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1年,中國互聯網流行的一個關鍵詞叫“圍觀”。所謂圍觀并非袖手旁觀,亦非簡單關注,而是從觀察者的角度進行審視,讓所有不合常理之現象在圍觀下無所遁形——中新網財經中心發起的“公司圍觀”便旨在此。通過媒體、網民和專家的力量,持續圍觀各行各業的公司百態,求證企業發展中的各種質疑,力求從圍觀反映公司實質,給關聯方、利益方和責任方以本源真貌。
中新網6月10日電 所謂盛極而衰。中國諸多手機企業在3G建設東風下的銷量狂歡或許要在全球手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的大環境下戛然而止,重新現出缺乏核心技術的原型。而類似中興和華為提出2011年手機銷量達到8000萬部和6000萬部這樣的豪言壯語,在同業競爭白熱、消費者市場可選品類太多的境況下,該如何突圍和實現?
手機增長高峰期已過,銷量狂歡難以為繼
據中國通信網6月1日報道,華為期望在今年將其手機年銷量增加一倍至6000萬部,其中包括1200萬部智能手機。而早在去年,中興公司就曾預計其2011年的手機銷量將超過8000萬部。
華為和中興的愿景反映出整個國內手機行業的訴求。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手機企業在2010年手機銷量爆炸式增長中嘗到了甜頭。2010年華為手機發貨近3200萬部,而華為的老對手中興通訊的手機銷量達到5180萬部,中國臺灣廠商HTC則達2467萬部。有分析稱,2010年全球手機數量的瘋狂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能手機數量的增長,而2011年是這種增長速度的延續。IDC報告顯示,由于智能手機出貨量快速上升,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規模同比去年增長19.8%。
然而隨著手機保有量的日漸飽和,以及通信技術缺乏新的突破,將很可能導致手機銷量增長速度逐步放緩。
據國際電信聯盟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手機用戶數量已達52.8億。國際電信聯盟市場信息和統計部門的負責人蘇珊•特爾切認為,手機用戶數量的高增長正在逐漸放緩,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已經接近尾聲。與此同時,華為、中興在國內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國電信公布的今年4月用戶發展數據中顯示,4月中國電信凈增CDMA移動用戶數為285萬,增長速度放緩,CDMA移動用戶總數增長至1.03億戶。上月新增3G用戶147萬,也較上月放緩。種種跡象表明,手機銷量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正在逐漸消退。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之下,華為、中興們能否實現其巨大的預期銷售目標已然成為未知數。
智能機時代,國產機又入輪回噩夢?
中國的國產手機企業必然對2G時代后期與洋品牌的手機大戰中幾乎全線潰敗的慘痛經歷心有余悸,而今天借著全球3G建設高峰和智能機時代的來臨,國產手機又回到了這樣一個輪回的原點。大約10年前,國產手機用大躍進似的發展方式進入了最輝煌的時期。當時包括波導、夏新、TCL、科健、康佳等手機廠商一度與洋品牌分庭抗禮,銷量占據市場份額近半壁江山。
然而輝煌的市場表現背后是核心技術的極度匱乏。當時幾乎所有的熱銷手機都是國外一些三四流代工企業的貼牌產品,大多靠走低價路線占領市場,這直接導致大量產品存在質量和售后服務不過關等問題。等諾基亞、索愛為首的洋品牌回過味兒來,推出一系列中低價產品,國產手機企業立刻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包括當年“手機中的戰斗機”的波導在內的多數國產大牌手機企業或相繼退出市場,或在邊緣掙扎,國產手機企業一片哀鴻遍野,已難成大氣候。好在隨著國內3G網絡建設的上馬,各運營商推出定制機,為包括華為、中興等手機企業帶來一定的銷路。與此同時,蘋果iPhone及采用谷歌Android手機的崛起形成對諾基亞等老牌廠商的直接打擊,反而為國產手機騰出空間,部分堅持到最后的手機企業終于吃到這遲來的晚餐。
但現在回頭來看,中國的國產手機企業又開始在這樣一條路上徘徊——依舊缺乏核心技術,除了MTK就是Android,還有很大一部分走了山寨路線;依舊走低價策略,類似華為、中興這些走出海外銷售為主的手機大多依靠的是低廉的價格。據報道,華為在2010年銷售的數千萬部手機基本集中在150~200美元區間之內。此外,國產手機的品質和售后軟肋也依舊未能根除。例如華為近期便頻繁因為質量問題見諸媒體。據法制網報道,此前云南羽石商務有限公司購買了60部華為C2828天翼品牌手機,在使用中均不同程度出現質量問題。經有關機構鑒定,這些手機存在無法開機、無法撥打電話和接聽電話、掉線及無法發送短信等質量缺陷。今年5月,昆明中院一審判決華為返還云南羽石公司購機款。同時,在多個投訴網站和論壇上也存在不少有關華為手機的投訴,投訴內容大多集中在質量和服務問題上。
在6月6日舉辦的蘋果2011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公布了一張目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占有率的圖表。圖表中顯示,蘋果的iOS占據了44%的市場份額,谷歌Android占據28%,黑莓Rim占據19%,而包括微軟Windows Mobile和Linux在內的其他操作系統占9%。由于iOS和黑莓的開放性問題,國產手機只能在Android的28%和另外9%中下工夫。除了HTC之外,國產智能機大多使用原生Android系統,缺乏二次開發,在升級能力上亦有所欠缺,加之品牌形象較弱,導致和索愛、摩托羅拉等同樣以Android系統為主的智能機產品缺乏正面競爭實力,最終還是靠價格戰那老一套,結果就是國產機同質化競爭嚴重,自己打自己打得不亦樂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華為、中興們一年6000萬、8000萬部手機的銷量就算是實現了,也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踩著自己同胞的尸體爬上去的,這應該并不是什么值得慶賀的事。(中新網I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