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團購網站Groupon剛剛進行IPO,公司高管此時正在緊鑼密鼓地商討如何按照另外一個互聯網先鋒亞馬遜公司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形象。
在過去的一年間,Groupon的首席執行長梅森(Andrew Mason)從亞馬遜聘用了三名副手,其中包括在亞馬遜工作了12年的查爾德(Child)。查爾德曾負責亞馬遜的國際金融,直到去年秋天。知情人士稱,這幾位被聘用的人士經常談論這兩家公司的相似之處,從而促成了不久前的一個公共戰略,試圖將Groupon打造成第二個亞馬遜。據另外的知情人士透露,Groupon曾考慮過與亞馬遜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或是請亞馬遜向Groupon投資。
但是,一些分析人士指出,Groupon絕不是亞馬遜。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電子商務分析師馬爾普魯(Sucharita Mulpuru)說,這些家伙有可能成就下一個亞馬遜,也同樣有可能成為以倒閉告終的寵物用品供應網站Pets.com。而且就連亞馬遜本身也是好不容易才僥幸成功。
據了解,2010年11月,在與谷歌公司進行收購談判期間,梅森又使用了從亞馬遜學來的一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平臺。
自此之后,Groupon的高層管理職位很多都是由曾就職亞馬遜的人擔當。除查爾德外,梅森還收購了亞馬遜前高管霍登(Jeff Holden)的一家公司,并將其提拔為負責產品管理的高級副總裁。霍登曾花了九年的時間構建亞馬遜的電子商務服務。
美國投資公司Stifel Nicolaus分析師羅翰(Jordan Rohan)說,目前Groupon的龐大銷售團隊就是一大優勢,但距離穩固自己的業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需要提供對消費者和商戶更有用的服務。
據了解,目前,Groupon挑戰之一是梅森在管理上經歷的成長煩惱。貝佐斯在創立亞馬遜之前曾效力投資公司,與他不同的是,梅森在大學主修的是音樂,從沒準備從商賺大錢。Groupon得以發展所憑借的最初商業是“The Point”,原本是要用于非盈利組織的。此外,梅森也逐漸成為公眾眼中的怪人,包括愛貓成癖。(整理/記者 李光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