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泛濫、垃圾信息成堆、惡意謾罵攻擊……在互聯網時代,這些網絡“頑疾”當如何治理?上海籬笆網通過與網民互動,探索營造網絡“真實社區”,漸漸找到了一條創建“清潔網絡”的路子。
創建于2002年的籬笆網是上海知名的同城生活網絡社區,有大批上海年輕家庭在網站論壇討論消費、家庭、就業和城市民生等話題。目前注冊用戶超過400萬,上海地區每天訪問用戶數達100萬人次,發帖、回帖量約50萬條。
籬笆網總裁張國華介紹說,像不少網絡論壇一樣,籬笆網在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遭遇過不少困擾:
一方面是網絡水軍和虛假廣告一度出現泛濫傾向,甚至嚴重到一段時間每天需要刪除近10萬條網絡水軍和不法商家誤導用戶的帖子。籬笆網旅游版版主“月光彩虹”告訴記者,一些旅游公司和網站會聘請大批水軍進行發帖炒作,一些虛假、不負責任的廣告信息頻繁轉發,真正對網民有幫助的旅游資訊被淹沒,不少網友還上當受騙。
另一方面,網上討論常常變成爭吵,乃至謾罵和人身攻擊,一些激烈言論、不良信息也會隨意傳播。籬笆網汽車版版主“馬甲”介紹說,一些網友因為網絡虛擬身份的掩護,“覺得無所謂,反正胡亂說幾句罵幾句也沒人認得自己”。
為了給社區用戶營造純凈、安全的交流環境,籬笆網積極探索有效的方法。“最初我們想用管理員的不斷嚴管來解決問題,我們有一支非常專業的管理員隊伍,經過嚴格的培訓,在工作中被要求堅持用戶至上的價值理念。他們沒有任何商業業績的考核要求,對他們的唯一考核就是網絡社區的穩定和清潔。”但是張國華不得不承認,由人來進行管理難免還是會有疏漏和差錯,“隨著網站用戶量的壯大,管理員的工作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困擾中,探索營造“真實用戶、真實內容、真實社區”變成了籬笆網和網民的共同需要。經過多種方案的探討,籬笆網從2010年3月起推行“手機號碼驗證”的注冊方式,通過手機號碼與現實社會的真實身份綁定。
“在真實社區里,少了大量的垃圾信息,網民間的交流更加坦誠以待,每個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修養,整個網絡環境清潔了許多。”張國華說。
實行手機號碼認證以后,因為取消了部分違規手機號碼重新注冊、發帖的資格,籬笆網原本高峰時近10萬條的虛假廣告帖、水軍帖量銳減至1000余條;因為低俗內容等被刪除的帖子數量,也大幅下降。
該網站用戶“秋與”認為,網絡“真實社區”里,發言的人都會珍惜自己的言辭與觀點,“而且以前網友分享個人體驗的帖子被商家和水軍攻擊的情況也減少了,真正希望在網上交流、獲得經驗的網友說話也更坦誠的,有益的信息被淹沒的要少了”。
一名曾經在旅行社做過網絡水軍的網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賬號注冊的難度和成本上升以后,籬笆網上的水軍數量少了很多,即使注冊了新賬號,也會因為資歷不夠而形不成影響力。
籬笆網今年1月針對用戶的調查顯示,92%的用戶認為真實社區創建“基本杜絕了違法不良信息的傳播”、81%的人認為“抑制了網絡水軍和商家炒作”、63%的人認為“會員關系更加真實、可信”。 (記者 羅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