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換了十天都不夠的韓泰輪胎就爆胎了,拿去維修店發現輪胎內側裂了說報廢了,跟廠家說明情況被告知不保修也不賠償。”廣東的李先生的遭遇著實令他感到煩惱。
汽車輪胎的質量問題在最近幾年經常發生,特別是2011年錦湖輪胎不按工藝規定要求摻用返回膠事件被曝光后,輪胎爆胎、鼓包以及開裂等問題源源不斷的出現。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收到輪胎投訴共計89件。涉及了回力、固特異、佳通、朝陽、馬牌、玲瓏和米其林等國內外20多家一線品牌。
在汽車三包政策未出臺前,4S店往往以“汽車輪胎屬于消耗品”為由拒絕將輪胎納入質量保修范圍,消費者經常會陷入經銷商就會和廠家推來推去的局面。
在去年10月1日新實施的汽車“三包”中第十八條中規定,家用汽車產品的易損耗零部件在其質量保證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免費更換該零部件,盡管有了“三包”護航,但從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去年10月1日開始處理的消費者投訴當中,因為輪胎質量問題獲得免費更換的卻寥寥無幾。
邢臺的路先生今年5月28日購買的北斗星X5,6月4日在石家莊至欒城路段車輛前右輪胎突然爆胎,此時新車剛開了7天,行駛了500公里。路先生介紹,北斗星X5用的是佳通輪胎,邢臺新世紀汽車只管起泡,在行駛中突然爆胎太危險太恐怖了,簡直就是公路殺手。
6月14日,佳通輪胎公司給出了回復,對該爆裂的輪胎進行了鑒定,出具了故障胎分析鑒定卡,認為該輪胎爆裂的原因是輪胎行駛過程中,遇路面障礙物強烈沖擊導致,屬于使用責任,不予理賠。路先生對此并不認可。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三包”實施后,雖然舉證的是生產廠商,但是,掌握著專業知識的生產廠商更容易獲得有利于自己的資料和報告,于是就出現了輪胎制造商自己給自己出鑒定報告的局面,鑒定結果可想而知。
吉林王先生在去年8月30日更換4條米其林(205/55R16 91V)輪胎,10月23日發現其中1只鼓包。25日與經銷商聯系米其林公司工程師進行檢測,檢測的結論是胎邊擠壓斷線,技術性結果是拒絕。
王先生隨后又三次聯系米其林工作人員,被告知檢查報告是最終答復,如有異議可以聯系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米其林公司對檢查結果認可。對此,王先生提出質疑:“1、輪胎鼓包的地方沒有任何損傷痕跡,米其林是如何得出胎側擠壓斷線造成鼓包的結論的?2、米其林公司自己給自己的產品檢測,缺乏起碼的公正性。3、胎側斷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難道就是用戶使用不當擠壓造成的嗎(沒有任何擠壓痕跡),米其林輪胎質量有問題,不是一樣會斷線嗎?怎么就認定是用戶使用不當呢?”
11月22日,米其林工程師對鼓包原因進行了解釋,駕駛不當是重要原因。王先生認為這些解釋是常理推斷,沒有說明直接原因。11月25日,米其林服務中心回復,詢問是否有工程師解釋,提出米其林對胎邊斷線鼓包判定有3個標準,強調米其林工程師都經過培訓,結論是準確的,也是最終的。同時建議王先生可以找國家認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有不少消費者希望通過權威鑒定的方式,弄清楚輪胎的問題究竟在哪里,可做一次鑒定的報價少則幾千元,多至上萬元。為了幾百元的輪胎,花這么多錢做鑒定顯然不劃算,于是很多消費者都選擇自掏腰包了事。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輪胎的89件案例中,目前只有26例消費者的投訴得到了企業的回復,這其中不乏一些這樣的回復:“4S店已協調輪胎廠家對該車輪胎進行鑒定并出具輪胎鑒定報告,非產品質量問題,需要客戶自費處理等事實;一直在積極與客戶溝通協商此事;目前雙方就車輛問題解決方案仍在協商中……”
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對于輪胎品牌的關注遠遠不如對汽車品牌的了解。而據相關媒體調查,其中超過70%的受訪者不知道自己車型所配的是哪個品牌的輪胎,而超過九成的消費者都以為4S店聲稱的“原廠輪胎”是指汽車廠家生產的輪胎。
據業內人士介紹,胎側經常與硬物摩擦,或車輛經常處于超載狀態,以及輪胎長時間在未達標準氣壓的情況下使用,都有可能導致鼓包和開裂,但也不排除輪胎本身存在質量問題,因為當輪胎的原材料及制造工藝環節出現問題時,比如輪胎的膠料使用成分不足,都可能造成胎壁硬度和厚度不夠,從而導致鼓包、開裂。車主如發現輪胎鼓包、胎體內側簾線外露、漏氣等,應立即停止使用,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一般來說,爆胎是由于輪胎磨損劇烈,造成胎體過薄,輪胎內部不斷發熱,此時,很容易被物體刺破,再加上天氣過熱,從而發生爆胎。夏季是車輛的爆胎的高發期,有關數據顯示,四成以上的交通事故與輪胎有關。輪胎,對汽車的操控性、舒適性、加速性都有相當大的影響,是關乎生命安全的重要零件。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輪胎產量由2005年的2.5億條增至2013年的5.29億條,中國已成為第一大輪胎生產國及出口國。目前,中國輪胎行業外資企業占有約70%的轎車輪胎市場份額,本土企業僅分得約30%。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就《輪胎行業準入條件》公開征求意見。據有關人士介紹,這個政策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內出臺,主要是從調整輪胎產業結構、技術進步、降低消耗、保護環境和安全生產等方面提高門檻,遏制輪胎行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那么,當輪胎廠家面對消費者反映輪胎質量問題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相應的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