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蘋果產品每一次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一樣,行貨未到,水貨先行。
上周五(16日)午后,一位深圳華強北大水貨商李強(化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來一則彩信,圖中他手中握著一只New iPad,“已經規模發貨了。”
根據數位大水貨商預估,截至昨天下午,華強北已握有了近20萬臺的New iPad貨源儲備。
最先到的是港行貨,這些貨物從香港地區出發只需通過海關便來到華強北。隨后,不少美版New iPad也已到達深圳。
一切輕車熟路,早先數代iPhone、iPad的販賣,已讓以華強北為核心的整條產業鏈上下運轉嫻熟。以美版機器為例,在美國的大代理商們通常以20美元/臺的代購費為籌碼指示中國移民、留學生等從蘋果產品的美國正規渠道大批吸貨,隨后這些機器以每臺120元左右的運輸成本運抵香港。在這里美版、港版等多種版本的水貨匯合,再通過“水客”(行內術語叫“拖工”)人肉隨身攜帶過關抵達深圳。
這些成本隨著新世代產品發布、市場保有量變化等各類因素有所波動。如拖工攜帶iPhone過關的價碼,由去年底的80元/臺降至了60元/臺;iPad系列由于體積較大,攜帶費用較高,去年iPad2的過關攜帶費曾一度高達120元/臺,如今New iPad降至了80元/臺。
蘋果目前宣稱New iPad供不應求再度缺貨,華強北方面多位人士均對本報表示,國內水貨界與此應有部分關系。另一位直接從美國調貨的上海蘋果大代購商也向本報透露,去年iPhone4最為緊俏的時候,其在美國洛杉磯的一位上家代理商甚至有能力將部分區域一段時間內所有的iPhone4全部收入囊中。“不少本地人都買不著,氣得直叫。”
數十家華強北的大水貨商接到這些貨物,迅速將其層層批發出去,輸往中國內地的廣闊市場。據多位一級大水貨商透露,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華強北輸送了全國90%以上的水貨貨源,占據了全國市場保有量50%以上的份額。
速度真的很快,3月16日當天,New iPad現貨就已經出現在北京中關村的賣場上。不過,盡管已經拿到了New iPad的首批貨源,但中關村某蘋果店鋪賣家張浩(化名)還是高興不起來。
“iPad是一季不如一季。” 張浩稱,New iPad銷售現在比較慘淡。
張浩稱,按照以往的經驗,水貨賣家首先要看美國的市場反應如何,如果國外銷售火爆那么國內的銷量也差不了,訂貨量自然會增大;其次是按照用戶的預訂先進行預熱,根據國內用戶的實際需求決定訂貨量。
張浩預計,New iPad的水貨價格會比當時的iPad2價格跌得更快。“iPad2剛進來的時候比香港貴好幾千,現在新iPad 16G的WiFi版本的價格在3800元左右,只比香港貴700多元。”
事實上,在水貨進入中國內地的第二天(3月17日),New iPad就已經歷過一次價格大跳水。以16G WiFi版為例,華強北零售價從登陸首日的4250~4300元降至3750~3800元之間,直降 500 元。
李強說,這與香港本土黃牛從香港蘋果官網購得不少貨源然后輸往華強北大水貨商處有關,“這等于增加了不少供給量”。由此也似乎可推知,蘋果在香港的備貨似有加強趨勢。
此外,價格下降、各地終端出貨較以往冷清或許也與產品自身的創新不足有關。張浩解釋說, iPad第一代上市時,可以說是開創了平板電腦的先河,賣家自身和消費者都比較好奇,而到了iPad2時,相比iPad有了質的飛躍,所以仍比較火;但是到了iPad3,“平板電腦大伙都知道”,而且就產品本身而言,和iPad2的外形、設計無太大變化 ,僅僅是在分辨率、攝像頭等一些方面進行了“小打小鬧”的改進。
李強也說,目前大水貨商的出貨速度較iPad2時代也確有所下滑。“新iPad相比iPad2,外形和功能性提升有限,不少手持iPad2的人覺得沒有很大必要更換。”
讓張浩擔心的或許不止這些。面對New iPad跨境搶購大潮,深圳海關也在加大緝查力度。
深圳海關對外表示,加大對違規攜帶或通過人身綁藏、行李藏匿等方式走私New iPad入境等違法行為的緝查。因為個人境外購買New iPad后偷帶入境屬于違規、違法行為,旅客必須在入境時向海關申報,在口岸登記交稅。
海關人士表示,包括New iPad在內的平板電腦是國家規定的20種應當征稅的商品之一,境外購買New iPad后偷帶入境屬于違規、違法行為,一旦發現,將移交稽私部門處理。
據了解,根據相關的稅率,旅客如申報購買一臺New iPad,納稅額大約為850元。
深圳的水貨商們也對本報表示,由于剛剛經歷全國“兩會”,海關對于“拖工”監管力度也有所加強,使得囤貨速度較以往稍慢。
艾媒咨詢CEO張毅預計,New iPad產品本身創新能力乏善可陳,再加上海關新規阻擋了不少消費熱情,預計除了有少量“果粉”不惜在第一時間加稅購買之外,New iPad的銷量將遠遠低于iPad 以往的任何一代。
有銷售商估計,北京現在市面上每天的貨量大概在20~40臺。(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