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有聽眾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打來電話說,他們是窩窩團曾經的員工,上個月窩窩團突然裁員,他們現在已經失去工作,卻沒有拿到該拿的工資和相關的賠償。
員工講述“被離職”
小李(化名)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5月18號開始在窩窩團品控部工作,7月5號,他從窩窩團線下運營中心的人力資源部被迫離職。
小李:經理和我們說這個部門有調整,要減一半人,說我們部門沒事。過了一兩天,他又開完會說,沒辦法,必須得減人。然后問我愿不愿意去客服做質監的工作,那個工作時間和我平時的也不一樣,工資也會降,我說我不愿意去。他說就兩個選擇:一個是去那邊工作,一個是離職。我不愿意就只能離職了,讓我自己提的離職申請。
小李說,5月份,窩窩團新成立品控部,原計劃招聘50名員工,實際招了30個左右。招聘他進窩窩團時,雙方簽的是實習協議,窩窩團許諾,等拿到畢業證就能簽正規的勞動合同。
小李:我是7月1號畢業,說畢業后就簽勞動合同,就上保險啊,然后我7月2號拿到畢業證,準備簽合同,然后還沒來得及簽,7月5號就離職了。
小李告訴記者,他所在的人力部共有8名員工,包括他在內,一共4個人得到了離職通知,現在人力部除了1人去了窩窩團客服,其他人都被要求離開了網站。小李現在又開始在北京重新找工作,卻發現窩窩團的這段經歷對自己有一定的影響。
小李:別人看我的工作經驗方面,我這才工作了一個多月,就離職了,別人肯定心想了,我這個人不太穩定嘛,肯定對工作方面有影響。
賠償方案窩窩團臨時反悔
窩窩團的裁員從7月初開始,7月13號,3名被裁的窩窩團員工向北京市海淀區勞動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他們的維權代理人、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說,本來仲裁委已經調解出結果,可窩窩團不同意賠償方案。
趙占領:當天上午,窩窩團這邊只同意賠半個月工資,下午人力資源部的人給我打電話,同意我們這邊的主張要求,就是一個半月工資,另外補發半個月工資。然后就是七月二十六還是二十七號的時候,對方反悔了。
近40名被裁員工用工時間1-4月不等
7月份,不僅是窩窩團總部在裁員,全國各地窩窩團分站的員工也收到了離職通知,甚至有的分站已經被撤掉。今天(4日),部門被裁員工向北京市海淀區勞動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并獲立案。
集體維權代理人、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告訴記者,今天有18位被裁員工向海淀區仲裁委提交了仲裁申請,下周還有十幾名員工也要遞交申請。趙占領說,已經委托他代理維權的有近40名窩窩團以前的員工,涉及北京總部的品控部、銷售部、人事部、技術部等多個部門和鄂爾多斯、鞍山、南京、邯鄲、深圳等五個窩窩團分站。
趙占領:他們這三四十人一般用了兩個月左右,個別是三四個月四個月以上,四個月左右,大部分兩個月,很多還是一個月,就是一個月到四個月不等。
這些員工中,有三分之一是應屆大學畢業生,部分有工作經驗,也和窩窩團簽了勞動協議,但沒有社會保險等應有的保障。
趙占領:就我代理的就是所有人都沒有上保險,鄂爾多斯的這八個人,他們是沒有上保險,但是保險份額給扣了,每個人給扣了五百多塊。就是保險金給你扣了,但是沒給你交。
趙占領:窩窩團在全國近二百個城市設分站,拿到投資之后,他們就去上市。但是現在互聯網科技股遇冷了,一個風投VC這塊,一個是上市IPO這塊,短時間內這些路都堵住了。但是他們前期又是瘋狂的擴張,燒錢,包括招人,推廣,還有廣告營銷方面,所以接下來他們撐不住,撐不住就是大規模的裁員。
海淀區仲裁委會在一周內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將訴諸法律解決此事。截至記者發稿時,窩窩團一直未能就裁員風波做出回應。究竟窩窩團裁員的根源在哪兒?涉及多大的范圍?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記者劉黎 實習記者孫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