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軸、單反和單電之所以有區別,是因為他們的取景方式不同,取景方式不同決定了三者物理結構的不同,最終的結果就是成像結果不同,也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畫質。接下來我們將一同了解造成這些差異的根本原因:
1、取景光路、取景結構的不同
旁軸相機光路圖
旁軸相機的取景光路圖
從旁軸相機的取景光路可以看到,拍攝者通過取景器觀測到的光線和實際通過鏡頭成像的光線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這在近攝時表現的尤為明顯。通過下圖大家就能明白:
旁軸相機取景示意圖
旁軸取景器的顯示內容
由于旁軸相機自身結構的不足,所以無法像單反系統那樣直接做到“所見即所得”,被時代淘汰也是情理之中的。
單反相機的光路圖
單反相機取景光路圖
單反取景器顯示的內容
而從單反相機的光路圖可以看到,人眼從單反相機取景器中看到的光線和照射到傳感器上的光線是相同的,從而解決了旁軸相機上的取景視差,真正做到“即見即所得”的效果。只不過單反相機在取景和成像時,感光元件前的反光板會有一個抬起和落下的過程,這樣的物理結構不僅使得單反相機快門會有極限,并且在成像的瞬間取景器是無法看到任何影像的。
單電取景光路圖
電子取景器顯示的內容
而沒有反光板和五棱鏡的單電,則完美的結合了旁軸和單反的光路,光線既能像單反一樣接通過鏡頭直射到感光元件之上,還能通過電子取景器實時地觀測到不存在視差的圖像。
由于取景結構的不同造成了旁軸、單反和單電之間的取景差異,而這些差異又明顯的反映在了各自的取景方式上,但總的來說決定單電和單反畫質的關鍵還是在傳感器面積之上。
2、成像結果的不同
可以說取景結構的不同,造成了旁軸、單反和單電之間的法蘭焦距的差異,而法蘭焦距則決定了相機畫質。從機身結構來說,單電的成像結構其實幾乎和旁軸一樣,因為他們都沒有反光板造成的大法蘭焦距。如果在傳感器大小和像素相當的情況下,理論上來說法蘭焦距越短畫質越好,因此單電的畫質應該是好于單反的。
相機傳感器面積示意圖
市銷單電傳感器面積和傳統單反之間的差異
只不過目前大部分單電在傳感器面積上都不如單反,而鏡頭技術和光學體系也不如單反完善,才造成了大部分單電畫質不如單反的局面。但今年索尼發布了2430萬像素APS-C畫幅專業微單NEX-7,并且富士也將推出一款采用APS-C畫幅有機傳感器的單電LX10,這些都證明了單電正在朝著專業的方向發展,畫質超越單反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