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喬布斯,中國就要有?這算是一個什么邏輯呢?就算它是合理的,是他山之玉,似乎也沒有特別的非此不可的必要性。
近期,關于喬布斯的紀念實在是太多了。即便處在長假之中的中國,各類媒體、意見領袖以及喜愛蘋果的粉絲們也都沒有閑著。本來他還活著的時候,還有些批評的聲音,比如會議論下一個iPad何時推出,或者下一部iPhone可能就某些方面不如目前的iPhone4。但斯人已去,連他曾經受到過質疑的獨裁,都被視為可愛的暴躁脾氣了。
一言以蔽之,一個時時會創新的人走了,假如沒有誰能夠及時補缺,美國和全人類的損失可不是那么一點點。這樣哀悼喬布斯可能已是各路人馬的一致意見了。而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這樣的一致意見恐怕還要加一點:為什么中國沒有喬布斯?喬布斯活著,這個問題可能還不突出;因為喬布斯雖然光潔如月輪,但也有少數黑斑可指點。而美國沒有了偉大的喬布斯,中國似乎就有了機會出來下一個。這時就偉大的人物不一定會在某個偉大的國家出現而言,中美突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于是就有了中國為何沒有喬布斯的各種總結。
有直接總結的,說是雖然中國山寨功夫一流,但創新能力卻相當差,只有低端的中國制造,而無喬布斯似的獨步全球的中國創造。喬布斯這樣的人,需要中國人能夠發揮比李白還要浪漫的想象,多搞創新能力才有可能。
但這些只分析表面現象的說法,很快就有人從宏觀的總結指出要害,認為中國不缺有能力創新的人才,即中國古代有李白,今天可能也有會唱歌的張白,但中國直到現在都沒有相應的知識產權制度保護他們的浪漫,創新沒有財富的獎賞,張白就懶得創新了。
更有將此要害分析推到極端的說法,認為與其思考中國為什么難有喬布斯,還不如分析中國民企的經營為什么這樣難呢?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私有產權制度的缺乏,是沒有喬布斯這樣偉大企業家的根本原因。這似乎難以反對,個人財富不能受到足夠保護的社會環境,的確難有創業的沖動。而沒有這樣制度保護下的創業,創新何從談起?沒有創新,哪有喬布斯?
長假期間中國各種關于喬布斯的紀念,都能看到這種對中國竟無喬布斯的哀傷。處在這種哀傷之中的人,似乎根本沒有想過中國為什么不能沒有喬布斯?
美國有喬布斯,中國就要有?這算是一個什么邏輯呢?就算它是合理的,是他山之玉,似乎也沒有特別的非此不可的必要性。要是這樣的話,科技變時尚必須學習美國出一個喬布斯,在中國為什么沒有經常嘮叨在金融創新方面,向孟加拉偉大的銀行家尤努斯學習,將國家高度壟斷的金融資源向窮人多傾斜一些呢?
這其中的差別,恐怕更需要思考。否則只向富國的大人物看齊,而不向窮國的更符合我們需要的偉大銀行家借鑒,哀傷中國難有喬布斯,不僅沒有自信,而且對自己缺乏清醒認識。
□陳寧遠(上海 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