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8日電(IT頻道 姜瑩) 上周五,國內B2C品牌唯品會正式登陸紐交所。如愿闖過首輪關的唯品會開盤當天發行價為6.5美元,較此前8.5美元至10.5美元的發行價區間下調了23%,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其微博上感嘆“這刀砍得夠狠!”
主打折扣的唯品會開盤后的隨即破發,最終報收于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5.38%。IPO首日也打了“折扣”的唯品會,讓人不禁擔心是否會走上麥考林的老路。但與麥考林上市即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不同,唯品會第一次公開IPO路演都未獲得機構投資者的訂單。
前走秀網副總裁莊嚴就透露:“唯品會糟糕的財務狀態,令前兩輪的投資方DCM、紅杉資本都不愿意再投,只得抓住上市這根救命稻草。”更有分析認為,唯品會流血上市的目的實為套現。
中新網IT頻道試圖與唯品會方面取得聯系,對方稱仍處于“靜默期”暫不方便接受采訪。
上市首日遭破發 股價被大大高估?
22日,當當網CEO李國慶透露,唯品會在香港路演遇冷,未獲得任何訂單。23日上午,多家媒體報道,原定于當日登陸紐交所的唯品會極有可能愿望落空,IPO失敗。但最終,唯品會還是“有驚無險”的登陸了紐交所。
上市后的唯品會前景依然不容樂觀。上市首日開盤價為6美元,較發行價6.5美元低7.7%,盤中最高價升至6.23美元,但最終報收于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了15%。按收盤價計算,唯品會市值約為2.68億美元。一路“打折”的唯品會,上市首日便遭到破發。
華軍軟件園主編米曉彬的分析認為,按照唯品會上市首日2.68億美元的估值,對比國內其他主流電子商務網站的流量和排名,可以看出天貓估值達72.36億美元,是唯品會的30倍,京東商城、當當網、凡客誠品、一號店、麥考林的估值分別為44.4億美元、10.8億美元、9.3億美元、4.98億美元以及2.58億美元。然而根據最新的當當網和麥考林的估值,對比的結果可以看出:唯品會市值是麥考林的3.6倍,是當當網市值的一半。按照流量計算,唯品會估值不足當當的四分之一,資本市場卻估值達一半,這或許有行業的區別。但與唯品會不但行業類似,而且流量相近的麥考林,估值差距有三倍之多,足以說明唯品會股價被大大高估。
現金僅能維持兩月運營 “流血”上市只為圈錢?
“我們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公司未來的發展募集更多資金,更好地支持公司業務持續發展。其中也包括進一步擴建物流設施和IT基礎設施。” 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這樣解釋IPO的動機。
根據唯品會招股說明書顯示,2009年至2011年,唯品會凈營收分別為280萬美元、3258萬美元和2.27億美元;同期,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138.07萬美元、836.58萬美元和1.56億美元。數字很好看,但一億多的巨額虧損看上去依然分外刺眼。
同時,2009年至2011年,唯品會還曾通過融資獲得凈現金7000多萬美金。投資者資金的注入讓唯品會看起來并不差錢。
但這卻不足以彌補電商這個燒錢的“黑洞”。唯品會糟糕的財務狀況以及緊迫的資金支持需求,使得其必須圈錢發展。莊嚴就認為:“如果再次融資估值將會過高,顯然不現實,連第二輪的投資方DCM、紅杉資本也不愿意再投,然而唯品網的原始股東和后期的投資者都不愿意看到賬面的巨額虧損,只得選擇上市這條路。”
此外,南方都市報曾做過計算,發現唯品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抵消掉銀行貸款后,現金流僅為3224萬美元。以公司平均每月的運營費用在1250萬美元左右,其現有的凈現金額度僅能維持兩個半月的運營。如果兩個月內不上市,唯品會只能選擇裁員、控制成本、縮小規模等措施,這樣的惡性循環只能導致網站一步步衰退。
于是,關于唯品會上市意在圈錢止血的分析觀點不斷出現。
或走麥考林老路?
唯品會瞄準了具有品牌意識的年輕一代網購人群。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 2011年我國市場服裝銷售額為4,600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15%;預計到2015年將超過8,000億元。唯品會正是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利用其新穎的限時折扣銷售模式,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然而,電商競爭激烈有目共睹。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網等規模較大的電商網站都在爭搶消費者的目光。這對于專門經營品牌產品的唯品會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同為B2C第二陣營的麥考林或許就是個前車之鑒。
2010年10月,麥考林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B2C網站馳騁美國資本市場第一股。麥考林IPO發行價定為11美元,發行1174萬股,計劃融資金額1.29億美元。上市首日成績喜人,當日收盤股價就高達17.26美元,漲幅為56.91%,市盈率157倍。
然而,熱鬧的背后卻危機四伏。不久麥考林股價便遭遇滑鐵盧,3月23日麥考林的收盤價僅為1.32美元,近期最低價更是達到可憐的1.1美元。按照納斯達克市場實行1美元退市規則,麥考林或離退出資本市場不遠了。
隨著投資者對電子商務領域熱度的降溫,一味“燒錢”壯大的電商們應回歸理性。一些風險投資機構甚至表示,在電商解決其自身模式之前,資本市場很難再產生對其的興趣。
若唯品會不想走上麥考林的老路,則需要尋找更多的盈利點,發展需要迫切轉型。
易積網絡科技副總裁包文青就認為,唯品會的模式從長遠看缺乏成長空間和想象力,雖然在限時折扣這樣的商業模式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但依然沒有擺脫團購一次性交易的特性,存在行業天花板,難以突破,因此估值方面不會有太多提升空間。(中新網I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