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IT頻道 姜瑩) 近日,三星電子閃存芯片項目落戶西安高新區,成為改革開放后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外資項目。而與三星曾傳出“緋聞”的北京、重慶、無錫、蘇州等城市最終落選,有媒體將西安此次勝出描述為“意外”,并進一步猜測西安高新區向三星提供了約2000億元的補貼優惠政策,引得外界撻伐之聲不絕于耳。
繼三星出面否認后,昨日,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西安高新區向中新網IT頻道回應稱,媒體有關2000億元補貼的報道并不屬實,但并未透露補貼的具體數額。
媒體指西安2000億天價“迎娶”三星
今年1月,韓國政府批準三星電子在中國建設閃存芯片工廠。新工廠將使用尖端20納米或以下制造工藝,每月芯片產能將達到10萬片,并計劃2013年底開始大規模量產。這是三星在海外投資最大的項目,包括北京、重慶、無錫、蘇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等都有意引入,而原本并不在考察范圍內的西安卻最終獲勝。
“意外”獲勝的西安,卻被媒體曝出要付出“更多的財政和行政支持”。媒體披露其中包括:一期項目初征的5000畝土地;財政補貼對投資額進行30%的補貼;項目所需130萬平米廠房由西安方面代建并和土地同時免費提供;每年補貼水、電、綠化、物流費用5億元;對所得稅征收進行“10免10減半”的征收;承諾將為項目修建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經濟觀察報》記者照此計算,發現西安將為三星該項目付出至少2000億元的補貼政策。文中進一步引述一位陜西省官員的話稱,“實際付出還可能更多”。
長期關注半導體行業發展的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就表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西安給了更為優惠的政策”。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副秘書長王艷輝在采訪中也認為,外資實際上最看重的就是優惠政策,三星電子落地西安唯一的利好就是吸引一些人才到當地,對于產業發展并沒有太大作用。
但西安高新區顯然不這么看。
西安高新區回應稱“太荒謬了”
西安高新區對外宣傳辦公室的內部人士在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首先否認了媒體有關2000億元補貼的報道。“太過荒謬了,這樣的計算方法不合理!”上述人士略顯激動的說。但當筆者詢問補貼的實際數額和具體的優惠政策時,該人士卻表示不方便透露。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女士對2000億元補貼的提法也表示懷疑,她認為地方政府在打造工業園區、規劃配套交通時會有很大的投資,而這部分應進入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并不適合算作政府對企業的補貼。她認為,三星為該項目的總投入僅為300億美元,即便西安確實要為此付出2000億元人民幣,按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計算,三星方面的投入也不到1900億美元,這對西安來說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也在文章中分析,西安高新區的2000億“聘禮”“只是傳說”。在他看來,報道中將商業用地500萬元一畝的價格來計算工業用地并不妥當,據他所提供的數據,西安目前的工業用地價格普遍僅為20萬元一畝。
此外,就報道中提到的“十免十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易鵬也認為媒體在計算上存在一定偏頗。“報道是按照項目一期公布的660億元的年產值、外資企業15%稅率保守估算,在15年內西安將至少減免稅費1485億元。”他在文章中稱,“這種以產值和稅收當做最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產值100元就必須交15元的稅收的計算是錯誤的。15%是所得稅,其必須要扣除成本、費用、折舊等以后產生的毛利潤后才作為基數來算。這樣計算的基數就相差太大,遠沒有1485億這么嚇人了。”但葉檀女士同時認為,如果西安確實為三星提供“十免十減半”的稅收,那這樣的優惠其實是“超出規格”的。
然而,知名IT評論員、速途網評論中心主編丁道師則從另外的角度質疑,稱“總共才有200億美金現金儲備的三星,如何拿出300億美金投資一個閃存項目呢?”
17日,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否認了西安高新區為其提供2000億元補助的消息。三星方面還表示,該項目預計總投資額70億美元,并非此前媒體報道的300億美元。(中新網IT頻道)