2300多家認證專賣店,17000 家以上形象銷售店,以及超過 60000 個形象銷售網點。
2017年,黃章又開始學習中國做高端機最成功的華為,魅族的手機消費者定位也不再是過去的年輕人。
魅族低沉的另一部分原因,是來黃章本人以及魅族內部的混亂。
針對李楠離職此事,黃章在魅族論壇語出驚人:“能掙錢的就是人才,不斷虧錢的就是費財”。
有媒體曾報道,黃章過于獨裁,魅族仍是黃一人獨占控股,黃在魅族有很多的親戚,他們在財務、物流、行政、后勤甚至食堂任職,這仍是一家姓“黃”的企業。
此外,前幾年魅族接連出現的內訌和腐敗問題也讓這個品牌涼了一大截。
有魅族粉絲在網上分析魅族的沒落是公司整體運作的問題,魅友分析,魅族前些年產品線混亂,但是魅藍當時是有希望和紅米一戰,然后不知道為什么魅藍這條線就給取消了。還有當年魅族和高通鬧翻,公司相關人員一度說“夠用就行”,然而聯發科不光不夠用而且價格還貴,最終導致魅族口碑急劇下降。
黃章在2018年回歸后,魅族15確實驚艷,不過中端機沒什么太多作為,魅族16因N F C的缺失遭到消費者的投訴。此外手機發布時間的拖延和產能差導致魅族16銷量很低。而原本一眾魅友都期待魅族16s打個翻身仗,然而今年上半年手機市場神仙打架,魅族16s并沒有占優勢,并且一個月不到就降價500元,這著實讓魅友感到被割韭菜了。
業內人士擔憂,魅族在5G洗牌的時代就可能被淘汰掉,步上錘子、金立等品牌的后塵。目前魅族完全仰仗于芯片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支撐。用戶對終端的要求越來越高,魅族產品不具備吸引大部分用戶的條件,倒下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是中小企業的必經之路。
趁著市場火熱的時候發展起來,市場成熟之后,沒有技術積累,沒有投入,只能被市場淘汰掉。
即便有了珠海政府的投資,對于魅族的幫助作用也有限。魅族當下的問題并不只是資金問題,還包括產品創新力退步嚴重、產品線混亂等,如果有政府資金的投入當然是利好,但解決不了魅族的系統性問題。
6.多款5G手機在下半年上市
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意味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早些時候,美國、芬蘭、韓國等國家的移動運營商也宣布推出5G服務。
研究Gar tner預計,到2020年全球7%的通信服務提供商將推出商業無線5G服務。Canalys公司移動研究副總裁表示,“整個5G部署將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并且它與前一代網絡的部署相比更復雜,更昂貴,給移動運營商帶來了更多的壓力。”近日,中國移動公布了截止2019年6月底的最新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移動客戶總數已達9.35億,上半年累計凈增1000萬,其中4G用戶數已達7.34億,上半年累計凈增2110萬,平均每月新增超過350萬。相比之下,中國聯通目前只有4G用戶2.39億,上半年僅增加1900萬,中國電信截止5月底4G用戶2.64億。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張同須解釋了中國移動的5G+計劃:
第一,5G+4G,實現協同發展。
4G網絡非常大,不可能建完5G就把 4G扔掉,應該協同好5G和4G,實現協同發展的網絡。第二,5G+AICDE,實現一個融合創新。
第三,5G+生態,光有產業是不夠的,要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通過這三個內生的能力,共同實現5G+X,實現5G向工業、農業、教育等方面進行應用延伸。
不難發現5G已成為用戶衡量廠商能力的一把標尺,在當下的用戶認知中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思維定勢:誰不能及時推出5G產品誰就是沒了創新力的落后者。也或正因如此,廠商們為了搶占用戶心智,塑造自身創新能力的形象。
與此同時,手機行業也正在進行一場真假5G手機暗戰。
據悉,這件事源于華為消費者業務CE O余承東的一句朋友圈轉發語,他在朋友圈轉發《國內5G市場突變:高通系產品或集體涼涼,華為成唯一“真5G手機”》一文時表示:國內同行加油!希望大家都能提供真5G手機!N S A很快會被淘汰,SA才是真5G。
隨后,在行業內就掀起了NSA和SA真假5G手機之辯。
余承東在里面有提到的兩個概念:NSA和SA。
所謂NSA和SA是指5G非獨立組網和獨立組網,代表著5G手機的兩個標準,兩種方式都能支持5G。但是實現方法有著很大的不同,5G NSA組網方式是源于之前的4G搭建,運營商可以4G、5G共用核心網,前期節省網絡投資。
5G SA則是全新的5G體系,需要重新建設5G基站和后端5G網絡,耗時耗力更是費錢,但SA的低時延、低功耗、高速率決定著它代表著5G的未來。
真的只有SA才是真5G手機嗎?
在海外市場,多數運營商采用的是NSA組網方式,原因在于SA的標準未確定,且前期大量的投資S A導致時間滯后,用戶就很難短時間內體驗5G手機。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包括韓國、美國、英國等18個國家已經推出了基于NSA(非獨立組網)的5G商用服務。
尤其在韓國,3個多月時間發展了140多萬用戶,使用的都是NSA智能終端。
在普遍爭議的NSA與SA的選擇上,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NSA的存在是客觀需求,它可以利用現有的4G網絡普及服務,在5G發展的初期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飛說,“盡管SA是未來成熟的組網方式,但S A網絡從建立到真正的成熟需要循序漸進,將經歷一個漫長的時間。現有如此大規模的NSA方案會一直沿用下去,并不會廢棄,以至于今年所有推出的N SA單模5G手機在明后年甚至未來十年內都能正常使用,從體驗5G網絡和5G應用上來看,不會有任何差別。”
記者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查詢到,已經有7款5G手機獲得了3C認證。其中,華為有4款,一加、中興、vivo各有一款5G手機獲得了3C認證。
今年6月25日,華為Mate 20X 5G版也獲得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同時,這也是首款支持NSA、SA雙標準的5G手機,而這款5G手機將在7月26日正式發布。
在7月17日舉辦的2019年IMT-2020(5G)峰會上,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表示,vivo首款5G手機將于8月上市。在峰會現場的實際體驗中,vivo的5G終端速度穩定超過1Gbps,而待機情況、信號穩定情況以及發熱指標等與實際的4G手機基本無差異。此次,vivo宣布三證齊全之后,iQOO 5G版正式上市進入倒計時。
隨著5G手機的熱潮開啟,下半年已陸續有一大批5G手機跟消費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