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images 供圖
日前,業界傳出國內電商網站凡客誠品今明兩年內難IPO的消息,而這是繼拉手網去年年底IPO折戟之后,又一家中國電商企業IPO受阻。記者從公開數據發現,包括正在路演的唯品會,眾多中國互聯網企業都是在巨虧狀態下謀求IPO,但不少企業上市之后業績并未改善,繼續虧損。有業內資深人士對本報表示,目前許多互聯網企業營收數據造假較普遍,為的就是能“賭”最后上市。可以說,互聯網企業上演的正是一場“瘋狂的IPO秀”。
日前消息傳出,電商企業凡客誠品CFO與財務總監雙雙離職,凡客推遲IPO。而近期,凡客誠品接連爆出不利消息,包括庫存積壓高達14.45億元,預計從去年7月至今年6月將虧損10億元等等。此前,凡客多位高層離職,包括總裁助理許曉輝,前副總裁張小軍、吳聲等。
現狀一:
業績巨虧卻謀上市
本報記者查詢多家已經上市、或正在謀求海外IPO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財報數據,發現不少企業業績是虧損的。拉手網的IPO資料顯示,去年上半年拉手網虧損3.91億元人民幣,為同期凈收入的6.8倍,201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72億元人民幣。而目前正在進行IPO路演的中國電商企業唯品會的數據顯示,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唯品會凈營收分別為280萬美元、3258萬美元和2.27億美元;同期凈虧損分別為138.07萬美元、836.58萬美元和1.07億美元。
但即使虧損如此巨大,眾多互聯網企業仍在謀求上市。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美國資本市場對企業上市前并沒有盈利的要求,因此眾多當前虧損的互聯網企業紛紛謀求海外上市,海外上市成為眾多互聯網企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為不斷燒錢但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企業管理層正面臨投資方巨大的壓力,而目前中國電商并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面對越燒越少的資金,上市融資是互聯網企業最后的希望。
現狀二:
上市后繼續虧損
但沒有自身“造血”功能的企業上市后并沒有一夜之間“烏雞變鳳凰”,繼續上演著巨虧的大戲。本報記者查詢發現,去年8月上市的土豆網在上市之后業績并沒有多大改善,2011年第四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1.489億元(約合2370萬美元),而在2010年12月上市的優酷網上市后最新一季度的凈虧損為人民幣4960萬元(約790萬美元)。有業內人士表示,土豆網在上市半年之后就“閃電”與優酷合并了,主要原因是土豆管理層受到來自投資機構的壓力。
出路:找到盈利模式
北京安翔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河愿表示,目前眾多互聯網企業都不清楚盈利模式,這些企業上市,就是把風險轉嫁給了投資人,看投資人能否會理解他們的盈利模式,這種做法完全是在“賭博”。黃河愿認為,對于眾多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出路就是必須找到核心的盈利模式,光講故事遲早會“露餡”。
業內揭秘
營收數據造假嚴重
為何互聯網企業業績出現巨虧,而機構為何又能被這些企業吸引來投資?“互聯網企業營收數據造假太嚴重了,用大額資金運作虛假的虛擬用戶,使得財報符合上市標準,最后博高市盈率上市退出。”一位互聯網資深人士昨日這樣對本報記者表示。
該人士透露,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互聯網網站和通信運營商之間多數是“85~15分成”,即在一個客戶的收入之中,有85%是歸互聯網網站的,15%是歸運營商的。這意味著企業只需要花費15%的運營成本便可以在賬面上增加100%的營收,剩下85%的運營成本還可以持續滾動,生出更多的虛假營收。
“這樣肯定是虧錢的,但是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想把用戶數和營收做到什么規模都行。”
花錢買來瀏覽量
同時,該人士還透露,互聯網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頁面瀏覽量,但是頁面瀏覽量是可以花錢買來的。“比如說,花錢可以讓某個頁面在搜索頁上的前十名出現,或者在大量網吧的電腦上作默認頁面,每次打開瀏覽器就默認一次瀏覽量,這些做法國外的統計方式都無法發現是造假的。”
這樣費錢費力地造出一張好看的財務報表,以便上市或者轉賣套現。“一般來說,只要上市,市盈率一般都在20倍左右,然后在二級市場直接套現。即使沒有上市,而是整體轉讓,市盈率也不會低于8倍,所以只要成本能跟上,即使這個公司只有一個空殼,也可以順利套現。”該互聯網資深人士透露,某赴美IPO的互聯網網站從成立之初,便已經把從開辦到上市所有的報表都做好了。“接下來只要增加虛擬用戶數量,便可以上市。”(文、表/段郴群潘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